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心一寸草
晨雾缠坡酸枣棵, 露沾灵草茎空薄。 手掐清甜能定心, 岐伯摸过藏妙药。 晨雾还缠在岐伯故里的酸枣丛,西部文学健康大使姚选富先生的竹篮已添了半筐绿莹莹的草茎。“这灵心草,岐伯当年尝百草时定是摸过的。” 他指尖捏着中空的草芯,白瓤像裹着晨露的棉线,“《黄帝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这草偏能清君火、安心神,是咱西部人的‘定心丸’。” 田埂边的老榆树下,他教我辨认:“叶细如针,茎空如管,掐断有清甜气,这才是正经灵心草。”《本草纲目》里称它 “降心火,通气血”,山里人却早把道理编进了谚语:“心热睡不着,灵心煮水喝;小儿夜啼闹,草芯泡米糕。” 去年岐伯和园老女中医心烦气躁,姚选富先生让她用灵心草配竹叶泡茶,三日后便说 “心里像浇了山泉”,正应了李时珍 “通气散肿” 的记载。 灵心草的用法,藏在农家的烟火里。最省事是泡水:三两根草茎加两颗枸杞,沸水冲开,茶汤清冽如溪,喝着润喉又宁神,专治春耕时的口干心烦。讲究些便做灵心粥,小米熬至开花,撒入切段的灵心草,煮到汤面浮起细沫,老人孩子吃了,脾胃舒泰,夜里少哭闹。姚选富先生摸着草茎笑:“岐伯讲‘药食同源’,这草就是最好的例子 —— 灶台上是食材,药罐里是良方。” 岐伯故里百姓还懂它的外用妙法。谁家生了口疮,就把灵心草烧成炭,研末掺点蜂蜜涂在患处,疼痒立减;腿脚水肿的,用草茎加生姜煎水熏洗,三回便觉轻快。“你看这草,” 他掰开草茎,空心的截面渗着汁水,“看似柔弱,却能抗风沙、耐干旱,就像咱西部人的性子,不起眼却有大本事。” 日头爬高时,竹篮已装满灵心草。姚选富先生用麻绳捆成小束,分赠乡邻:“记住,采草要趁晨露未干,晒干后存于陶罐,三年不坏。” 风掠过田垄,草香混着泥土气,远处传来孩童的嬉笑,倒让那句老话愈发真切:“寸草藏灵心,偏方治大病。” 这株扎根黄土的小草,既载着岐伯的智慧,又藏着农家的生计,正如姚选富先生常说的:“老祖宗传下的草药,从来都在柴米油盐里护着咱的康健。” 烧炭掺蜜敷口疮, 姜煎熏洗肿脚康。 空心耐得风沙苦, 乡邻分赠保身强。
笔名:洛沙,实名:王养斌,著名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读者。其中有四百多首 诗歌被制作成音画作品,在全国二十多家网站风行;有三十多首诗歌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国家盛传。著有《洛沙情理诗歌》集;陕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西部文学网、西部文学论坛”的 创始人、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主席,九五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中央广播电 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连续十五年被西部文学评委优秀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