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泉歌散文】楼下的便民滩群点

[复制链接]
查看24 | 回复0 | 昨天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碗泉歌 于 2025-10-8 17:49 编辑

                    【碗泉歌散文】楼下的便民滩群点
   在城市大街小巷、胡同弄口、社区楼下等空地,总有一些便民滩群点,它以方便老百姓日常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买卖疏菜水果等,羸得人们普遍厚爱。
    我的小区楼下,便有一个便民滩群示范点,每天早晨七点后,陆陆续续有小商小贩摆摊设点,形成早市,开始买卖,其蔬菜品种琳琅满目,丰富多样,如大白菜、小白菜、菜心、西兰花、甘蓝、白萝卜、胡萝卜、菠菜等四、五十种。水果如苹果、桃、葡萄、核桃等二十余种。买卖人群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至当天上午十一点左右市场结束,恢复了小区道路的功能。下午四点左右,夜市小吃点如米线、米皮、面皮、炒面等又要开始,摆摊夜市开张,直至深夜灯火通明。楼下滩群点寸士寸金,周而复始,繁忙无比。
    小区市场由产生到发展有一个过程,其实最早是自发的。小区附近楼盘较多,住户集中,又靠近河堤生态园,每天晨炼的人多,其来往人流多。开始是小商小贩零星买卖,逐步愈来愈多商家进入市场,菜市场以附近农户四季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兼有菜商买卖,后发展到市民日常生活需要啥,市场就也卖啥,品种愈来愈多。
     象许多人家一样,我每天去生态园步行锻炼完后,回到小市场,购买自己心意的果蔬,回家做饭,每天都是新鲜菜入厨,不亦乐乎。   
    “自家地种的菜,刚采摘的,不打药,无公害。”、"农家大田的西红柿,里外透红。”、“手工掛面、农家面、农家醋。”听着菜农的介绍,市民买卖更加活跃。小市场经社区配专人管理,也是经营公平,卫生整洁,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市场。不少市民远道而来,就要买个新鲜,买个烟火气。
     民以食为天。小市场承载着普通市民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承载着人的幸福和喜悦。平日上班,市场上都是大爷、大妈,到周日或节假日,年轻人齐拥市场,鱼滩、肉滩、菜点等少不了讨价还价,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捎点时令菜回家看看,美味菜肴、温馨团圆、家的氛围油然而生,但由头其实在菜市场,买了好菜、味口好、心情也好。
     勤劳的卖菜的大爷、大妈或年轻人,都有着温暖的故事,有时闲聊知道,有人靠卖菜供养儿女上了大学、有人给儿女办了婚事,有人买房、买车,过上了有品质生活。而对于我们也离不开小菜场,前几年疫情时,小市场关闭,我们跑东跑西,才买来一点蔬菜,方知小市场方便与珍贵。
    便民滩群点呼应城市,“买菜难”、城郊“卖菜难”难题应运而生,使我想到城市的小超市、便利店、城市综合体中的超市、街边被追赶的小商贩、农村菜地、农家院中小菜园、城郊蔬菜大棚、外卖小哥,他们都是市民蔬菜供应者,而打造城市便民生活一刻钟,正与便民滩群点契合。
    楼下的便民滩群点与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市井长街小市场一起,结成密织的市场网络,汇成流动的血液,滋养老百姓日常生活,当《舌尖上的中国》美味菜肴,香飘寻常百姓家时侯,便是人间最美烟火气。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