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中文)
首页
Portal
开通VIP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搜索
搜索
要闻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文学资讯
文学杂谈
民间传说
文学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笑话故事
心情日记
特色
西部传奇
西部旅游
西部美食
西部书画
乡村振兴
三言两语
站务
新人报道
文学期刊
作家风采
官方公告
站务处理
活动中心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西部文学
»
论坛
›
西部文学
›
散文随笔
›
【迟诚随笔】当猴戏的锣声消失在街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迟诚随笔】当猴戏的锣声消失在街头
[复制链接]
2
|
0
|
26 分钟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合上《最后的耍猴人》的最后一页,恍惚间,仿佛听见了那个背着猴子、敲着铜锣的老人,正从书页深处缓缓走来。
这本书让我看见的,不只是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更是一面映照我们这个时代的镜子。
耍猴人老杨和他的猴子相依为命的身影,总让我想起自己的爷爷。他也会用粗糙的手掌抚摸家里养了十年的老黄牛,会在卖牛那天偷偷抹眼泪。书里写道:“猴子不是畜生,是走江湖的伴。”这句话像根细小的针,轻轻刺中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我们这代人,活在一个不断告别的时代。
童年记忆里磨剪刀的吆喝声、补锅匠的铁锤声、爆米花机的轰鸣声,都随着城市化的推土机渐行渐远。有时我会想,当我们用“落后”“野蛮”来定义这些行将消失的职业时,是不是也在用同样的标准,否定着父辈们曾经的生活方式?
书中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老杨的猴子死了,他把它埋在山坡上,插了根柳枝。第二年柳树发了芽,他说:“这树会替我陪着它。”在很多人眼里,耍猴是残忍的。可在这个看似粗粝的江湖人心里,藏着比我们更懂得的深情。
这让我想起哲学家所说的“地方性知识”——每种生存方式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意义体系和情感逻辑。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一切,却忘了问一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生活?
耍猴人的消失,真的是因为他们落后于时代了吗?还是说,是这个时代已经容不下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读完整本书,最让我难过的不是又一个民间行当的消亡,而是老杨们面对时代洪流时的那种平静。书里写他最后把猴子放归山林,收拾行囊回老家时,“没有抱怨,就像收完最后一季庄稼”。这种认命般的坦然,比任何控诉都更有力量。
也许,我们该学会的不是在博物馆里收藏这些即将消失的职业,而是理解每一种生存方式背后的尊严。就像作者说的:“我们要记录的不是猎奇,而是另一种活法的可能性。”
夜幕降临,合上书,我突然明白:每一个耍猴人的转身,都带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而我们这些读者,能做的就是在记忆彻底消失前,替他们记住——曾经有人这样活过,爱过,在街头敲响过清脆的锣声。
这些记忆,是我们能为这些渐行渐远的背影,点起的最后一盏灯。
打赏鼓励一下!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诗词歌赋
迟诚
个人认证
193
主题
642
帖子
1845
积分
文学VIP
积分
1845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纵横
匾牌文化
报告文学
心情日记
民俗风情
电影剧本
打赏公示
图文推荐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2022-01-17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2022-11-18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2022-01-31
关于注册会员和登录《西部文学网》的通知
2022-01-03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2022-01-23
热门排行
1
一起来!选出你心中的2022年年度“最佳优秀作者”
2
【洛沙随笔】斯人已逝,英才永驻
3
西部文学关于缴纳网络维护费的通知
4
西部文学最优秀作者荣誉证书下载处
5
【龙竹武诗词】快乐退休
6
西部文学首批百名金牌写手重磅新鲜出炉
7
【新年贺词】一元复始,西部文学再出发
8
【重磅提醒】西部文学作者发布文学作品十不准
9
【洛沙情理散文】耄耋的父亲
10
西部文学以“戏曲抗战”为题书写,弘扬西安易俗社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