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随笔】《西游记》的教育内涵与精髓 

[复制链接]
查看2841 | 回复2 | 2017-6-17 1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png
    《西游记》是国人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熟知《西游记》源于对取经人物个性描写的欣赏和赞叹;源于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
     然而,《西游记》自成书以来,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过解读。但是笔者站在人成长的角度细品《西游》却发现老百姓才是真正理解其内涵的,原来《西游记》就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经典教育秘籍。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道理,其实不难,只要大家用心跟我看来。只要弄清下面几个疑问即可。
    (一)《西游记》的开篇为何先要讲悟空?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悟空是《西游记》的主角,所以就要先讲他,其实远远不止如此。作者这样写有以下四个理由:
    1,教育育人从古至今,结合中外教育实质过程来看,孩子们都是听着故事、做着游戏玩中长大,只不过中国人小时候听神话故事,国外听童话故事罢了。《西游记》开篇描写的石猴的猴性和儿童有太多的相近之处,故此先讲悟空就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为求知、探索打下扎实基础。
    2,先讲悟空是作者通过悟空的启蒙成长教育给我们做启示。大家都知道悟空出世当上美猴王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长生不老,而他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是翻山越岭、远渡重洋,历经十几年才找到须菩提祖师,在祖师处又生活了七年,学艺三年,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才学会了长生不老的法门,而在唐僧踏上取经路后,一路上的妖怪也都是在追求长生不老,只不过他们都是想通过投机取巧,耍奸乘滑的手段“吃唐僧肉”得到,这是注定不能成功的,事实上也没有一个妖怪成功,这和《西游记》开篇讲悟空学道过程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发现“长生不老”其实就是我们追求成功的代名词,而且如来佛祖让唐僧他们取经也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到灵山,也是这个意思,这才是作者开篇的深意所在。
    3,在整部书中,悟空被称为金公,从中医理论来看就是指肺,中医里又一直强调肺是五脏中最娇嫩的器官,先讲悟空就是强调对于初生幼儿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肺,因为人一出生就要呼吸,这是来到世间的第一步,而幼儿又是天生就知道保护自己的肺,初为人之父母的应该清楚,因为孩子出生后的手势是拇指握在拳心里,拇指紧掐无名指根部,拇指指甲右下角的少商穴是肺经的井穴,所以人天生就知道保护自己。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孩子最容易感冒、着凉、发烧、咳嗽,这是养育子女的父母必须记住的。这也是开篇先讲悟空的主要原因之一。
    4,结合整部《西游记》的故事来看,先讲悟空显然不符合一般讲故事的顺序,但是却符合人类教育成长的规律,讲悟空的成长经历就是在告诉我们孩子从出生到入学前的成长特点与注意事项。截至今日,百姓形容幼时的孩子在家淘气时都说孩子在“大闹天宫”等等,而且这样留给人的印象才会深刻,让孩子不仅快乐了,还明白了做人的基本道理!
    (二)玄奘去印度取经实际历经17年,为何《西游记》要选择游历14年?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艺术标准既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如果完全按照实际情况来写,那就是纪实文学了,那样我们看《大唐西域记》就行了。作者进行的加工也是有其根据的,我们都知道作者也是一介书生,自然学的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当年孔子带弟子游学时也是走了14年的,这样再看唐僧取经走14年就可以清楚地明白作者选择这个数字是为了明确取经就是求学之意的。而且从唐僧踏上取经路到西天取经成功又结合人的成长分为四阶段(第三部分就是明确这个内容),古人是童子试、乡试、院试、殿试,现在是小学组、初中、高中、大学。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是554学制,即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大学四年,正好十四年;只不过现在是664学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
    (三)既然取经就是求学之意,书中有没有明的或者暗的指示?
      回答这个问题很显然是肯定的。书中把人的成长分为了五个阶段,这和每个人的成人经历都是丝丝合扣的,这五个阶段分别是:
      1 石猴出世—被压五行山(孩子出生到正式入学前)
        孩子出生时的环境大家可以对比石猴孕育的环境和花果山水帘洞的环境;孩子成长中的伙伴大家可以对比猴群和狼虫虎豹与石猴的接触;悟空学艺大家可以对比孩子对新世界的探知与求索,看他所学的生活常识以及72变就知道这不过是培养孩子观察、模仿、应变,认识世界的根本过程;悟空杀混世魔王、闹龙宫、地府可以对比孩子和邻家伙伴的冲突以及必须受教育的原因;悟空在天庭的三上三下直至被压五行山大家可以对比孩子在幼儿园的不同成长阶段,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来自于我们生活的原型,大家可以参照《教育西游》。
      2 唐僧踏上西行路—流沙河(小学阶段)
        这一段内容开始先是讲唐僧的身世以及取经的原因,这里面就包含了做父母要具备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还有爱国、爱家的思想教育,等唐僧出发时,唐太宗李世民的那句“宁恋家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的拳拳之意至今我们都不敢忘怀,这是做人的根本啊!唐僧西行开始的心理对比家有儿女刚入学的爸爸妈妈心理是否一致?唐僧西行的第一难是否就是今天“拦路虎”的由来?悟空灭六贼是否雷同孩子给父母的保证书?他们师徒的第一次冲突是否源自于两者的各自为主?观音禅院丢袈裟是否就像孩子爱显摆的小毛病?。。。。。。
      3 四圣试禅心—车迟国斗法(初中阶段)
        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辨别能力正处于朦胧的“我为主”阶段,再加上又到了青春期,这才有了四位菩萨告诉他们假象面前别当真、别乱动心的故事;白骨精是第一位变化成人形出现的妖怪,这是明确学习难度增加,迷惑性增强的道理的;五庄观偷人参果不仅强调了健康重要还说明了朋友的不可缺。。。在车迟国的斗法就类似中考,心态的调整,考试的技巧,父母的关心,亲子沟通等等问题可是一个都没有少!
      4 通天河—火焰山(高中阶段)
        教育成长的过程和取经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大雷同啊,古代讲究童子试、乡试、院试和殿试,现代变成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取经走到通天河可是距离十万八千里还有一半路程,这是否太巧合了?女儿国的情感经历和学生的情感问题是否大有借鉴意义?金兜山丢兵器是否考验了高中生的自信?。。。截至今天我们依旧把高考比作过火焰山,我们应该好好考虑《西游记》里蕴含的教育奥秘啊!
      5 祭赛国寻宝—灵山成圣(大学阶段)
        我们一般的理念都认为孩子考进大学就是万事大吉了,而从古至今这些准成年人的问题为何是屡屡难解?这是我们观念的失策。《西游记》里祭赛国寻宝就是讲给准大学生做人道理的,碧波潭灭怪就相当于现在的军训,荆棘岭遇怪就是大学社团明确学生主次任务的内容,小西天遇妖是讲给大学生新生活的必要内容,后面的故事把人际关系处理、情感问题的把控,大学生做家教会有什么注意事项,就业前的实习都做了明确的讲解。。。这是完美的对应,教育的大幸!
   (四)唐僧师徒的经历和结果说明了教育的什么问题?
         他们师徒取经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教育孩子成长犯错改错的过程,他们师徒在取经路上的经历和结果都是用事实说话的,这个我们可以结合原著他们师徒五众如何成为取经人选,唐僧师徒一路遇怪之后的矛盾与现在家长和孩子的冲突,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的封赏不同进行对应比较都有着详细的讲解,为我们家长指明了处理方法。故事是以挫折教育、励志教育为目标,点明付出就有收获,付出的多就收获的多!
   (五)取经之路就是点石成金的过程
         古往今来我国都把人才的成长史,奋斗史说成是“火炼真金 ”的过程,《西游记》里也是这样讲解的,悟空是石猴化身,最后成为斗战胜佛,西行路上的仙佛菩萨和大妖大怪都是来自正南方,例如唐僧来自南赡部洲,观音来自南海,灵吉菩萨来自正南方,黑熊怪来自正南方,毗蓝婆菩萨来自正南方等等,悟空又被称为“金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四书五经六艺”的常识,我们就可以知道南方是代表火的意思,一路代表火的妖怪不断地锻炼悟空兄弟,最后他们经历住了种种磨难与考验,终于达到了西天,这不就说明“真金不怕火炼”的意思吗?
   由此可以说《西游记》应该是中国教育史上不可不说的一本好书!也可以说是国人必须细品的一本教育名著,我的《教育西游》就是通过讲述《西游记》里蕴含的教育秘密,给大家详解育子秘籍的!欢迎大家细品西游内涵,摆脱教育孩子的难题,早日获得育子的诀窍!陪伴孩子快乐走向成功之路!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将进酒 | 2017-6-17 11: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前和两位朋友一起创立的一部作品,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意见,谢谢各位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将进酒 | 2017-6-17 1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年前和两个朋友,一个是资深的心理学教授,一个是儿童国学教育的先行者。共同打造的一本书,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未能实现目的。现在拿出来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