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世间夫妻相爱容易相守难
民政局门口总在上演奇妙的对照:红本本到手时的笑泪交织,与多年后办离婚时的沉默对峙,仿佛是爱情的两面镜像。古人早有感慨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可为何初见时的倾心容易,柴米油盐里的相守却这般艰难?翻开《道德经》,那些穿越千年的智慧,恰好藏着破解困局的密钥。 相爱之易,源于天性的自然流露。正如老子所言 “道法自然”,初见时的心动本就是最纯粹的天性显现:他为你弯腰系鞋带的瞬间,她在厨房忙碌的背影,都像春日抽芽的草木般浑然天成。此时的爱无需刻意经营,如同水往低处流般顺理成章。可婚姻这艘船驶入生活的深海,许多人却忘了 “自然” 二字的真谛,偏要逆着性子行船,这便成了相守难的开端。 改造欲的膨胀,是刺穿婚姻的第一根针。《道德经》警示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婚姻本是神圣的缘分,却总有人把伴侣当成待雕琢的璞玉,非要按自己的模具改造。明神宗朱翊钧对皇后王喜姐百般刁难,只因她不符合自己心中 “完美皇后” 的模样,最终让婚姻沦为冰冷的摆设。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妻子逼丈夫戒掉多年的爱好,丈夫强求妻子改变内向性格,美其名曰 “为你好”,实则是 “执者失之” 的执念在作祟。初见时欣赏的 “独特”,婚后反倒成了必改的 “缺陷”,爱就在无休止的改造中消磨殆尽。 掌控心的泛滥,会让窒息婚姻呼吸。老子提倡 “无为而治”,可太多夫妻把婚姻过成了 “有为而乱”。北宋词人赵明诚与李清照前期琴瑟和鸣,后期却因赵明诚过度干涉妻子的创作与社交,让曾经的知己变成陌路。现代婚姻里,查手机、限社交、控开销的 “管控式爱” 更是屡见不鲜。就像 “治大国若烹小鲜”,婚姻这道佳肴经不起频繁翻动,过度掌控只会让感情碎成残渣。那些总想把伴侣拴在身边的人,忘了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的道理 —— 爱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争执中的刚愎,会磨损感情的根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的智慧恰恰是婚姻最需要的品质。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婚姻之所以成为佳话,正是因为长孙皇后总能以柔和之道化解丈夫的急躁,不争对错只讲体谅。可现实中,多少夫妻为 “谁洗碗”“谁管钱” 这样的琐事争得面红耳赤,非要分出胜负高低。殊不知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赢了争吵的理,却输了彼此的心。就像寒冬涉川,忍一时便能过河,争一时反倒深陷冰窟。 欲望的失控,是摧毁婚姻的终极杀手。老子告诫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身处物欲横流的世界,太多人在婚姻里忘了 “知足” 二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始于过度的享乐与欲望的膨胀,最终让爱情葬身于安史之乱的烽火中。如今,有人羡慕别人的财富,有人觊觎他人的浪漫,在攀比与欲望中动摇了婚姻的根基。却不知 “知足者富”,那些饭后的闲聊、深夜的热茶,本就是最珍贵的幸福。 其实相守的秘诀,早已写在《道德经》的字里行间:像水一样包容,如自然般随性,以无为待彼此。就像一对中年夫妻,丈夫忘性大总丢三落四,妻子不再唠叨指责,而是贴张便利贴提醒,反倒让丈夫更主动分担家务。婚姻不是雕刻艺术品,而是培育生命体,唯有放下改造的执念、掌控的欲望、争执的冲动、无尽的贪求,才能让爱如草木般自然生长。 相爱是缘分的起点,相守是智慧的修行。愿我们都能读懂老子的智慧,在婚姻里做一株自在的草木,一汪不争的流水,让初见的心动,在岁月里长成相守的深情。
(AI生成图片:张晖) 作 者 简 介: 洛沙,著名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连续十五年被西部文学评委优秀管理员。 作 者 简 介: 笔名:宇泉,女,生于1970年4月18日,西安市莲湖区人 。从事岐伯文化35年,著有散文集《无名》,现担任西部文学副总编辑,兼任运营部部长和AI电影《红拳小白龙》影视剧运营执行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