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小说纵横
›
【挺直的松小说】洋槐花 二十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挺直的松小说】洋槐花 二十
[复制链接]
32
|
7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洋槐花 二十
命运这玩意总会捉弄人,有的先甜后苦,有的先苦后甜
。刘劲堂和荆生勇一块长大的,两个人生存的环境却截然不同。刘劲堂从小就无依无靠,孤苦伶仃,沿门乞讨。而荆生勇就不同,尽管那个年代没有现在这么好,家庭也是上中等水平,荆老八家解放后被评为富农,可想而知生活还是不错的。
刘劲堂去了趟安康修铁路,回来后就和荆双银结了婚。两人的婚姻,得到了陈志清的支持,老汉考虑的是荆迈卢以后的日子。人常说:三岁看一生。荆迈卢腔口不亮有些粘稀,成了老汉的熬煎,把双银嫁到本队好有个照应。本队跟一家子一样,两个老人迟早有去世的时候,总不能为娃操一辈子心。人说兄大为父,姐大也一样。
刘劲堂虽说家贫如洗,但是,他品质好辛勤劳动,生产队让他当保管,也是对他的信任。跟双银结婚的时候,家徒四壁,有的只是分荆四宝家的两间房,屋里除了锅头连炕外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就是破烂的也没有。
陈志清亲自把屋里屋外的墙皮重新泥了一遍,用从小寨沟挖来的几担白土刷了一绽,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双银的姐妹们送来了喜字和窗花,赵亚茹把她剪的大红喜字贴在炕旮旯墙上,两边贴上大红公鸡、胖娃娃。东边大墙上贴着毛主席像,两边贴着剪纸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两边是刘劲堂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的劳动模范的奖状,下边是一张桌子,两边两把椅子。于芳、彩霞、惠雪、月桂、银凤忙着贴窗花,搌抹窗户扫屋子。
月亮挂上了大场的戳天白树梢的时候,忙活了一天的姑娘们刚刚离去,送四吊子的小伙们就来了。荆雨泽从学校拿来订书机,几个人把四吊子往墙上贴。小伙们说说笑笑谝闲传的,打扑克的,下象棋的,还有抬杠顶塄的,把个平时寂寞的房子搞得唧唧嘈嘈热热闹闹,花花绿绿喜喜气气。
人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在陈志清眼里女儿双银和儿子迈卢是一样的。荆喜文木工手艺好是出了名的,俩口子商量叫喜文给娃做了一个板柜,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几个小板凳,摆在了脚地。屋子看起来也像个样子,按住了陈志清两人的心。
结婚这天,蓝天白云,太阳柔和,虽说没有几个客人,除了荆家和本队人给撑门面外,就是和劲堂一等子的朋友和双银相好的姑娘凑个热闹,农业社这天也放了假。
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新天新地新气象。下联是:好男好女好家庭。横额:鸾凤呈祥。檐墙上贴着毛主席像和对联,下边放着一张从学校借来的条桌,桌子上整整齐齐放着红皮的毛泽东选集四卷,点燃着一对红蜡烛。陈志清和新婆分别坐在两边的椅子上,面露笑容看着站在面前的一对新人。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后边的看不见踮起了脚尖,小孩子从人缝子往里钻。荆兴满站在旁边手里端着茶盘撒着说着撒草词,说毕后就开始拜天地:“一拜伟大领袖毛主席。”双银和劲堂恭恭敬敬地向毛主席像三鞠躬。“二拜高堂。”二人又向两位老人三鞠躬。“夫妻互拜。”一对新人对视而拜。
门口地方太小,人们聚集在大场,赵亚茹唱了段《梁秋燕》赢得了一片叫好声。她是荆峪沟剧团的演员,在《三世仇》里扮演小兰,在《梁秋燕》里扮演梁秋燕。文化革命巡演时到过好多地方,她那清脆的嗓音,优美的歌喉享誉鹿塬。在大家的诚意邀请下又唱了几段,接着是张顺怀说了段现编的快板。“乡党们,听我言,喜鹊喳喳喜讯传。荆双银,心灵好,自己的婚姻自己找。刘劲堂,也不赖,带头搞起自由恋爱。”“好、好、好。”人们的叫好声此起彼伏。“自由恋爱新时代,喜结连理有真爱,夫妻携手建新家,要把青春来挥洒。一对红心向着党,力争上游戴红花。”“好、好、好。”从村北传来了崖哇哇的回应声。
所有的费用全是陈志清包了,说白了就是他家过的事。结婚后小俩口恩恩爱爱,言听计从,从没见拌过嘴吵过架,陈志清和新婆也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让人羡慕的就是双银第一胎是个娃子,第二胎还是个娃子。按说多子多福,可双银心中还不满足总想抓个女子。计划生育工作组三番五次地寻她,娘家在本队,到那里去躲,思来想去还是寻陈家张哥张勤学,他丈家在南边山里,对,就寻他。
勤学的父亲经常在焦岱摆摊炸油糕,他在跟前耍,父亲年纪大了,就把手艺传给了二十好几的勤学。他的旁边有个摆摊的,身边有个女子,没事就给他帮忙捞油糕。两个人年龄也差不了多少,他能长几岁。勤学的一张嘴能说会道,也会买面人,把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说得心里热乎乎的,慢慢就混熟了。女子是山里人,山高坡陡,生活艰苦,山外的美好生活在姑娘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萌生了向往。闲暇之余就引着姑娘在焦岱河沿转悠,情男靓女干柴见火,时间一长两个人就像是两蛋面粘在一起,分不清你我。
不觉得半年就过去了,父母发现女儿肚子大了,才知道是勤学做的事,为了女儿的名声,征得女儿的同意,就给两娃订了婚。
“勤学哥,我跟你商量个事。”双银走进门,嫂子淑娴正在和面,勤学站在一边看。“啥事?”走路腿有些瘸的勤学问。淑娴也回过头觑了一眼,双银肉囔囔的模样,眯眯眼,胖乎乎的身材,肥大的乳房特别显眼就像是两个小山头。双银也觑了眼淑娴,宽板板模样浓眉大眼,特别漂亮,别怪勤学追她,羞得双银低下了头。
“我想到俺嫂子她娘家去躲计划生育。”勤学没有立即答应,思虑一会说:“不行呀,妹子,俺丈家只有老汉一个,你去了咋样住呢?”“你不要管,只要让我去,我自己想办法。”双银不敢抬头看淑娴,自觉形秽。“那也行,你去,就说你嫂子叫你去的。”勤学说。“哥,还得你引我去,我认不得路,你丈爸也不认识我。”双银说。勤学没办法看了眼淑娴,淑娴笑着说:“行,你就引着去吧,我给咱爸再烙几个锅盔。”勤学俩口也是看在陈志清在村中的威望才答应的。
双银回家收拾东西,剩着计生组没在就背上行李跟着勤学向四沟进发。双银在前勤学在后下了塬到老虎沟上董家梁下小寨沟过小寨河翻过梁。二人一路说说话话,观山悦景,几十里路不觉得就到了。
两人来到一个去处,但见:山林环绕,坡势陡峭,流水潺潺,鸟儿鸣叫,兔跑猴跳,几间茅屋掩山林,一股炊烟冲云霄。山路崎岖似绳绕,移脚迈步上山坡。勤学直接走进去,双银在门外看了会才移步进门。
勤学走进门,腰拳背驼的老爸正好才从山上背了捆柴回来,“俺娃你回来了。”山里人招呼山外人都叫回来了。看着身后跟着一个女的,长的臃肿的样子,心中疑虑,但也不好过问。
勤学说的没错,也就是没法住。双银走进门看见老汉就叫了声:“叔。”老汉迷茫地看着问道:“你是?”“爸,这是俺村人,为躲计划生育没处来没处去,叫我引到咱屋来,想躲几天。”勤学说。老汉向屋里看着没言传,双银明白老汉的意思是屋里没法住。双银说:“叔,我凑合几天,”勤学动手双银帮忙在东间腾了一坨地方,铺了一些干草,把带来的铺盖铺上,一切安排停当勤学就告辞回去了。
双银本身就是个勤快人,担水、扫地、洗衣、做饭全包了,老汉兴的眉开眼笑,双银就好似个儿媳妇又像个女儿,自己吃上了省手饭,一天到黑乐哈哈的合不拢嘴。
房建在半山腰的低洼处,东边不远处有股山泉,几户人家就在这里饮用水,从潭里流下来的溪流向山坡下流去。 溪流的东边不远处也住着几户人家,老汉的衣裳脏了双银就拿到这里来洗,好几次都遇见一个十八九的女子也来洗衣裳,慢慢地两人就熟欢了聊了起来。
人说:“十八姑娘一枝花。”但见姑娘:苗条身材摆风柳,桃花染就瓜子脸;白嫩皮肤若玉雕,柳叶眉似弯月落;丹凤眼透出灵光,红唇小嘴啭莺歌。看得双银傻了眼,感叹高山出俊样。山里的生活艰苦却能长出这么水灵的女子,别怪兴阳给他兄弟进山引媳妇,银凤就是与众不同。
两个人边洗边聊,通过聊天双银才知道姑娘姓余名小鸭,今年正好十八岁,还没有婆家。双银心中活动开来,能不能介绍到山外去,荆喜文家的老大不是还没有订婚吗?他曾几次跟父亲说过这话,对,就给喜文家老大说这个媒。
“大姐,你家在阿达?”余小鸭笑着问。“俺家在白鹿原上,那个地方地平坡缓长粮食,收割现在都用上收割机,种地用播种机,犁地用拖拉机,人住的高楼大厦,吃的白面大鱼大肉。”双银边说边看着余小鸭的脸,她看出姑娘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心想有门,不由得沾沾自喜。
姑娘的春心有了波动,双银的话语就像是种子撒进姑娘的心田,萌发着幼芽。双银紧追猛攻:“妹子,我说的话你要是不信,你可以问问淑娴,她回娘家一问就知道了。”余小鸭也听淑娴说过,不过没有双银说的那么神往,那么具有吸引力。
“姐,我回去跟俺爸妈说说,看两老人同意不同意。”余小鸭收拾洗好的衣裳放进盆子说,端起盆子就告辞离去。“妹子,不管同不同意,明天你给我见个话。”双银也收拾衣裳端起来。“行,姐。”余小鸭拧身离去。
双银正在收拾屋子,余小鸭就来了,连蹦带跳地走进门:“姐姐,俺爸俺妈同意了。”“那就好。”双银臃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觉得一个月就过去了,刘劲堂掮了一袋子面送来了,看着妻子和老汉相处的像是一家人似的,心里很高兴。“没看咱村计划生育的事咋样?”双银不放心地问。“还问咋样,正凶着呢。工作组几次往咱屋跑,都叫我应付过去了。”
原来是这样,刘劲堂也是经过世面的人,年轻的时候就去过安康修铁路,还参加过文化大革命的大串联。据人们传说还拾了一麻袋钱,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有多事的问过他不承认有这回事。在对待计划生育问题上他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工作组刚一进村他就自动找上门来,带着笑脸说:“你们搞工作,我很高兴,我也明白这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青年人要支持。不过女人家,跟我说不到一块,闻风丧胆,不知跑到阿达去了,今天我就出去寻来,明天继续寻。”工作组长还夸赞了几句。第二天,他又自动上门汇报工作:“今天,我去她姨家,人家说没去。”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他都是自动汇报的,她舅家、姑家所有的亲亲戚都说遍了,就这样一天天推了下去。
未完待续
作 者 简 介:
李捧虎, 笔名:挺直的松,男,1961年6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蓝田县前卫镇凫峪村三组。1969年在本村上小学,1974年上初中,1976年初中毕业,一直务农为业。1978年到引岱工地当民工。在小寨沟打洞子,在营盘梁上修渠道,三道水修水库。从渠上回来后,在队上当会计,参加农业生产。分社后,卖过老鼠药,收过破烂,后又游于学校当书馆。承包了村西一片地种菜。1995年8月在村开商店至今。2009年10月进入平安保险公司,2010年8月退出。2009年11月接任蓝田移动前卫片区渠道经理。在保险公司曾2次荣获“优秀学员”。在移动业务中2次荣获 “优秀农村代办点”。一次荣获“优秀渠道经理”。2011年4月加入陕西诗词书画音乐研究会,2012年2月19日加入蓝田县作家协会,并有多篇作品在《蓝田文学》《榕树下》《西部文学》等刊物或平台发表。
自幼爱好文学,在保险公司时因思想波动大而提笔写作,用以表述自己的心情,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先学着写诗,后改学写小小说。2013年开始写小小说,在榕树下发表作品,有3篇作品获榕树下编推荐奖。
评分
参与人数
4
金钱
+8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梦之旅
+ 2
很给力!
史海潮
+ 2
赞一个!
admin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史海潮
个人认证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梦之旅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挺直的松
|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点评!老师辛苦了!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西部书画
民间传说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文学资讯
共同富裕
西部美食
心情日记
打赏公示
挺直的松
279
主题
581
帖子
2499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4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1 积分
积分
2499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2022-01-23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2023-01-14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5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9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
10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