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摆渡人随笔】一个巴人的忏悔

[复制链接]

【十一】

本帖最后由 丹江摆渡人 于 2015-2-3 11:07 编辑

     现在是06:03,可我已经思考了许久,往昔的记忆如决口一般......从堡子城先后走出的奶奶、大姐、父亲、母亲以及光顾过老宅与我有生命之缘的二大大、姑父、姑姑、表弟、大舅、二舅、姨夫都不见啦,而他们又是多么清晰活在我的心中,我试图阻止封存已久的所有,但他们都在敲打着你的心门。残忍的生活,是每一个活着人必须做的,因为活着才有发言权,才有指指点点的能力。不要动不动就挥洒着刀笔去评判你见到的社会,不要瞧见穷人的碗里飘着几个油星就发狂,不要发狂了什么都说,因为不易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你我他都一样,生存决定着你的思考和行动。呐喊,是因为你想让人知道这里还有个人,你同他一样也需要照顾,一味批评别人,评判文学的边缘化,其实同上访没有什么区别,那是因为你还是弱者的心态,而没有明白文学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剖析自己、剖析这个社会、剖析这个民族,从新学会说话,做人,写东西,最起码你知道你写的东西是让人看的!         现在是信息社会,社会的巨大需求让所谓“自命不凡”显得那样可笑,你就是你,你的存在不可能改变社会固有的历史规律。把什么都砸碎,再建新的,这是老一辈的理想,把新的建好这可能是现在人需要做的吧?贫穷在一段时期,让文字显得那样苍白,就好像妻子说的话:写这么多东西值几个钱?所以你必须明白,搞艺术没有什么高超的,你的内心道德水准决定着表现的层次——脱光也好,砍一只胳膊也好,在大街上骂娘也好,不都是想改变自己、家、社会吗?让人管,不是让上帝评判,这难道不是我们文化虚弱表现吗?难道在这层次上打转转企图给维纳斯再安上一只手,不是作践你的写写画画?!
    写东西我从来没有做过,这同我学东西一样,是需求,是想说啦,想要个说话的地。要吃,我就会去写字;怕挨打,我就学会应付或练就一身肌肉;要脱贫,就必须学会赚钱;我没有什么嗜好,而抽烟也是08年才学会的,但现在每天三包;把看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把别人说的话咀嚼变成自己的,把自己与心灵的对话写出来这就是一直在写的缘由。
     我是99%的时间都在为了活着,小的时候为了吃,上学时为了玩;写字现在都不会,写出的字连女儿都不如,所以我很少用笔,只是在小学时硬是徐老师鼓励,拧耳朵,写了些,不过现在有了电脑,还好拼音学的不赖,洋洋洒洒能写几句;初中时我走出了家门,谁也不是我的上帝,上山赶兔子、下河抓鱼,作业从来都是不做,特别是英语,那流着鼻涕戴眼镜周老师,从心里就是讨厌,也是我们取笑对象;可要考试,要让母亲高兴,所以要考试的那一段时间,我会从头把书本看一遍,做一遍,通宵达旦。
     先写到这里吧,好想给看到这些、看懂我的读者唱一首歌。但破锣嗓子或许会吓坏人的。还是把妈妈同我一起玩的儿歌唱给你们吧:
     
    “噢!噢!我娃乖,我娃乖了穿花鞋,我娃不乖穿烂鞋”
   “风来了,雨来了,舅舅背的鼓来了,风散了,雨断了,舅舅把鼓打烂了”
    “点兵选将,葫芦朝上。有钱喝酒,没钱跟上我走。”
    “盘脚盘,过三年,三年满,桃花点。点油烟,油烟花,种芝麻,芝麻皮儿,喂毛驴。烧酒、黄酒,取给你的朋友。”
     “月亮夜光光,海棠河里洗衣裳。洗得白白净净的,打发哥哥上学堂。学堂满,扎花板,扎谁呀,扎马呀,马家一家好人家,铺红毡,盖红被,花花枕头摞一地”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花篓,一背背到老河口。开开后门摘石榴,石榴树下一篓油,姐妹三个梳光头,大姐梳的光溜溜,二姐梳的明溜溜,丢下三姐不会梳,一梳梳个狮子滚绣球。大姐生个金娃娃,二姐生个银娃娃,丢下三姐不会生,一生生个癞蛤蟆,一走,一歌哇,提住后腿摔死它”
     “一鼓嘟蒜,两鼓嘟蒜,我大把我卖到商南县。来,不得来,去,不得去。只有偷走好主意。走到路上见我大,我大把我打了两锄把。走到学里见我哥,我哥写字不看我。走到场里见我猪,我猪给我哼哼哼,走到院里见我狗,我狗给我摇尾巴。走到灶火见我嫂,我嫂说:搅家女子又来啦!走到坑边见我妈,我妈说:哟!亲女儿!亲女儿!倩圪塔。”
     “雁、雁,摆铧角,一下摆到狼家坡。狼拾柴,狗烧火,猫娃在坑上捏窝窝。你一个,我一个,一下捏了十八个。放牛娃回来要馍馍,馍馍呢?馍馍叫猫叼去了。猫呢?猫上坡了。坡呢?坡叫雪盖了。雪呢?雪消成水了。水呢?水合了泥了。泥呢?泥泥了墙了。墙呢?墙叫母猪拱倒了。母猪呢?母猪叫墙塌死了。母猪皮呢?母猪皮蒙鼓了。鼓呢?鼓叫鼓锤敲烂了。鼓捶呢?抡到天上哗啦啦不见了。”
    “去年盼的今年富,今年穿的没裆裤。去年盼的今年强,今年还住茅草房。去年盼的今年有,今年吃的稀溜溜。”

    ......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 2015-2-3 09: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听歌了~~

{:soso_e160:}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我的福音!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 2015-2-3 10: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间烟火 | 2015-2-3 16: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听的儿歌,月亮那个我小时也唱过,前两句都一样,后边的忘了 {:soso_e113:}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丹江摆渡人 于 2015-2-5 08:19 编辑

【十二】
    雪总算停啦,可狂风依然肆虐大地,寒冷似乎并不希望春过早的来临。已经是年关啦,忙忙碌碌的人们踏着残雪在花花绿绿街道上吵吵嚷嚷购买着什么;而来来往往的大小汽车载着欢乐和嘱托不紧不慢的穿街过巷......
    又是一年将要逝去,此刻我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心中的那点落寞,因为面对如风的岁月,空空如也的两手不知如何再写下去......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不经意......
    大姐去啦、父亲去啦、母亲去啦......这些亲人不但亲切又慈祥的在天空中看着我,而且又是那样鲜活给我叙道这什么......
   “慎终追远”,在我理解那就是感恩,感恩给与你生命的一切,感恩给予你成长的所有!这样的理解太迟啦,因为汲汲皇皇活着,根本没有回望过、观照过身后,没有用心过、注意过为你活着的所有亲人。
    写了这么多,无非表示存在的意义,但没有理解生命的过程,存在又有什么呢?
    苦难的历程,并不是要求你无法忘怀,而是让你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成长的未来。忏悔不是指责,而是灵魂的净化,并让驱壳与魂魄合一。我没有什么,但我拥有忏悔的勇气,我不想得到什么,可我需要灵魂的一片净土!

    亲爱的读者,我是按着生命的意义,来安排我的叙说的。人首先要有名字(先天符号、基因、八字)、其次是父母、再次是文字、然后是精神皈依、环境熏陶、最后是修心。人的成长就是修心的过程。我的师傅说过: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其实这不是迷信,德就是志向,命就是机运,风水就是环境,积阴功就是感恩生命,读书是法门。五全成大事,做圣人。有其一成人型,无一则畜生。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将面对环境,面对生活,从一个幼小心灵出发,去完善一个人的修心历程。
    前面我叙说了第一次面对死亡的历程,其实那时的记忆是模糊的,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想哭。后来长大后才知道了可怕,知道活下来的不易。
    那时对父亲的害怕超过那次经历,因为他打母亲、砸东西、因奶奶让母亲打二姐、回到老家让母亲受难、摔二弟、说我是“二球”等等,那时是仇恨和害怕的。
    特别是大姐的离开和远嫁,母亲的啼哭,是我更感到了父亲的生疏。我清楚知道,父亲说过:“除害哩,走,让走!”,还有母亲跟着说:“走了安闲,给开户口!”。我曾问母亲:我会出嫁吗?,而且有一次,在母亲要打我的时候竟然说:我出嫁了就不会回来啦!永远不看你,想死呢!大家都笑啦。
    其实在文革闹得最凶的那阵,大姐也参与其中,已经17岁啦,整天不回家,母亲根本管不了。可大姐是爱我的,她笑的的时候,也是咬我脸的时候,她把我拉到镜子前,脸挨着我说:咱俩像,老二她是要下的,驴脸一样!二姐灰溜溜,好像老鼠见到猫,天然的近视眼,多了一份懦弱和凄惨样。大姐谁都不怕,就连父亲拿棍子打她的时候,她也是狠命的用头撞父亲,坐在地上抱着父亲的腿,可一句话都不说,或者干脆抱着父亲哭。现在想想,那父女俩可亲着哩,十几年朝夕相处,头生头长,父亲不是真打,大姐不过撒娇而已。女大不中留,大姐的斗争和文革的轰轰烈烈,可能父亲感到事情严重。加上母亲听说水电局给父亲发了枪,父亲有过摸枪的经历,所以一顿臭骂后,我们一家五口回到了阔别几年的东八巷8号。
    这个家,我只记得是面朝西,大约两间吧,锅台是盘在外面的,而且有一天雨冲垮了锅台,母亲无奈的骂着老天和父亲。也是那时起大姐也时断时续以此为家了。我只有这些记忆了,这同后来回来时的感觉很不一样。
    大姐是父亲手嫁出去,是让自己的朋友给大姐选的女婿,一个当兵的,临潼人。母亲从没有去过哪里,只有二姐和我在大姐生孩子的时候去过。大姐的脾气,注定是个悲剧,强烈的个性,是她对生活的认识太过浪漫和肤浅;任性的活着,直白白的活着,但也糊里糊涂活着。面对婚姻与理想的错落,她又一次选择了出逃,住在西安,后来另嫁同村一个人,漂泊在礼泉。大约八九年的时候,我同一个女孩看过她:还是那样天真看待问题,仇恨父亲,说了很多出格的话。生活也马马虎虎,养了一条狗,一群鸡,生了两个小孩,摆了一个流动摊点,临走时给我了10元钱——已经磨得无法再用的一元钱组成钞票,而且给我努努嘴,不让我推辞。好多时候,我很想哭,不是那时,而后来想起来的时候。我爱狗,她也爱,为了还她家狗咬我的人情,她还从别处要了一条狗让我抱回家来啦......

    大概他们父女和好如初了吧?父亲退休后,由于与母亲常常吵架,也可能父亲感到对不住这个女儿,因此常常在哪里。没有人说什么,父亲永远是想到哪里就去那里,我也从不关心家里的这些烦心事,因为我从心里鄙视没有文化的父亲。你就是现在怎样关心,能补偿过去的一切!
     大姐病啦,五六封电报打到家里,谁都没有去,母亲、父亲、我,家里的所有人。我是后来才知道大姐去世的消息,因为我很少回家。暑假去啦,那个小院还在,一切都在,可我的大姐不见啦。
     我至今不明白,亲情如此淡薄,也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没去,这也是我无法释怀的原因。
     父爱如天,母爱如地。感天动地。也许父母都有苦衷吧?也许他们无法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凄惨吧?
     大姐给父亲做的皮袄还在,而这个袄子后来在我摆地摊的时候,陪我了度过许多日日夜夜。
     父亲很多时候还在大姐的那个地方,后来也是在那个地方被送到咸阳医院......
     一切都过去。76年时候,大姐还活着时候,西安房屋倒拉,这个家也被父亲350元“借”出去了......
     20年后我找到借条,去找家的时候,可一切都不见啦......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 2015-2-5 09: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大姐给钱那段,我鼻子酸酸的,眼睛热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 2015-2-5 09: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济白水 发表于 2015-2-5 19:05
边读边感动。
在这样的文字面前,我不说什么写作上的事。
向生命致敬!向苦难致敬!

谢谢!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发表于 2015-2-5 09:31
读到大姐给钱那段,我鼻子酸酸的,眼睛热了。

谢谢 真诚的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间烟火 发表于 2015-2-3 16:03
好听的儿歌,月亮那个我小时也唱过,前两句都一样,后边的忘了

感谢你看了。我无法说什么,我只想说去生活的原味。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 2015-2-6 09: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江老师,早{:soso_e160:}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十三】

本帖最后由 丹江摆渡人 于 2015-2-7 11:51 编辑

       “人民币的最佳选择,就是在 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之间权衡,走好平衡木,具体来说,就是相对美元略贬,相对于所有其他货币略升,死死咬住美元不放口.直至把美元打回原形.人民币要争一时,更要争千秋,直至完成人民币的千秋霸业.”(萧十一狼博文)      
    昨天央妈出其不意地给市场发了一个“大红包”——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额外赠送定向降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次降准约可释放流动性在6000亿元—7000亿元之间。

  “银根”的紧与松,一直都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此次降准行动之快,超出很多机构的预期。在降准“春风”的吹拂下,市场“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欢呼雀跃声。

  不过昨日的股市却“任性”下跌,给了“看涨”机构和投资者一记响亮的耳光。昨日,沪指高开低走,降准效应昙花一现,收盘意外大跌1.18%,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地产、证券、保险板块均下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猪”准备好了,风也起了,可是吹的却不是这个地界。

    中国股市用脚对降准投票;美国道琼斯指数却涨了200多点;黄金白银在希腊和欧元危机中确实红火的不得了,现在却在不死不活的挣扎着;国际原油在报复的反弹后,又再慢慢的下移;美元指数在高台上漫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更是完成七连跳的壮举;今天世界市场又把目光转向北京时间21:30美国的非农指数.....地球永恒的旋转着,带着自己公民的贪婪和恐惧以及希望和理想旋转着......

    真的世界,陀螺般的让所有的人们都在一个无形的经济圈中挣扎。个体也好、集体也好、国家也好,以至于整个民族、地球;过去也好,现在也好,都在完成经济学的原理;而所有的关系都在供给与消费中完成飞跃。谁都有野心,谁都有称霸之心,其实这是好事,不过在儒家文化里显得含蓄罢了。人性的异化、人与人的倾轧组成了当今社会不可言明的诟病,而道德的沦丧,直接造成人们对生命的漠视。
    快餐文化在一段时期垄断文化产业,而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关系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直接造成当下快餐文化的传销化。先秦时期,文化是宠儿,因为文化可以安邦定国,“一言兴邦,一言乱国”,而秦汉以后,文化成了嫁衣,成了国家"皮子"上的毛,所以“皮子不存毛将焉附”?所以看眼色和口袋的空空如也的现实,其实在每个拿笔写东西人心里,都亮堂着哩。
    现实是每个人面前的平衡木,这也是每个活着人必须踩踏的。父亲在选择是否留西安的“现实平衡”后,带着母亲和大姐回家乡工作,其实在那时是无奈“经济学的原理”的选择。可对在城市生活十几年后,又回到当时没有电的家乡,又带着一群孩子的母亲来说,现实是残酷的!直接的后果是我们这些子女的环境根本变化以及命运的改变,母亲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生存教育,我们每一个兄弟姐妹都要出人头地不是教出的而是对生存的选择。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那只是母亲口中的文化,何况反传统、反潮流是主流。不过当时,天、地、君、亲、师这些藏在心底的道德伦理仍在支撑着农村的生产关系。
    因为要改变命运,父亲走出了大山,因为要选择命运父亲回到家乡。是贫穷让我们父辈思辨、思变。这个模式依然延续下去。
    人首先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从这个观点出发,你就会解释社会的所有现象。而中国先哲理性思维又为“吃穿住行”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经济学原理决定了中国的现状,供给与消费左右着中国每一次政治变革,但我可以骄傲的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宏观的、理性的、哲学的强势思维和文化是哪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易经》必须看;《道德经》必须看;《论语》必须看;《鬼谷子》必须看。而当“吃穿住行”解决了的今日,中国文化的复兴是当代历史的潮流。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先辈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年代“以及”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基本解决了吃穿住行的问题,现在是应该还原中国强势文化的时候,教育的改革必须是中国固有的强势文化回归。拿来主义我们占有了先机,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才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照猫画虎的山寨,在一段时期满足中国的需求,但对世界来说成为了笑谈。经济管理的行政化,小儿科式的对经济的指导,已经给日益开放中国经济造成硬伤。流动性最强的股市、期市成了赌场,而小学生式的证监会管理成了利益集团圈钱的记者会!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赤裸裸的金钱面前,显得那样弱不禁风!欧美的代言人已在蚕食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资本市场的开放,旋风般的冲击着中国自有经济,而传销式的短视已经让人们听到房地产崩裂的“咳咳查查”声响。主体文化的丧失是这个时期人们不可回避的事实,而主体文化的回归在理性的民族面前,又是一个凤凰涅槃的时候......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 接下页)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帖最后由 丹江摆渡人 于 2015-2-7 11:47 编辑

    前天是徐老师的七十大寿。是他给我写了名字,同时又是他给我教了1+1=2,当然我必须去,同时也想看看好多时没进的堡子老家.也许是太高兴,或者是喝酒的原因,他见面就抱着我,用胡子扎了我脸几下:“革命,我知道你今天会来!”,欢喜的像一个小孩子,向所有来客介绍他的得意门生,并且要跟我干三杯。老啦,真的老啦,当年20几岁的小伙子如今已到了“不逾矩”的年龄,而他的学生也快50岁啦。岁月真是一把无情的刀啊!

他教了全村所有的孩子,还给奶奶扎过针,每年村里的对子都是他的作品,他拧过我的耳朵、打过我屁股、指出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写字!
        记得我上学的第一天,他严肃的像一个军管组组长,根本不是我在他家玩时的样子。叫什么名字?他问道。我怯怯的说:革命!围观的家长“哄“都笑了,可徐老师仍工整的在我的书和本子上写上了我的学名:革命。那时的教育提倡全面发展,不但学工、学农,而且学军,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小堡子小学,有加工厂,有养猪场,有农场,并且学生下半天是必须参加队里的劳动的。最有意思的是抓特务的战备游戏,有一天民兵连长突然拿了一张加盖公章的通知,集合全体学生说有两个特务空降到北坡从事反革命活动,徐老师已经去侦查,让全体师生立即行动配合民兵抓美蒋特务。当时全民皆兵,全村总动员,记得母亲都有点哆哆嗦嗦,看见我拿红缨枪出去,说孩子小心。我村的老铜锣响啦,这个固有传统唤起全村人隐藏已经对战争的记忆,全村的人哗啦啦往北坡冲去。这时民兵连长一看傻眼啦,大声用传话筒喊道:“一定注意我党政策,不许打骂俘虏!”,可怜特务其实是徐老师扮演的,差点被学生凑个半死,还好大人一看,脸画的花花绿绿,钢盔是竹子编的,也明白大半,急忙让学生注意政策,这时民兵连长,也挤过来大声说:把特务给我绑起来带走!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押着一瘸一跛的特务,呼喊着口号向公社而去......
      当我在酒席上说出这个故事,所有的人都笑了。
      民风依然淳朴,大多数的玩伴除了木讷就是傻笑,堡子城在历史洪流中一裂两半,几十年过去啦,人口却在下降,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依然挽救不了衰败的命运。为了生活而生活,是一个简单和古老的命题,而没有在生活中去升华,用文化去装扮,毕竟灭亡是必然的!父亲出去啦,又回来啦,他给堡子村建了第一个发电厂,他无愧于家乡;对于我来说我没有那个胸怀,这也是不如父亲的地方!
      孩子出奇的少;那曾经让我们溜得光亮的城墙不见啦;那曾经欢歌笑语的堡子小学不见啦;唯有那戏楼上的红五星还在,而下面传来”咩咩“的羊叫声......
     那个老队长还在,他现在要做的唯一事就是红白喜事的总管,用那个铜锣吆喝着把那些要皈依黄土生命,埋在北坡之上;酒是要喝的,酒才能打开他的心门,酒才能挽救住对往昔思恋:
     你的爷,是个煽子,说他在陕北见过毛主席......
      “你老子有本事,给咱村建了一个发电厂.....
      你家的祖坟是沙河人挖的,可怜呀,你婆还没有过三年.....
      “咱村我今年送走了八个......
      农民现在好,过去有公粮、储备粮、统购粮、种粮......

       “那十八碌碡桥还在,可他妈的,我数了一辈子还是十五个......
    “你知道那时工作多难搞?没人上工,可你们这些家属还让劳力往家送红薯,还挑三拣四......后来我就让人要分的粮食放在地里,来抓阄......
    在他含糊不清的喃喃声中,我似乎看见母亲在凛冽的寒风中抱着二弟,一步一步背着我们的口粮往家赶;似乎看见二姐同我在别人泠泠目光下从保管室领下那些玉米棒子.....
    二弟病啦,肾炎使他通身肿胀,他想让我给他倒水就说:大哥,我长大结婚时,让你先吃蒸饭!......
    我无法释怀贫穷对我们折磨,我很幸运贫穷对我们的磨砺.....
      
      人热爱父母是因为她给与生命,人们崇敬老师是因为他给予你敲开这个世界的钥匙,而认识的深浅程度决定今后成就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些同样延伸为给予你启蒙的所有人。
    亲爱的读者,也许你的生存环境是你无法体味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感受,也许你们无法理解我所说的话语,但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心底发出的。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哈哥 | 2015-2-7 14: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过巴土作家李华星的长篇雄文《铁血巴方》,又读《一个巴人的忏悔》,受益!
打赏鼓励一下!
I  would  rather  die  zhan  give  up  my  beautiful love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哈哥 | 2015-2-7 14: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过巴土作家李华星的长篇雄文《铁血巴方》,又读《一个巴人的忏悔》,受益!
打赏鼓励一下!
I  would  rather  die  zhan  give  up  my  beautiful love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哈哥 发表于 2015-2-7 14:11
刚刚看过巴土作家李华星的长篇雄文《铁血巴方》,又读《一个巴人的忏悔》,受益!

能让你读完,受益,也不枉我的努力。人在自悟的时候是很痛苦。路很长很多,外界的刺激往往唤醒深藏已久的回忆,选择、抉择、蜕变......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so_e160:}{:soso_e161:}跟读 改日细读
打赏鼓励一下!
好好学习,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风 | 2015-2-8 14: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给自己五分钟时间,来论坛望望,看看丹江老师

{:soso_e160:}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朋友 | 2015-2-8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朋友 于 2015-2-8 15:36 编辑

每个人都是基于对现实的认识来思考和判断,这个认识根植于自己所感知的现实世界的假设。每个人都有以自己信仰为基础的世界观,这意味着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客观。任何存在和行为都不得不经过我们主观世界的过滤与检验。
欣赏老师的文字,社会的,精神的,环境的,在你的文字中,有着值得让我们思考和品味的东西。
拜读,学习。
问好老师!

点评

一语道明!朋友吾知音!  发表于 2015-2-9 12:51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