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草止血诀
(起兴点草) 岐伯故里雾初开, 灌丛藏金带刺来。 细茎沾露含白汁, 老辈传它止血乖。 岐伯故里的晨雾刚散,西部文学健康大使姚选富挎着竹篮已立在灌丛边。“你瞧这带刺的细茎,顶着头状花序像撒金粉,老辈叫它‘刺金草’。” 他指尖划过叶片,“药草多带棱,治病有真功” 的老话脱口而出。 竹篮里的刺金草还沾着露水,姚选富先生掐断茎秆,乳白色汁液渗出来:“《黄帝内经》讲‘热者寒之’,这草性凉,正是治血热的好手。”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摸出卷边的《本草纲目》,“虽没明写这名儿,但‘凉血解毒’的理儿都通。” 蹲在田埂上,他演示着实用法子:“心热吐血就捣汁兑水喝,九窍出血加勺白酒更见效。” 见我盯着叶片上的毛刺,又笑道:“别嫌扎手,这可是治癣疮的宝贝。” 他说去年邻人得浸淫疮,就是用刺金草配两面针煎水熏洗,三回就不痒了。 “山里人常说‘识得百草,病痛消退’。” 姚选富先生把草分作两束,“鲜草外敷止金疮血,干草泡茶消夏热烦。” 但话锋一转,“孕妇和脾胃虚寒的可碰不得,这是老祖宗的规矩。” 夕阳染黄了竹篮,刺金草的香气混着泥土味漫开。姚选富先生掂着草药:“岐伯传下的‘食药同源’,不在书里在田间。这金草不起眼,却是‘一把草药半副方’的实在物件。” 风过灌丛,倒让 “金草一抹血就收” 的谚语,有了最鲜活的注脚。 (收束明效) 一把金草半副方, 血热吐血病能康。 酒调外敷癣疮好, 虚寒孕妇莫沾光
笔名:洛沙,实名:王养斌,著名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连续十五年被西部文学评委优秀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