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润心记
岐伯故里秋阳暖,黄土缝里长百瓣 手拨羽叶挖 “蒜脑”,老辈说它能润心 石缝藏珠沾细土,竹铲轻挑见温润 草屑沾衣寻良药,乡言传下养生根 岐伯故里秋阳刚晒暖黄土坡,西部文学健康大使姚选富的布衫已沾了草屑。他蹲在石缝边,指尖拨开羽叶露出簇生的鳞茎:“这‘蒜脑薯’藏着大本事,老辈说‘三片百合润透心’,可不是虚言。” 铁锹轻挑,淡琥珀色的鳞片裹着细土,倒像天鹅抱蛋般温润。“《本草纲目》讲它‘甘平无毒’,能‘安心定胆益志’。” 姚选富先生掰开鳞片,黏液沾在指腹,“岐伯说‘阴虚则内热’,这东西入肺心经,恰能治那虚烦失眠的‘百合病’。” 风过药田,他忽然念起谚语:“七夜百合枕,无梦到天明 —— 晒干了缝进枕芯,比安眠药稳当。” 在家里摊开的旧籍里,《黄帝内经》“养阴润肺” 的批注墨迹斑斑。姚选富先生取来陶罐,抓把干百合与蜂蜜拌匀:“蒸着吃最养人,对付秋燥干咳,比川贝省事儿。” 他指着远处的药圃,“脾胃虚寒的就配生姜,‘寒药热用,顺性而为’,这是岐伯传下的规矩。” 暮色浸坡时,姚选富先生把晒好的百合装袋:“记住‘百合配莲子,安神又健脾’,煮粥、泡茶都成。” 晚风里飘来药香,倒让《本草纲目》里 “百邪鬼魅悉除” 的字句,化作了烟火气的养生经。 百合蒸蜜润秋燥,生姜配着祛寒扰 莲子同煮安神脾,煮粥泡茶皆相宜 枕中藏瓣无多梦,土法胜似安眠药 本草字句化烟火,乡野养生乐逍遥
笔名:洛沙,实名:王养斌,著名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连续十五年被西部文学评委优秀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