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学杯】征文【周炜才散文】走进俞邦村

[复制链接]
查看132 | 回复9 | 2023-12-3 1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凤桥

龙凤桥
       俞邦村,这个如今世人皆知的小村,也许唯独我未曾去过。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该村考察的情景,便迅速成为网友打卡的“网红村”。所谓“沉睡千年人未识,一朝惊醒世间知。”近日,我有幸走进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领悟夏茂足迹的蕴意,感受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沙县第一村”独有的文化魅力,体验淳朴的乡土民风,我不由得惊叹于它的宜居宜游了。远山如黛,流水潺潺。恰似一条轻柔的飘带,扎住俞邦村青山绿水和白墙红瓦,又像一只慈母的手,轻轻地把俞邦江南诗意,与婉约揽进怀里。俞邦村这幅依山傍水的美丽画卷,正向我徐徐展开……

龙凤溪岸生态走廊

龙凤溪岸生态走廊
       一路赏花海,观龙凤溪,告别城市的喧嚣,享受静谧的时光,尽观田园景象,一同感受大自然的净化。看,一片片七彩的花海田野、一座座灯笼高挂的青砖黛瓦的民宿映入眼帘,美丽乡村的图景豁然眼前。俞邦主体呈半月形展开,前临溪水,后倚青山。俞邦左边的山称为“龙”,右边的山称为“凤”,中间的溪叫“龙凤溪”,溪上的廊桥自然成了“龙凤桥”。

花海基地

花海基地

       进村的第一景,便是横跨龙凤溪的“龙凤桥”,这是当地著名的古桥之一,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俞邦村最重要的文化注脚。“君来好赏风花雪月”,“我去欣悉云影天光”,桥门柱上一副副的对联引人入胜。据说,这座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当地村民的重要交通要道,当地人称之“不仅是交通桥,还是村民沟通交流的联络桥,干群联系连心桥。”龙凤桥的造型非常独特,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同时又融合了当地的特色,桥上木雕刻形态各异,非常生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也是俞邦村文化历史的象征。桥廊两侧长壁框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来村考察的影照和俞氏祖规家训的牌匾,桥廊中间两侧安放着佛像观音和炉鼎香火,廊道一侧村民定点摆摊,向游人销售各样的土特产,迎接着南来北往游人。向桥下望去,龙凤溪碧水流畅,两岸万物并秀,田园繁茂风光。  

沙县小吃第一村

沙县小吃第一村
       信步走过龙凤桥,打卡俞邦漫道。一条横通村子的沥青路,向左伸延至沙县小吃发源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口大石上镌刻着“沙县小吃第一村”七个红大字,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古村落,是第一个走出沙县的小吃村。左侧绿化带上,立着木制式的告示牌,标示着俞邦村为2014年度省级示范“绿色村庄”。巡视“四旁四地”,种植着香樟、水杉、黄山栾树、福建山樱花及当地乡土特色果树等,展示俞邦村森林人家、田园风光、水乡风韵等不同特色,真是融合生态、文化、美丽一体的俞邦,也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据村民介绍,俞邦村民上千年来秉承祖训,保护身边的山水树木,与环境和谐共生,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65.77%。漫步在森林荫宠园登山步道上,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林间树丛中那些栩栩如生的可爱动物增添了这森林的梦幻气息,步步生趣,处处美景。

俞邦村景

俞邦村景
       步行到“国家电网志愿服务驿站”,稍作短暂的歇脚,站内设有休息座椅、水吧、充电区、阅读角、游客指南、文化宣传栏、电视、药箱、雨具等,游客均可免费使用,还可扫描站内的二维码可直购助农新产品。驿站既是供电党员志愿服务站,也是当地红色文化和旅游文化宣讲点,为游客提供党史讲解和景区介绍的服务,俨然是一道靓丽的电网服务风景线。站内板墙上,一面面精美绝伦的镂空墙绘,一幅幅妙手丹青的艺术设计,立体精致,与乡村田园景观交融,精彩纷呈。看,那镶嵌在俞邦村道的一串明珠,祥云形状的“村规民约”、彩虹形状的“为民服务十项新举措”、立体山峰状的“双网融合”工作机制和新时代“双满意”工程,还有实现“6站服务”的宣传画,让幸福指数“升”起来,让美丽乡村“亮”起来,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架起党群连心桥,鲜艳的志愿红悄然传递着文明的力量,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增光添彩。

树龄1014年古樟树

树龄1014年古樟树
       驿站的对面,是一条蜿蜒的木制式的栈道,穿越一遍“荷塘月色”,栈道环绕在苍翠的旷野上。顺着荷塘一角望去,高架矗立着一轮古式木制的水车,路渠清泉潺潺,路边排列扫码自助双人座自行车,渠间隔建几处休息亭,有村民在亭旁渠里清洗蔬菜,在亭中凉晒着雪白的木薯粉。路边乡村剧场摆放着许多桌椅,还有电视大屏,前面有一个井字,立着“尚书井”介绍牌,井泉水清澈透明,尝一口水,非常清甜。村道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好一个风情如画的俞邦。
       据了解,俞邦村是革命老区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沙县小吃第一村”,距集镇约2公里,辖俞邦主村、木窠、枧头、瓦窑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309户、1112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达400余人,占地面积3409亩,其中,林地面积2572亩,耕地面积837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沿着村道漫步村子中部时,村内环境优美,田园气息十足,看见有一棵高大的古樟树屹立在水泥房旁,似乎是一位老人向游人宣示着岁月的沧桑。据了解,这千年古樟见证了革命战争的风雨、改革开放的生机,而为保护这棵古樟树砌的墙,就是村民用“空气”换来的。“当时总书记就是在这棵树旁下了车,对这棵樟树青睐有加。”村民介绍道:“在村后山头还有一片樟树林,八九十年代很多外地商人来村想买樟树做樟脑精油,被当时老村委会拍板子坚决不允许卖。”这棵古樟虽然佝偻着腰,但长长的枝干遮蔽了整条道路。虬曲盘龙,青砖垒架,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有着绿叶对根、根对大地的一往情深和执着无悔,是古村的绿化树、行道树和庭荫树,更是一道美丽风景。像这样的百年以上古樟树,该村有26株,眼前的这棵古樟树龄达1016年。与千年古樟树合影打卡,让人感受古树岁月韵味与魅力。在樟树下,还有一方灵泉,红鲤在自由地嬉戏。灵泉又称尚书泉,它的泉水是在树底下的洞穴里,清澈见底,在绿树与花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明亮。
       看古樟树和尚书泉,就可知俞邦村是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古村落了。相传,征闽大将军俞氏第八世祖俞朝凤在此开山辟地,其后裔于北宋年间从汀州移居此地,并以姓氏取地名“俞屯”。俞氏一门,读书文化氛围浓厚,耕读成家相沿成习,沿袭“耕读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思想。古樟树旁有三尊凝神专注的雕像,正是俞姓先祖——南宋户部尚书俞肇的勤学苦读之处。俞氏自十一世至十三世曾有“一门祖孙三进士,六代一将军一尚书一府尹”之誉,其中宋代俞括,中榜进士,官居承议郎、虔州通判;其子俞敷,中榜进士,官居府尹;其孙俞肇,中榜进士,官居户部尚书。连苏东坡先生都赞叹:“盖世英杰,有其兄无其弟,有其父无其子,未若君世世相承也。”尚书文化在俞邦村影响深远,重视传承祖规家训,树立崇文尚德、清正廉明的良好家风现今犹存。

尚书巷

尚书巷
       沿着宽大的水泥路面,向着村中心走去,热热闹闹的“寻根追味”小吃街豁然眼前,在两边红灯笼映照下,街边小吃店高高挂起旌旗招牌,更显古韵。家家户户把餐台推到店门外,一掀开锅盖,正宗独特的沙县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琳琅满目的小吃阵阵飘香,烟火气迎面扑来。游客们正品着小吃、欣赏美景,感受这香味浓浓的惬意。店铺摊前,展示游客们观尝的各种美味的沙县小吃,如扁肉、拌面、蒸饺、炖罐、烙粑、玉糕、板鸭等。这是村民用米、薯、芋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小吃,芋饺、金包银、甜烧麦、米冻、碱面等等,品种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那味道好又便宜,有很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大饱口福。从街头吃到街尾,烫嘴豆腐口齿留香,金包银外酥里嫩、汤汁四溢,甜烧麦鲜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现场生意非常火爆。店主邓大娘正在自家小吃摊前麻利地包着扁肉。她用特制木勺挑起肉馅粘在扁肉皮上,肉馅是木勺一起再一转,扁肉便已包个大半,再用手掌将木勺上的扁肉拿下,拿下的过程中用手指捏好扁肉即可,见她做好后放入热水加入调味料即可。片刻时间,她便端出来一碗煮好的扁肉,美美地品尝原汁原味的沙县扁肉美食,“舌尖上的俞邦”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她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包20多斤的馄饨皮,和丈夫两个人都忙不过来。夫妻二人动员在武汉开店的儿子回家帮忙,如今一家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闻音而寻,一台大型户外电视屏正播放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该村的情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俞邦村,在小吃摊边、特产店里、村民家门前,同乡亲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他指出,“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并殷殷嘱托道:“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你们也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作出了贡献。可谓是应运而生、相向而行,希望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习近平总书记那平易亲人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当前,俞邦村民不负嘱托,在蜕变中成长、在坚守中创新,做强小吃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向着美好生活新目标迈出坚实步伐。如今,俞邦村有700多名村民外出经营小吃,占全村人口近七成。几乎家家都有人做小吃生意,有的甚至走出国门。
       现在的俞邦村处处是混凝土建筑,墙上悬挂的空调外机,走在俞邦村规整的柏油路上,听着从几处房屋里付出的有关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或者电视剧的声音,老人坐在门旁聊天,远处是望不见边际的蔬菜和田园,现代化的建筑与传统乡村生活相结合,让人看见俞邦村的美丽富足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当地生活的朴素美好。走着走着,又一棵百年古樟高耸山坡之上,在绿叶掩映下,一座别致的小院坐落其旁,门上悬挂的横匾“沙县小吃记忆馆”七个金色的大字,闪入眼帘。进入古院式的馆门,便见一个高大彪汉的小吃制作技艺大师的雕像,一手高擎起棒锤,定格成“沙县扁肉美味千锤百炼”的一幕场景。花草盆景布设清雅有序,馆厅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主题,全面展示沙县人民二十余年来走出乡村、走进城市、走遍天下、走向自信的心路历程。一面面板块阵列着沙县人走南闯北,把沙县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产业的艰苦创业史,全面展示沙县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朴厚情感和“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精神境界。特别是沙县引进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相关团队,研究如何提升食物口感、锁住美味,并将科研成果用于指导企业生产,沙县小吃不断“破圈”。
       走出小吃记忆馆,馆的左侧正相邻着“尚书巷”,“遥追尚古书居上,近润儒风德在先”楹联彰显其独特的“尚书名片”。该村依托其历史文化资源,护性修复尚书老宅,建设以廉政为主题的尚书阁和将军路、府尹路两条文化长廊,宣扬“尚书文化”,让游客感受到了南宋户部尚书俞肇崇文尚德、清正廉明的良好家风。走出尚书巷,直通村道的长廊角亭——“感恩亭”,该亭供村民、游客驻脚休憩、遮阳避雨,坐落在龙凤溪的东岸。穿过亭廊,登亭远观,俞邦的美,随处可见,远处青山如黛,脚下溪水潺潺,一路上的游人都在拍照打卡,这真是一处好地方。驻足深思,将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可领略到“花海田园一望中,青山叠翠漫香风。人间烟火多陶醉,最是桃源万紫红。”迈步小桥流水,蜿蜒的龙凤溪就在身边,旷野正是花海基地忽现,繁花似锦,令人动容。
       走进桥头的一座民居,“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呈现眼前,这是沙县传统小吃文化的展示窗口,朴实复古的木质长屋里藏着沙县小吃的“前世”。沙县小吃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于当代,制作工艺通过血缘、业缘,代代相传。据记载,沙县小吃有200多种,虽多有失传,但通过传承保护,已开发110种,39种被评为中华名小吃。馆内以当地节日庆典为主题,设喜宴、寿宴、婚宴等主题桌,摆放各类形象逼真的3D打印的小吃模型,展示沙县小吃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到现在的转型升级,形成标准化产业链。轻抚历史,倍感珍惜,游客们切身感受到“沙县小吃第一村”荣誉背后的艰辛及勤劳带来的乡村巨变,纷纷在此馆前拍照合影留念。
       沿着龙凤溪生态走廊漫步,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俞邦村空气好、环境美,满目苍翠。据村民介绍,90年代后期,随着村民陆续外出经营小吃,林木失管、耕地抛荒等新问题随之而来。为此,俞邦村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村庄实际,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以“建美青山绿水、做出山水价值”的思路,在创新林改、落实河长制、发展文旅康养上下功夫,一任接着一任干,推进生态效益转化为“美丽经济”。曾经的贫困村如今蝶变成生态美、人气旺、产业兴的“沙县小吃第一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主线,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沿溪岸生态旅游慢道前行,观赏远方绵延的花海,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花海如潮我自来,风情万种独家开。道寻谁晓春秋色,七彩迷人任尔裁。”近年来,俞邦村先后完成了龙鳞坝、吊索桥、瓜果长廊、沿河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了3公里后山森林步道、3个休憩亭,打造了后山森林公园,获得省级旅游金牌村、省级森林村庄、“绿盈乡村”高级版、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人行其上,徜徉其中,可感“路虽芳径转,叶共野禽飞”,顿觉“鸟啼猿不见,花落树犹芳”。这真是休闲旅行享受“最氧夏茂”的绝佳去处。
       花海田园上,农家小院里花开蝶舞,庭前小桥流水,鱼鸭争游。花田层叠,清流穿涧,新建成的联排小楼掩映在绿树溪水中,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惬意与舒适。随着俞邦村一个个项目落地,引进沙县小吃文旅集团,打造和经营集小吃体验、红色研学、民俗展示、生态康养于一体的多元化文旅项目,村中“硬件”和“软件”同步升级,原来闲置的土地被盘活,游客竞相前来,更多新业态也随之引进。针对“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消费场景,俞邦村打造“遇见俞邦”茶社、“又见炊烟”主题餐厅、瓦窑民宿群、亲子戏水平台、儿童微乐园等提升改造项目,逐步让游客从“半天游”到“留下来”,全力构筑“生态+文旅”产业集群,让青山绿水真正成为“无价之宝”。走进花海乡野木房楼台,住的俞生有梦·精品民宿,各种涂鸦彩绘墙融入农耕文化和小吃文化,田园野趣扑面而来,真是别有一番乡野风情。
       走进“沙县小吃第一村”,如一幅美丽的画,百看不厌。游龙凤廊桥、步生态慢道、看古樟树群、品沙县小吃、拜古巷尚书、研红色学馆、览生态花海、酌后山清泉、住精品民宿,与绿水青山和人间百味邂逅,享受舌尖上的乡村之旅,同时也感受到俞邦村正以生态环境为基点、改革创新为动力、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的蝶变,让美丽乡村增添靓色,有道是“人间烟火气,最抚是凡心”。走进俞邦村,让人感受的是何等悠闲、清新、愉悦和从容!

      作 者 简 介:
    周炜才,江西临川人,研究生学历,中华辞赋协会、福建省诗词学会、中国现代诗歌协会、大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历任中辞网、华夏诗词、香港诗词、大中华诗词、天下诗歌等诗词版主、顾问、编委等,现任青青子衿诗苑网站编委副主编。

评分

参与人数 5金钱 +10 收起 理由
西部文学 + 2 很给力!
梦之旅 + 2 很给力!
史海潮 + 2 赞一个!
admin + 2 赞一个!
洛沙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邮编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府东路637号交通科研楼D栋3层D395  周炜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3-12-4 0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23-12-4 05: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 2023-12-4 05: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史海潮个人认证 | 2023-12-4 05: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梦之旅 | 2023-12-4 05: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文学 | 2023-12-4 05: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炜才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23-12-4 21: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周炜才 于 2023-12-4 21:51 编辑
admin 发表于 2023-12-4 05:33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谢谢老师支持和指导,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邮编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府东路637号交通科研楼D栋3层D395  周炜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炜才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23-12-4 21: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沙 发表于 2023-12-4 05:28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洛沙老师,请您帮我修改《走进俞邦村》开头的第一段,“习近平总书记”打漏了“书”字,请您给补上,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邮编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府东路637号交通科研楼D栋3层D395  周炜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炜才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 | 2023-12-5 1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沙 发表于 2023-12-4 05:28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请老师帮助修改一下第一段的疏漏!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邮编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府东路637号交通科研楼D栋3层D395  周炜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