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岐伯医学精髓,推动健康事业发展》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却无法阻挡我们对医祖岐伯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6 日,西部文学总编洛沙、跟随副总编张晖以及运营部李会英,一同来到医祖祠,自我发起祭典医祖岐伯的仪式,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 医祖祠坐落于那片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四周静谧而祥和,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医学传承故事。走进祠内,古朴的建筑风格与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缅怀岐伯雕像,像一幅幅壁画栩栩如生,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仿佛能听到岐伯那深邃的医学智慧之音在耳边回荡。 仪式开始,洛沙总编神情肃穆,带领我们走到祭台前。只见他手持清香,目光坚定而虔诚,率先向医祖岐伯行三拜九叩之大礼。随后,副总编张晖和运营部李会英也依次上香,庄重地行礼。他们每一次弯腰,每一次叩头,都饱含着对医祖的无限崇敬与深切缅怀。那一缕缕升腾的香烟,仿佛是我们与医祖之间沟通的纽带,将我们的敬意与思念传递到久远的时空。 看着这庄严的场景,我心中感慨万千。在当今社会,虽然科技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的健康问题却依然层出不穷。“久坐病”“空调病” 等各种现代病困扰着无数人,亚健康状态成为了许多人的常态。而医祖岐伯所倡导的 “上工治未病” 理念,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健康之路。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重视预防,遵循自然规律,做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呢?这正是我们当下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职业健康专委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职业健康事业的发展,而岐伯的医学思想,正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理论源泉。岐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职业健康中倡导的为劳动者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可以从岐伯的学说中汲取智慧,将传统中医养生理念融入到职业健康管理中,比如指导劳动者通过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来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此次医祖祠之行,不仅是一次缅怀先人的祭祀活动,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工作的启迪。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岐伯的医学文化,对于推动当代健康事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应当以医祖为榜样,将他的智慧与精神传承下去,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让古老的医学思想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人们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离开医祖祠时,回头望去,祠宇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神圣。那一抹抹古朴的色彩,仿佛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深知,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要让医祖岐伯的光芒,照亮更多人追求健康的道路,让古老的岐黄之术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张晖摄影)
作 者 简 介: 洛沙,著名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连续十五年被西部文学评委优秀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