时间真快,明个就正月十五了,作为年节,已近尾声,压祟钱也没几个发的了,兹对压祟钱作个小结。
作为春节传统习俗的一部分,压祟钱承裁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更是联糸长辈与小辈,朋友与朋友关系亲疏的桥梁和纽带,有着非凡的意义。?
过年一家人团聚,走亲访友,见了下一代,长辈就要顺理成章的掏腰包,给晚辈发压祟钱。娃娃们收到压祟钱,实现了与生俱来的占有欲望,顿时心花怒放,喜笑颜开。父母们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人家把咱娃看得起奏是把咱自己看得起,这种情感的传递和加深,是压祟钱所承载的重要价值之一。
五零后的人们以前接压祟钱面额是从一毛两毛开始的,多的五毛,一块钱面额的甚少。不论多大面额,新票子都是父母在进入腊月后早奏兑换好的。奈时候接压祟钱时是要磕头作揖行大礼的,把压祟钱拿到手的奈一瞬间对长辈的尊敬与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随后再把压祟钱平面铺展放在一个别人不容易猜到的私秘处藏起来。
然而,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压祟钱的面额也不断的发生着新的变化。一下子从过去的块块钱飞速升高,十块,二十块,五拾块,一佰块,二佰块,五佰块,一仟块,甚至更多,有时压祟钱好像被绑架了一样。有人认为压祟钱发的越多,证明关糸越铁,或者是一种经济实力的彰显。弄的同在一个屋檐下做客的人钱少很难拿得出手,给不懂事的孩子还留下这个叔叔阿姨是个吝啬鬼不大气,既就是孩子不说,自己也觉得寒酸没面子。
如今科技时代,平日里人们身上大都不带现金,亲戚朋友聚会时碰上娃娃,有心发压祟钱嘛,口袋没带现金,不发吧,这大过年的,一年见一次面,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拿微信发吧,显得你这人不注重礼节,更没有仪式感,只得尴尬应对,虽然把钱节约了,但心里却不是滋味,落咧个没面子。
人常说娘亲舅大, 外甥给老舅拜年,拿些常人不爱吃的盒盒啦啦,像食品大旅游一样,从名义上说还给他舅拿咧四样礼,岂不知拜年时拎两娃,舅爷爷还得给娃每人发二佰元压祟钱,若还今天来七八个娃,老汉奏得掏壹仟五六。外甥本应孝敬老舅,但拜年反成了舅舅的负担,有的舅舅拿不出钱来,一见娃来的多颡sa(头)都大了。
网传某地春节,七八个外甥外甥女给舅家拜年,男男女女领着二三十个外孙、孙女一溜串地挨个磕头,舅舅姥爷强装笑脸,一个劲的发票子,心底里却暗暗叫苦不迭。还有人自家娃少,人家娃多,同样每人二百,人家拿得自然比自家多了许多,心下自然很是不平。倘是款儿爷还则罢了,若是个工薪族,无奈只得打肿脸充胖子,要不干脆想着法子躲年。且如今发压祟钱,娃娃们又没个礼节,长辈给发压祟钱,有的娃娃还爱搭不理的,更不要说行大礼了,没一点教养。当然这不能怪娃,教子不到父的过,养女不贤娘的错。
据说经济发达的南方,压祟钱可不是咱们北方成百上千的发,人家给娃娃发压祟钱非常理性,少则五拾,多则一百至今还比比皆是,既体现了压祟钱的文化内涵,也不忽视和娃娃们的情感互通,同时还避免了压祟钱可能给娃娃带来攀比心理,少了许多矛盾和负面影响,回归了压祟钱的初衷。
期待着压祟钱回归理性与本真。
撰文/卫旭峰
校对/任伯绳
编辑/卫旭峰 图片来自于网络
2025年02月11日于清水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