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小说纵横
›
【晗蕤随笔】两碗小米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晗蕤随笔】两碗小米粥
[复制链接]
104
|
7
|
2025-4-13 13:2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两碗小米粥
上世纪20年代中期,一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时代,中国北方的土地,被一种质朴而热烈的氛围笼罩着。人们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
刘守正是清河县柳堡村的庄稼汉,瘦高的个头,一头短发,宽阔的额头,盛满智慧,圆圆的下巴,待人无比热情,他和妻子李月兰过着日出而作的平淡日子,彼此相濡以沫,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这一年,秋收过后的一个傍晚,夕阳给万物蒙上了一层金色。李月兰凸起的腹部突然感到一阵痛,刘守正急忙将妻子送往镇里的卫生所。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啼哭,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呱呱坠地。
两个粉嘟嘟的小生命,一个男婴和另一个男婴。第一个男婴皱巴巴的小脸涨得通红,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来到这个世界;第二个则安静许多,微闭着双眼,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宛如一个小天使。刘守正看着两个婴儿,眼中闪烁着泪花,紧握着李月兰的手,嘴唇里藏着笑:“月兰,咱有两个儿子啦!”李月兰虚弱地微笑着,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和幸福,轻轻地点了点头。
在这个村子里,双胞胎的诞生可是件稀罕事儿。邻里乡亲们纷纷前来道贺,小院里顿时热闹非凡。大家围在月房外,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这对新生的宝贝。有的说第一个孩子长得像刘守正,将来肯定是个结实能干的小伙子;有的说第二个孩子眉眼间有李月兰的神韵,长大后一定是个文静的人。欢声笑语充满了小院。
为了给孩子们取个好名字,刘守正可是费了不少心思。问人,查字典,好几天,带着窃喜,在院子里的老核桃树下,转悠着,望着湛蓝的天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第一个叫刘生海,寓意着他像大海一样,心胸宽阔,将来能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个叫刘生陆,象征着像土地一样温柔无私,有着一颗善良朴实的心。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就像两颗生机勃勃的幼苗,在刘守正和李月兰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刘生海聪明伶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总是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在田间地头奔跑嬉戏,帮着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刘生陆善于思考,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每当村里的学校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他就会停下手中的玩活儿,静静地聆听。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全国上下都在为国家的建设而努力奋斗。刘守正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他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接受教育。他把孩子们送到离家较远的、清河县里的学校,看着他们背着书包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在学校里,刘生陆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刘生海善于交友,常常能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主意,引得许多孩子们的赞许和崇拜。
转眼间,这对双胞胎已经长成了英俊潇洒的大小伙子。刘生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考上了大学,可是刘生海高考落榜后,放弃了复读,去往大城市闯荡。
(二)
刘守正站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望着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翻滚,心绪里野蜂飞舞。皮肤因长期劳作被晒得黝黑,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迷茫交织的光芒。母亲李月兰则用粗糙的手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海子啊,咱农民就靠这土地过日子,你可不能走?”刘生海心里纠结万分,可一想到家里贫困的现状,弟弟还得上学,吃顿饱饭都难,他咬咬牙,慢腾腾地说:“爹、娘,我出去闯一闯,一定混出个人样来!”刘生海揣着从亲戚家借来的几十块钱,踏上了前往城市的列车。
当他走出火车站,看着眼前车水马龙、不高的楼房一座连着一座林,瞬间感到自己像一只迷失在森林里的小鹿。一八米稍过的个头,宽阔的额头,充满坚毅,一双大手,有力却又灵巧,一双机灵果敢的眸子,时时透出智慧的光,指引着他,在一处偏僻的小巷里租了间小屋,屋子昏暗潮湿,散发着一股霉味。躺在床上的第一个夜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窗外霓虹灯闪烁,可他的心里却满是惶恐与不安。“城市这么大,我能干什么?”他望着天花板,心中充满了迷茫。
为了能在城市里生存下去,刘生海决定摆摊卖家乡的杏仁。他一大早就来到集市,找了一个角落铺开摊位。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裤子上还有几块补丁,脸上堆满笑容,试图吆喝几声,可声音却小得像蚊子嗡嗡。
一天下来,他的东西几乎无人问津。他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出租屋。坐在床边,他看着那些剩下的杏仁,心里不是滋味。“难道我真的不适合在这城市里生活吗?”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沮丧。
在一次偶然的逛街中,刘生海看到一家小吃摊前围满了人。那阵阵飘香的小吃味道吸引了他,他凑近一看,原来是烤面筋。他眼睛一亮,心想:“这,或许是个机会。”
刘生海开始留意,这个小吃摊的每一个细节。他观察摊主如何制作面筋,如何调配酱料,如何与顾客交流。他发现摊主手法娴熟,面筋烤得金黄酥脆,酱料刷得均匀,顾客们吃得津津有味。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我也要学这个,或许能改变我的命运。”
经过一番周折,刘生海终于找到了小吃摊的主人老李师傅,老李师傅个头不高,倒也精神,大背头在油烟中格外发亮,小圆脸略显少见的发胖。刘生海诚恳地向他表明了自己想学习烤面筋的心意。老李师傅是个热心肠的人,看到刘生海身材高大,眼神中透着真诚与渴望,便答应收他为徒。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刘生海终于掌握了烤面筋的制作技巧。他满怀信心地在一个新的集市角落摆起了自己的烤面筋摊。他穿上一件干净整洁的衬衫,尽管还是有些旧,但看起来精神多了。他精心准备了各种口味的酱料,把烤面筋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扯开嗓子吆喝起来:“美味的烤面筋,快来-----尝尝啊!”
可是,生意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由于他没有考虑到位置的因素,摊位周围的人流量并不多。有时候,一整天下来,只能卖出去几串烤面筋。他看着冷清的摊位,心中充满了失落,但眼神中依然透着一丝倔强:“我不能放弃。”
刘生海开始仔细观察周边的环境,他发现距离自己摊位不远处有一个商场的出入口,那里每天人来人往。他决定尝试将摊位搬到那个地方。同时,他还对烤面筋进行了一些创新,推出了新口味,并在包装上做了一些改进。
这一招果然奏效,果然,他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摊位前都围满了人。他熟练地烤着面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一边给顾客递烤面筋,一边热情地说:“谢谢光临,下次再来。”
时间过去了好几年,刘生海开始有了更大的梦想。他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让自己的烤面筋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租下了一个小店铺,精心装修了一番。他在店铺门口挂上了醒目的招牌:“刘生海烤面筋”。
此时,更加注重品质和卫生,选用优质的原材料,严格把控制作过程。他还招聘了几个员工,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在他的努力下,店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在当地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三)
在清河县那所颇具历史的高级中学,刘生陆并不陌生,站在讲台上,望着教室里一张张充满朝气与懵懂的脸庞,心绪难平。他刚从师范大学毕业来到这里,怀揣着教育的理想与热情,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果敢,在国文教学上大胆创新,课堂氛围活跃而充满活力,学生们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位风趣又有学识的老师。
可是,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却如同一盆冷水,悄然浇灭了他心中的部分热情。
那是一堂气氛热烈的国文探究讨论课,学生们各抒己见,情绪高涨,分组讨论。不知课后的哪一天,一位学生家长却找到学校领导,委婉地表示,新入职的刘生陆老师,在课堂上不注重课堂纪律,不注意课堂设计等等。学校领导找刘生陆谈话,提醒他要注意教学方式,虽然语气温和,但刘生陆心中却泛起了一丝不安。
从那以后,刘生陆像是变了一个人。身板不像以前那么挺直,眼睛里多了几丝犹豫,少了几分自信。言谈也少了幽默,他不再像从前那样随性,而是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深思熟虑。备课时,他会反复斟酌教学内容;课堂上,他对学生的回答也多了几分谨慎的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生陆在同事们眼中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人赞赏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踏实可靠,是学生们值得信赖的好老师;也有人觉得他失去了曾经的活力与激情,变得有些刻板和无趣。但对于这些外界的看法,刘生陆似乎并不在意,他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地前行着。
这一天,一位教国文的老教师递给刘生陆一封信,他在惊奇中读着,渐渐进入沉默,思绪仿佛回到了初来时的情景。那些曾经的梦想、激情与欢笑,难道就这样被时间和经历磨灭了吗?
从那以后,刘生陆开始尝试着调整自己。在保持教学严谨的同时,他也会在课堂上适当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幽默,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课余时间,他重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偶尔也会任性地去做自己一直想做但不敢做的事情。他发现,原来生活并没有那么可怕,适当的放松和自我展现,反而让他更加自信和从容。
清河县的天空依旧湛蓝。刘生陆走在校园的小道上,听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已经不再害怕。因为他明白,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而真正的生活,也不是一味地小心翼翼、勤俭朴素,而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敢地绽放自己的光彩。
(四)
腊月二十三,刘生海和刘生陆兄弟二人各自带着家人回到了家中,一起过春节。
刘生海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仿佛带着一身的荣耀与财富,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拿出一盒盒精美的礼品:“爸,我给您带了高档补品,还有国外进口的红酒,这酒可值不少钱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眼巴巴地看着父亲,那眼神似乎在等待着父亲的夸奖。
刘守正看着儿子这副模样,心中不禁微微一叹。他知道,刘生海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眼中渐渐只剩下了金钱和物质。他轻轻地挥了挥手说:“海儿,好。”
刘生海脸上的笑意有一瞬间的凝固,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他笑着说:“爸,好像不大喜欢。”
这时,刘生陆一家也走了进来。刘生陆手里除了提着鸡蛋、水果之外,还有一摞泛黄的书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走到父亲面前,轻声说:“爸,这是我这一年收集的一些古籍,我想您会喜欢的。”
刘守正接过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抚摸着书的封面,感慨地说:“别光顾着读书。”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上,刘生海不停地谈论着自己的生意经。而刘生陆则静静地坐在一旁,偶尔插上几句话,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和思考。
(五)
阳光透过树枝的间隙,在地面上绘就出一幅斑驳陆离的画卷。刘守正老人静静地坐在那把陈旧得有些脱漆的木椅上,额头的每一道皱纹都藏着一个故事,有年少时的艰辛拼搏,有青年时的为家奔波,有中年时的肩扛责任,也有如今老年的淡然与忧虑。
“老婆子,去熬两碗小米粥。”刘守正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那声音仿佛是从岁月的深处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老伴儿停下手中的活计,缓缓转身望向他,眼中满是疑惑,那沟壑纵横的脸上写满了不解,心中暗自思忖着这老头今天为何如此奇怪。但多年的夫妻生活让她养成了对他言听计从的习惯,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便拖着略显蹒跚的步伐向厨房走去,每一步都似乎在无声地询问着丈夫的用意。
热气腾腾的两碗小米粥被端了上来,带着小米特有的清香,瞬间弥漫在整个客厅。刘守正看着那两碗粥,粥色金黄而诱人,米香四溢,让他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那欣慰之中,又夹杂着一丝对儿子们能否理解自己苦心的担忧,仿佛这简单的两碗粥承载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儿子们的殷切期望。
“娃娃们,媳妇子们和奶奶到厨房去吃,我和生海、生陆留在客厅里吃。”刘守正的声音不大,却如同平静湖面上丢下的一颗石子,在寂静的客厅里泛起了层层涟漪。大儿子刘生海和二儿子刘生陆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惊愕与不解。
刘生海,身形高大却也略显佝偻,那是多年劳作留下的印记。此刻,他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红得发烫,一直红到了耳根。他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的眼睛不敢直视父亲。
刘生陆则低垂着头,双手不安地搓着衣角。他的头发有些凌乱,几缕碎发随意地搭在额头上。他的心里像是有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那碗粥在他面前散发着热气,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谴责,让他内心不安。
此时,厨房里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还有儿媳妇们和奶奶的交谈声。那声音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美好旋律,与客厅里紧张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六)
在生活的案板上,人性是案板,岁月是菜刀,将人性剁得七零八落。
刘守正很严肃地看着两碗粥:“眼前的两碗粥,它们本是同根生,来自同一袋小米,在同一口锅里熬煮,被盛入同样的粗瓷碗中。可这两碗小米粥的命运,却因为你们的思想,竟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你们俩喝粥吧。”刘守正又带着笑脸说道。
第一碗小米粥,被老二喝了,他双手端起粥,眼中满是感激与敬畏。他轻轻地吹了吹粥面上的热气,小抿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老二慢慢喝着,每一口都细细咀嚼,仿佛要把这份温暖,深深地刻进心底。喝完最后一口,老二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感恩。
而第二碗小米粥,被老大喝着,没几口,便停了下来,老二瞥了一眼剩下的小米粥,满脸的嫌弃。他皱了皱眉头,用勺子在碗里搅了搅,抱怨着粥的寡淡无味。又勉强地喝了两口,便将碗推到一边,剩下了多半碗。
刘守正沉墨了好久,很不流利地说道:“或许,两碗小米粥,会告诉你们:‘相互依赖,如同米与水,光有米熬不成粥,光有水也熬不成粥;或许,有人这个时候,会因为能喝上一碗粥而犯愁呢;或许一碗粥会救一个人的命;或许,你们相互取长,老大出金钱,老二出知识,共同教育好下一代,你们比现在还要幸福。’其实,人,这一辈子,只有下一代生活在正道上,才是最最幸福的人。”
似乎还有好多话要说,却没有说出口。刘守正出了客厅,好像变了一个人,喊着两个孙子的名字:“立军、立国:和爷爷下棋来……
评分
参与人数
5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梦之旅
+ 2
很给力!
史海潮
+ 2
赞一个!
admin
+ 2
赞一个!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
个人认证
|
2025-4-13 18: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
个人认证
|
2025-4-13 18: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
个人认证
|
2025-4-13 18: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2025-4-13 19: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史海潮
个人认证
|
2025-4-13 19: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梦之旅
|
2025-4-13 19: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5-4-13 1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民俗风情
报告文学
西部美食
晗蕤18093663265
288
主题
333
帖子
2686
积分
文学VIP
积分
2686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2022-01-23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2023-01-14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5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9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
10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