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沙随笔》跟上姚选富识百草之二十一:国老甘草记读后感:
甘草国老性温良
解毒和药是秒方
喉痛者水饮三日
五脏寒热皆可降
非是万能需谨记
不和烈药乱搭帮
沙窝扎根耐风霜,
中和之道藏柔刚
人生如药先苦甜
守中致和福寿长
沙窝窝里的阳光,把甘草的药性晒进虬结的根系,也把“合而不同”的智慧融进气魄故里的风沙里。西部文学的健康大师姚选富指尖捻起带土甘草根,那漫开的天香,是《本草刚目》中国老的温润,也是老祖宗“药食同源”的哲思。
甘草从不是锋芒毕露的药材,却凭着解毒和药的本领成了百草中的“和事佬”。烈药经它调和便温顺,喉痛饮它煮水即舒缓,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记它能平五脏六腑的寒热邪气。这份中和之力,多像人生里的通透与圆融,不逞强,不张扬,却能化解尖锐抚平躁郁,去纷繁中寻得平衡。
姚先生说,甘草不是万能的,恰如人生没有绝对的顺逐。苦时若黄连,甜时似甘草,先苦后甜的滋味,藏着最朴素的生活真相。它扎根沙壤,耐得住风沙却也需避践踏,顺天牲生长,正如我们在世事中前行,即要坚守本心,也要懂得进退有度!
风携甘草甜香,掠过沙梁,忽然懂得了:甘草的好,不在猛力祛疾而在温柔调和。人生的智慧,不在强求极致,而在守中致和。那份“调和百草不张扬苦尽甘来暖心窝”的特质,即和之力容世间百态。
以坚韧之心度人生起伏,方得长久安稳!
李玉梅,女,1977 年高中毕业参与首次恢复高考,后任乡村中医医生,威海企业职工、仓库保管员等职,2002 年内退后从事个体经营,2015 年退休后深耕营销行业并研习《道德经》传统文化 5 年,西部文学散文版版主。以基层实践积累为根基,擅长用时空交织叙事展现历史与时代主题,坚持 “实地走访 + 深度思考” 的创作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