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老土散文】近视台湾--自助行日记

[复制链接]
西部老土 | 2016-11-16 08: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要出门旅行一周,不能及时续文,敬请谅解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3 08: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胡适纪念馆出来,小雨还是不停的下着,好像是为先生崇高的灵魂在祈祷,走出去不远便是胡适先生的墓地,胡适墓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现在的名字叫做胡适公园,既来之焉有不拜之理?!我和老伴沿着湿滑的石阶小心翼翼的登上了小山坡。
    山下有好大的一面民主墙,因为下雨没有仔细地阅读上面的文字,山上便是胡适先生的墓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先生的塑像前拍照留念,并向先生鞠躬致敬。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3 08: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0250_副本.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3 08: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碣过胡适先生后,雨还是不停地下着,已经是中午时分了,若乘坐捷运再换车去下一处目的地有些来不及,正好有辆计程车路过,便搭车前往台北的东方明珠(上海的观景高台叫东方明珠)101大厦。
    其实台北的市区没有北京那么大,台北的公共交通远比北京方便,原因是台北的城市规划没有按照一个又一个的环路来扩充,而是分成了不少的卫星城区。坐上计程车大约20多分钟便来到了当年的世界第一高楼:101大厦。
    由于天气不好,云遮雾罩着高楼的顶部,观景台售票处的服务人员不建议今天上楼观景,我们也就听从了劝阻,若非要上去估计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云雾啦。
    已经时过中午,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还是先找饭馆吧,听女儿说这附近有家台菜馆,名字叫做欣叶餐厅。用手机上的大众点评APP搜寻,的却是在附近的新光三越新天地的大楼里,新光三越是台湾本土品牌的购物中心,牢牢地把持着台湾的零售业市场,很不容易啊。
    步行了大约十分钟便来到了新天地跟前,商场大楼果然时尚和新潮,问了下门前的保安,告知欣叶餐厅在五层,腹空心慌赶紧坐直梯奔五层而去。
到了五层又问了一个售货员,按照指引很快就来到了欣叶餐厅。
    欣叶餐厅门脸不大,里面却很大,有服务员在门口迎客,我们便鱼贯而入(因为还有许多进去的人),由迎客小姐带到了一个两人小桌前,说是自助餐,我心里咯噔一声:台菜名店怎么会是自助餐呢?再往墙上的店名看看没有错啊,就是欣叶两个字。
    无奈,已经进来了就客随主便吧,我让老伴先起身去拿自助餐的食物,包包我看着,国内的思维就是包不离手吗。一会功夫老伴端着餐盘过来了,说是自助餐太丰富了!但好像都是日餐,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去看看餐台如何,转了个弯来到餐台前一看,完全傻了眼,这倒不是没有见过这种场面,退休前由于工作原因,也经常在大型的自助餐约朋友谈事情,只是没有想到区区一个普通的餐厅,能有上千种各类食品料理,还有十几种酒类饮料,海鲜、河鲜、生鱼片、螃蟹、大虾不计其数,真是有点小看欣叶了。
    这一顿饭吃了1400台币,约合人民币300元,每人150元,可以负责任地讲在国内若是同等品质的自助餐,恐怕不止这个价钱了。(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4 08: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餐期间看到许多人进来后都是把包包放在座位上,然后扬长而去取餐,我这个见义勇为者眼球不够用了,难以监视那么多的包包,心想:难道台北无贼?!!!
    虽然这一餐吃的很好、很满意,但还是对欣叶卖日本菜有点疑惑:明明做功课时都说是台湾料理吗!
    回到酒店休息了一会,下午四点半左右出门去台北火车站踩点,别误会啊可不是做贼心虚,只是对乘坐台湾的火车心虚,不知道与国内一样不一样。
乘坐捷运来到了台北火车站,只见指示牌上清楚地标有“高铁”、“台铁”的方向,不用走几步路便能直接进站。
    去车站的服务问询中心咨询了去高雄和猴硐(猫村)的车次情况,服务人员翻开了列车时刻表进行了热情细致的讲解,每一趟车的差异都解说得很清楚,并让我用手机把需要的列车时刻表拍照,与国内类似的服务台不冷不热、带搭不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台北火车站在地面上看就是一栋不大的旧楼,还没有几十年前西安或者北京的老火车站雄伟,可是地底下却是规模宏大的车站,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台湾的铁路入地工程,不占用地面上太多的面积,地底下错综复杂、四通八达都是轨道交通。
    从地底下来到地面上,看了看火车站的矮小大楼,并拍照留念,然后又到了车站对面的新光三越百货大楼,来台湾前做功课得知这个百货大楼后面是唱片一条街。寻觅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哪里有唱片一条街?只找到了一家书店兼卖唱片,还都是大众娱乐级的货色,只好作罢。
    天色已晚,回来的路上我跟老伴商量,干脆到酒店附近的小食店尝尝小吃,在酒店后面的小街道上,找到了一家卤肉饭铺,里面还算干净卫生,吃了卤肉饭和菜头汤,卤肉饭非常香但是有点腻,菜头汤居然就是白萝卜汤,非常的清淡,两者相加正好中和。饭菜很便宜,两个人大约花了200多台币,合人民币50多元。
    吃完晚饭溜达着回酒店,走在林荫道上,忽然听见身后有轻轻的说话声,仔细听却是连声的“谢谢”、“谢谢”,回头看看是一个骑单车的人,在身后缓缓地骑行,其实我们身旁的空隙足够他穿越过去,但他没有按铃铛也没有穿过去,而是用“谢谢”来提醒我们让开一些。
    回到酒店想起这些不起眼的点点滴滴,颇有感受。
    这一天够累的了,洗了个热水澡,看完电视,关灯入睡。
(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5 08: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  星期四  10月13号  台北天气:阴转多云
    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台北著名的谈水小镇和渔人码头。
    先下楼去吃早餐,这回心想:不出示房卡看看让不让进餐厅,国内的大小饭店不出示房卡是吃不到这种住宿包早餐的,走到餐厅服务员旁边,顺口说了个房号,服务员很有礼貌地伸出手臂,请我们入座,呵呵,万一我要是个蹭饭的怎么办?!再联想到国内有的超市出门还要查验小票,奶奶的!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
    从酒店步行到西门捷运站,乘坐捷运板南线到台北车站,然后换乘谈水信义线,在地下步行两三分钟就到了换乘月台,太方便了,不似国内换乘距离那么远。
    上车后立刻就有两个小姑娘起身给我们让出了座位,地铁里让座可是比较少见,因为国内地铁路线比较长,上班族或者办事族很少会起身让座的。我们旁边的位子坐了个老太太,看着应该在70岁左右,老太太很健谈,主动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好我需要问问平民的生活状态,就与老太太拉上了话题,这一聊天话题源源不断,正交流到好处,不想老太太的老公走了过来,这个老先生一直在对面坐着,头发披肩貌似书画家或者音乐人(其实是个普通的退休人员),老先生说道:这车怎么又往回开了?老太太往外一看说:哎呀,我们光顾说话到了终点站“淡水”忘了下车啦,我也在纳闷:车开了这么久还没有到淡水?我们几个人慌慌张张地在下一个车站下了车,再翻过天桥去等对面的车,不一会就有车子开过来,又坐了四站才到达终点站:淡水车站,大家各自出站不表。
    出了站才意识到应该与老夫妇合影留念,但是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淡水属新北市,新北市是台北的后花园,就如北京的昌平、怀柔,或者西安的长安、户县。听来过的人说淡水河、渔人码头、淡水老街都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淡水老街位于新北市淡水镇中正路,邻近淡水捷运站,交通非常的方便,每到周末或者假日,这里便会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是台北市民、旅游者的休闲天堂,在车上遇到的那对老年夫妇说他们经常到这里来。老街上集美食、小吃、小店、海鲜市场、老旧建筑为一身,漫步在老街上犹如时光倒流,恍惚步入了百年前的街市一般。
    有一首由“叶俊麟”作词的:“淡水河边”老歌把淡水描述的细致入微,也许会对预备前来者有一番诱惑,或者对已经来过者有一番回味呢。
“黄昏的淡水河边  越头看过去,有一对好情侣 坐在河岸边,……开声叫着你的名字 到底去那里……”。
    你到底去那里?淡淡的回忆,难道还不能勾起无尽的惆怅?美轮美奂的场景、牵肠挂肚的忧情,人生难逢。(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6 08: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到淡水老街的时间较早,一半的店铺还没有开门,我们走在曲曲弯弯的老街上,忽然有过路的一对中年夫妇向我们问路,我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我们是从大陆来的游客,并不认得路”,原来这对夫妇把我们认定成“台北”人了,他们是从台南来的“乡务人”(上海话:乡下来的)。
    淡水老街与国内许多古镇的老街差不多,约莫十一点左右,店铺相继开门营业,这时来游玩的人开始多了起来,熙熙攘攘与新旧相间的建筑辉映,别有一番滋味。
    我们来到了一处菜市场,里面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走进去看了看摊位的蔬菜和海鲜,品种琳琅满目鲜活诱人,若是在此有口大锅,非得弄他几样海鲜煮煮吃不行!
    看看天色不早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赶紧买票去坐渡轮前往渔人码头,无巧不成书啊,在开往渔人码头的渡轮上,遇见了在捷运列车上聊天的老夫妇,这次见面非常亲切,一起在渔人码头合影留念,圆了我的遗憾和愿望。
    渔人码头位于新北市淡水镇,坐落在淡水河出海口的右岸,过去叫淡水第二渔港,渔人码头东连大屯山脉、西隔淡水河与观音山相歭,闻名遐迩的景观“淡江夕照”在此可以一览无余。
    我们先在跨海大桥上拍照留念,听说这个桥叫做“爱情桥”,白天看去好似一面白色的风帆,晚上在霓虹灯的绚丽中又好似一道彩虹,许多情侣就是在这里表白和求婚,有着罗曼蒂克般的情调。
    多年的工作习惯和生物钟,让我不能错时吃饭和睡觉,时过中午自然需要找个饭馆了,抬头望去不远处有个大大的标牌,上面写着海鲜宴会广场,呵呵,就是他啦!
    来到海鲜广场的二层,便是一处吃饭的地方,装潢的富丽华贵,但里面空无一人,按照国内著名景点吃饭的经验,这里的饭馆专门宰客的可能性大,心想:别是一家黑店,怎么中午了还没有人来吃饭?心存台湾饭馆不会宰人和没有地沟油的侥幸,大步走进了这个馆子。
    点了一个咸鱼烧豆腐锅和一盘青菜,两碗白饭,菜量很大,让人吃的饱饱的,随后又来了几对老年夫妇,都是点了不少的海鲜,看来应该不是黑店了,买单才几百台币(合人民币一百多元),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走出饭店,经过爱情桥畔的广场,看到有人在乐队伴奏下唱歌,走近看看却是一个盲人歌手,面前有块牌子,上面写着:热爱唱歌,坚持音乐之路,在黑漆漆的夜晚以歌声会友。颇为感动,拿了一张一百元的台币捐了过去,没有想到乐队的架子鼓手还挥手向我致意,真是不好意思啦。
    回程还是轮渡加捷运再步行回酒店,由于吃的太饱了,在回酒店的路上,买了两包方便面和卤蛋,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泡面吃饭,不知为什么还会感到泡面真香,可能是多日没有吃到适口的面条了吧,看来老陕的口味还是会先入为主的啦。
    这一天够累的了,洗了个热水澡,看完电视,关灯入睡。(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6 08: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0318_副本.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6 08: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台湾同袍合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7 07: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天  星期五  10月14号  台北天气:阵雨
    按照原计划今天要乘台铁,去平溪线上的猴硐,也就是世界四大猫村之一,一个国家的平民对待小动物的态度,是民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的窗口,来台湾之前做功课时,就确定要去看看这个流浪猫之家。
    可是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就哗哗的下着不小的雨,猴硐是个小山村,下雨时猫咪们都躲雨去了,看不见他们在村头街尾嬉戏玩耍的模样,哎,留待下回来时再去吧。
    临时调整了旅行路线,乘捷运板南线到台北车站然后换乘淡水信义线到士林站,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士林官邸都离的不远了。
先去参观故宫博物院,早就听说台北的故宫虽然比大陆的小很多,但珍藏的宝贝却不少,除了解放前从大陆运过去的文物外,这许多年来还以重金从国际市场购回了不少的珍藏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河北岸士林区的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建造的宫殿式建筑,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博物院共四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着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博物院收藏着二十四万余件文物。
    我们进入一层大厅,便有导游小姐上前来询问和指引,我对文物和考古是门外汉,来这里看看也是告诉自己我来过了,并未有深入参观的念头。于是没有请人讲解,而是自己租赁了电子导游器,自助解说吧。
    故宫博物院人不是很多,但好像有东南亚和欧美的旅游团,局部还是排满了人头,正好蹭听旅游团导游的解说,这个电子导游器实在是不好用,每一个文物都需要输入一次代码才能听见解说。
    匆匆地参观了博物院里的文物,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似的看了一遍,总算来到了台北故宫一次,说实话与北京故宫相比较,规模和气势差得远,至于文物宝藏哪个更珍贵就不得而知了。
    接下来去士林官邸参观,这个地方是老蒋与宋夫人居住的地方,进入官邸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辆卡迪拉克轿车,看看说明是宋美龄的专车,车子应该属加长型,其庄重威武并不比现在的卡迪拉克轿车逊色。
    士林官邸位于台北中山北路士林区福林路,早期属日据(日本占领期间)时代总督府的园艺所用地,光复后由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农业试验所接收,并成立士林园艺试验分所,,蒋介石迁移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政府主席陈诚甄选为总统官邸,官邸在民国三十八年动工修建(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1950年落成。蒋介石便从阳明山行馆迁居在此,直至1975年去世。官邸正馆为两层的水泥建筑,局部为瓦顶,外墙是深绿色,二楼卧室是蒋先生夫妇的卧室和起居室,楼下为大会客厅,建筑风格属于西式,但内部呈现的气氛却是传统的中国风格。
    官邸里不许拍照,只能跟随着人流逐个房间和楼层参观,走进正馆大门,迎面是一尊大型龙凤根雕玄关,墙上挂着四幅宋美龄的亲笔国画(仿制品),穿堂之后是小客厅,壁炉上方悬挂着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油画遗像,小客厅还兼做电影室,常常放映香港和欧美电影。
    在士林官邸的外花园,还能看到花草覆盖下的碉堡,由于台湾和世界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士林官邸已经由戒备森严的禁区,成为了游客休闲踏青与寻觅历史的场所。
    在二楼参观时遇到了一个穿橙色马甲的志工,听说我们是大陆来的,态度非常的热情,除了耐心讲解屋内的故事与物事外,还拉起了家常,我也仔细地询问了志工工作的情况和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7 07: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0395_副本.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8 0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先生信奉三民主义,也就是民族、民权、民生的民主精神,但同时也信奉基督教,我想可能在价值观上两者有相似之处吧,又联想到青年时读过的一本书,叫做郑三发子,是描述蒋介石的出身与生平的小说,参观完士林官邸后,却怎么也不能将蒋先生与郑三发子联系到一起,但是曾经笼罩在台湾人民头上的白色恐怖也不容释罪,虽然马英九当总统时曾经向台湾人民公开谢罪道歉,可是那段罪恶的阴影犹在,相信历史终有公道时。
    在官邸的小楼前拍照留念,一代枭雄灰飞烟灭,进步潮流不可阻挡,蒋家王朝曾几何时便被民主制度所替代,当然了,与经国先生的真正伟大是分不开的。
    又是时过中午了,其他都可耽误唯独吃饭不行,这也是我数十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科学的生物钟对于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从士林官邸出来不远处,有一个门楣上写着“吃茶趣”的店铺,走到窗前看到里面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茶叶,难道是个茶叶铺?透过玻璃门往里瞧,好像有人在疑似餐桌边坐着,难道是在品茶?管他呢进去看看,待进入房间内就看到不少的人在餐桌上吃饭呢,心中一阵窃喜。
    打开菜单才发现,许多菜品都与茶叶有关,我们点了荷叶排骨面套餐,端上桌来时清香可人,打开荷叶包只见排骨在米粉的裹持下呈金黄色,好似我们在家里做的粉蒸肉一般,面条是大骨汤拉面,还有青菜、鲜虾、卤蛋,先用筷子夹了一口排骨送进嘴中,嗯,不错,酥而不烂、香而不腻,尤其是米粉糯糯的特别好吃,我是个烹调高手,一般菜馆的厨师难以超过我的厨艺,若真能感觉好吃那就一定做得好!吃完套餐服务小姐给每人端上来一壶碧螺春茶,用绿色的玻璃茶壶和茶杯品茶,更增添了吃茶的趣味,怪不得这里起名叫做“吃茶趣”呢。
    这一餐花费700台币,约合人民币160元左右,按照环境、菜品、服务来说,还真的不算贵。
    去往捷运站的路上,向身旁一个妇女问了一下路,这个女士看样子是个家庭妇女,年龄约四十岁左右,背着一个学生用的书包,可能是去学校吧。女士停下脚步非常详细地给我们讲了去捷运站的路线,应该不远一会就能走到,我们道过谢后就慢慢地观着街景往前走,走了大约有十分钟,来到了一个红绿灯十字路口,忽然身旁有人打招呼说:你好,请往左转,吓了我一跳,看看却是刚才问路的那个女士,她来到路口已经有一会了,怕我们走错了道路,就在这里等我们,哎呀,真是有点感动了。回想起一个来过台湾的朋友说的事情:一次他去了台北的郊区玩耍,回程时向一个市民打听最近的公车站怎么走,由于天色已晚,我这个朋友看起来有点着急,这个市民说道:你等一会。不一会功夫从巷子里推出来一辆摩托车,载着我这个朋友到了公交车站。今天遇到了这名女士的等待指路,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在国内遇到问路的,能否做到与她(他)一样的对待问路人呢?心中的答案让我有些不安了。(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9 08: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老土 于 2016-11-29 08:06 编辑

    这几天在台北没有看到随地吐痰的人,没有看到随地扔垃圾的人,没有看到上下扶梯占左道的人,没有看到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没有看到大路口闯红灯的人(人行的小路上偶尔会有人闯红灯),更没有看到妨碍他人的人。
    把这些情况发到了微信朋友群里,有朋友就说:我们的道德也很高尚,生活的也很健康,不比台湾人差啊?!
    我想起来了一个小故事:在北京有一栋高大的写字楼,差不多都是外企入住,职员们对于公共卫生的要求很高,有一天领班检查卫生,发现卫生间打扫的不干净,就叫来了当值的卫生清洁员问话,这个清洁员是个朴实善良的大妈,她说:我已经打扫的比我们家干净得多了,您还不满意?显得有些委屈。可以理解的是大妈肯定不会是故意不打扫干净,而是在意识里这已经很干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够意识到差距才能进步,而不在于纯朴、善良、甚至高尚。
    这次来台湾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去参观风潮唱片公司,在百度地图上搜索,搜到了风潮唱片的“音乐聚落”旗舰店,从西门捷运站乘坐板南线直接可以到达。
    下午我们就直奔风潮唱片的“音乐聚落”而去,这个“音乐聚落”在台北华山1914科技创意园区内,台湾的创意园和国内的高新科技园、动漫基地有些相似。出了捷运站便用手机导航,走了大约二三百米,就看到了这个园区。
    园区不太大,看着大概占地有几十亩吧,都是低矮的建筑,最高的是二层楼房,有一颗枝叶茂盛的大树,居然直接从一处房顶冒了出来,可能是建房屋时不忍损坏树木,故意将其与建筑合为一体,却成就了一处街景。
    风潮唱片公司原为音乐中国出版社,由杨锦聪创立于1988年,凭着一股对音乐的热忱与执着,在台湾音乐界勇敢的坚持、奋斗,有人这样形容风潮:“以一当十闯天下”!我喜欢风潮音乐的民族音乐唱片,近年来已经收藏了不少的风潮音乐唱片,其中不乏是音乐中的绝版精品。
    风潮唱片的“音乐聚落”在一栋二层楼上,沿着黑灰色的木质楼梯来到二楼,向楼道里张望便能看到一个灯箱牌子,上面写着“文化部”,乖乖,这是政府的部门么?通过昏暗的走廊,斗胆向纵深走去,来到“文化部”门口眼前一亮,右手边就是风潮唱片的大门,里面精致典雅灯火辉煌,大屏幕投影在放映着风潮唱片的历史,有一群貌似新马泰人端坐在椅子上,听一名中年女老师在娓娓道来。
    我是个音乐迷,对于风潮音乐更是喜欢的紧,没有思索便与老伴坐在了空椅子上,听了几段演讲后,老伴说她出去转转商店,一会还在这里见面,就留下了我一个人参加“培训”,老师用教鞭指划着屏幕上的文字与图片,讲解着风潮音乐的特点与思想,听得渐入佳境,忽然走过来一名小姑娘对我说:今天是与新加坡的音乐人交流,参会人员都是有偿参加的,意思是我不能再听下去了。我立刻回答:请你去问问主管,我也交一份钱看看行不行?呵呵,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是具备的,虽然已经到了快痴呆的年龄。不一会小姑娘跑过来了,说是他们的主管考虑到我是从大陆来的客人,就同意了,但是得交200元台币的听课费,40多元人民币听一堂音乐课程还是值得的,交过费后,又用心地听老师讲解风潮的音乐故事。
    正式的内容讲解完后,老师询问谁还有问题可以提问,我看看四周无人举手,我就举起了手,问了老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风潮唱片有无向高品质CD唱片进军的计划和动作,老师回答:有,而且已经开始制作黑胶LP唱片了;第二个问题是:风潮音乐有没有数码(他们叫数位)音乐商店?老师回答:有,目前已经与虾米音乐合作,推出风潮数位音乐。
    听完讲课后大家慢慢地散去,风潮唱片的老师特意过来向我打招呼,表示欢迎来到风潮唱片。
    参观了唱片销售区,感慨很多,国内著名的唱片店我都去过,比如香港九龙的音像店,广州海印市场的CD店,王府井外文书店的音像部,西安钟楼书店的音像部,其他的民间小店见得更是很多,但全都是货架式店,海印的稍微好一些,有高端音响器材供现场试听,风潮的这个唱片商店让人感到进入了装饰高雅的星巴克,进入了书卷浓浓的读书屋,进入了时尚浪漫的艺术厅,更是进入了童趣的魔法世界,给人留下无尽的音乐遐想。
    我在现场购买了“枫桥夜泊”的CD碟,由于不想在台湾买太多的东西背回去,就买一张唱片留作纪念吧。(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29 08: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0435_副本.jpg DSC00457_副本.jpg DSC00444_副本.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30 07: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酒店的路上天已经黑了,与老伴商量还是买点零食当晚餐,怕再吃正式晚餐消化不了,于是在家乐福买了面包、卤蛋和肉松,回来边看电视边用面包夹上肉松,一手肉夹包、一手卤鸡蛋,泡上一杯从家里带来的张一元茉莉花茶,呵呵,也是很香呀。
    这一天够累的了,洗了个热水澡,看完电视,关灯入睡。

    第五天  星期六  10月15号  台北天气:阵雨
    早晨起来照例是去吃早餐,免费的早餐不能不吃(其实已经含在房价里了)。
    我们八点钟出门步行去总统府,按照手机导航的指示,应该只有十几分钟的脚程,来台湾前已经做好功课,今天是总统府的大开放日,大开放日每个月只有一天,正好落在了我们的旅程之中。
    总统府位于台北市的博爱特区,前身是日本统治时期(简称日据时期)的台湾总督府,1945年二战末期台北大空袭时被美军将部分建筑物炸毁。战后“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将其命名为“介寿馆”,并着手重建,1948年修缮完成恢复旧观。虽然是整修后的建筑,但仍然保持着文艺复兴巴洛克式的庄严与简洁。
    我们路过总统府正门前的广场时,感觉非常奇怪,紧邻总统府的正门前搭起了几米高的台子,台下是一排排的座椅,布满了总统府门前的广场,心想:难道今天有什么大的事件或者节日庆祝?经询问总统府门前的保卫人员,才知道今天是开展爱老敬老的日子,台北的大学生们,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给老人洗脚的活动,并非政府举办的国事。
    由于我们来的时间较早,排队的人不是很多,几分钟时间便进入了院内,进入时需要经过安全门的安全检查,但没有戒备森严的气氛,总统府的安保人员都是和颜悦色、彬彬有礼,站在不远处的士兵则是一脸的严肃,纹风不动的姿势很像雕塑。
    大家排队进入总统府大楼,可参观的房间很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演出厅,进去看了看已经有不少的观众,舞台中央有十几位妙龄少女在跳舞,问身旁的工作人员情况,工作人员回答: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这里都会有不同的学校或者团体来表演,是民间的娱乐节目,与总统府无关,这里只是提供了场地而已。
    接下来参观了一些办公室和小会议室,都有详细的解说词在旁边,最为醒目的则是通过一处走廊时,看到了中华民国的几位总统画像,从蒋介石到蔡英文都在其中,墙上还写有:人民做主、争取100%自由;人民是总统的头家;这两幅浮雕字画份量很重,能够出现在这里,在威权制年代是不可思议的。
    我站在这七位总统画像前拍照留念,其实心中最为敬重的是经国先生,是他让台湾从贫穷中奋发成为了亚洲四小龙,是他让台湾人七十年代便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是他以无以伦比的魄力和勇气让台湾走上了民主的进程,还是他创造了二十世纪时代民主转型不影响民生的先例,经国先生为华人也可以走上民主制度开创了新纪元!历史和中华民族会牢牢地记住你的!(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1-30 08: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0527_副本.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2-1 08: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统府中还有两个小花园,称为北庭苑和南庭苑,北苑以台湾花梅花的五花瓣为造型,中庭广场用花岗石板做成渐层同心圆,凸显万民同心的意念;南苑以民国国徽的十二道光芒为图案,象征着台湾欣欣向荣;两个庭院面积相同,庭院中心都有一颗台湾油杉树,寓意松柏长青的精神。
    庭院中央还有遮阳伞和藤条桌椅,供参观者歇息之用,我和老伴走得有点累了,便坐在这里歇歇脚,天空还是降着阵雨,幸好有遮阳伞护顶。抬头看看周围的建筑,除了总统府大楼的塔尖有几十米高外,都是四层的楼房,在国内进过不少的衙门,见过不少的政府大楼和院落,我对老伴开玩笑地说:这个台湾也忒穷了,堂堂一介中华民国总统就在这么一个小楼办公?还号称什么总统府?去我们那里看看还不如一个地级市的办公楼群大呢,呵呵,当年老蒋逃跑过来时没有钱,难道成为亚洲四小龙的时候还没有钱吗?只能严重鄙视民国总统们的小小总统府,呵呵。
    从总统府出来,询问了门口站岗的安保人员去自由广场(中正纪念堂)的路线,说也在脚程之内,便步行前往。
    中正纪念堂就是蒋介石的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占地15600平方米,以中国庭院造型为主,整体为蓝白两色搭配,有着自由平等的寓意,可是老蒋去世的时候台湾何来平等自由?也算是个历史的预言吧。
    中正纪念堂外原有“大中至正”四字牌楼,巍峨雄伟,现在已被“自由广场”四字所替代,揭示着台湾社会的变革,纪念堂的建筑主体采天坛之顶、金字塔之体非常的壮观,我自己认为比台北故宫还要大气磅礴。
    广场前侧建有国家大剧院和音乐厅,走近时看到不少的年轻人在彩排舞蹈,纪念堂主体馆前的广场上却是一个什么保险公司在做现场宣传,活动规模很大几乎占满了整个广场,这在威权时代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纪念堂进门的正中央是蒋介石的坐姿铜像,两旁有卫兵值守,陈列室记载着他一生的丰功伟绩,是否丰功伟绩,历史自有评说和公道,自由广场的命名便是最好的诠释。
    无巧不成书,走进纪念堂里的一个展厅时,看到服务的志工有些面熟,上前去一问果然是昨天在士林官邸遇见的那个人,他是每周做三天志工,轮流在不同的地方值班,巧遇就是有缘便立刻拍照留念。(待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2-1 08: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0545_副本.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2-2 08: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要去宝鸡小屋闭门写作些天,只能一次发完啦,谢谢文友的鼓励与阅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部老土 | 2016-12-2 0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部老土 于 2016-12-2 08:53 编辑

    参观完中正纪念堂,总是觉得似曾相识,猛然想起来那一年去北朝鲜时,参观XXX宫的情景,XXX宫里金碧辉煌,都是各国首脑送给X主席的珍贵礼品,参观过程庄严肃穆不得带半点笑容,衣着不整者严禁入内,不得拍照、不得喧哗、不得讲对领袖不敬的话、不得……,呵呵,今日中正纪念堂已经是台北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了,也算是老蒋走了为市民做的一件好事吧。
    回到酒店已是下午时分,略事休息后便步行去附近的龙山寺看看,龙山寺周边有著名的华西街夜市,正好一起纳入眼底。龙山寺真的名不虚传,可能是周末的原因吧,人太多了,进龙山寺的大门都困难,只能站在寺庙外面观望。
    龙山寺建于清乾隆初年,坐北朝南分前后殿,均有龙柱围绕,从外观上看的确有大殿之风,香火极其旺盛。
    寺庙对面是龙山寺捷运站和一条小河,可以看到非常多的老人在这里散步,中央小广场上还有一处喷泉,我们去时正好赶上喷水,围观者不少。
    看看已经夕阳西下,便去不远处的华西街夜市瞧瞧,店铺不少,游客还不多,可能是还没有到吃晚饭的时候吧,老伴不愿意吃夜市里的东西,不是怕不卫生而是口味不合,想了想还是去家乐福买杯面作为晚餐吧。
    回去路过一条小巷子时,发现巷子里面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在拉客,看来那里都有红灯区存在,但眼前的规模实在是有点小气了,回想起多年前在深圳南海大酒店前的一幕,至今还心有余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晚上,我独自一人从酒店出去散步,没有想到酒店前的一条街热闹非凡,昏暗的灯光下,浓妆艳抹的妹子们排成了队伍,我还以为是有什么民俗活动呢,只管往前走去,呵呵,只见两旁出来两个小姐就要架住我的胳膊,乖乖!吓得我出了一身的冷汗,幸好那时身子骨还利落,甩开膀子一溜烟似得逃回酒店了。
    边往回走边思考了一些问题:文明社会应该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教养与素质,不好的东西仅仅是塔尖的那一小部分,落后的社会则是正金字塔结构的教养与素质,不好的东西有塔底那么巨大。对于台湾社会的评价不是我等小民可以去做的,而是来者自有公论。
    在家乐福买了杯面和卤蛋,回到酒店吃着泡面,看着电视,到也是一种乐趣。
    电视里这几天挺热闹,一则是有个叫澎湖县的地方闹公投,不知是不是那个外婆的澎湖湾?乡土乡情乡味乡恋乡愁到极致的好地方,忽然冒出了个公投要不要建立博彩业的事情,博彩业就是澳门、拉斯维加斯那种赌博业,我看着电视心中都有点莫名的失落感,今天是公投日,将决定外婆的澎湖湾的命运,许多澎湖人从世界各地赶往家乡投票,结果以绝对多数否决了县政府提出的建设计划,总统府和行政院同时发声赞成公投,并称是台湾民主的胜利。我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怎么也不能将我心中那个澎湖湾变成了赌城啊。
    其实台湾的民主走过了数十年的道路,民主政治日趋成熟,执政党、总统、阁员在台上,后面有议会议员的眼睛盯着,下面有反对党的眼睛盯着,四面有司法和主流媒体的眼睛盯着,八方有无数个选民的眼睛盯着,谁敢违背民意和腐败渎职,呵呵,插翅难逃!
    又看到一则事件:现任行政院长林全拒绝台独大佬吴XX推荐的人入阁,得罪了台独势力备受攻击,我就纳闷了到底民进党是否台独呢?从陈水扁到蔡英文到底是什么人呢?
    电视上又开始对陈水扁做一番评议了,一提阿扁我就认为是个痞子政客,弄得台湾乌烟瘴气还妄想台独,对马英九自然是好评如潮,又英俊又潇洒还公正。电视上说阿扁了,那个嘉宾说阿扁最大的功劳是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文化,他担任台北市长时,从民政局开始做起,要求来电话三声内必须接听,并要求用标准国语说:“你好,这是XX所,我是XXX,很高兴为您服务”,还要及时处理问题,当任的民政局长每天都要打电话查岗,如有不遵守者便给予处分,因为民政接听的大都是市民的诉求,后来市政府所有的部门都从高深的衙门成为了便民机构,每逢节假日阿扁还会着便装参加市民的娱乐活动,这种政治文化又被全台湾的政府部门效仿,由此阿扁获得了选民们的认可,才有了日后当选总统的机会。至于当选总统后给我的印象就是前面说的那些了,孰是孰非自有台湾选民知道,我只是先入为主罢了,哎,前面都说过了不先入为主,看来本性难移啊。
    这一天够累的了,洗了个热水澡,看完电视,关灯入睡。

    第六天  星期日  10月16号  台北天气:晴
    起了个大早,吃完了早饭便下楼退房,原以为退房需要些时间,没有想到立刻办妥了手续,并未要求楼层服务员去查房,可见社会诚信度的一斑。
    我和老伴拉着行李箱步行去西门捷运站,搭乘地铁去台北火车站。原本可以叫辆计程车,可是为了体验一下普通的市民生活,就选择了搭乘地铁。
    按照计划今天搭乘高铁去高雄,高铁票是提前买好的,若是台湾人只需注册(实名)悠游卡,就可直接刷卡进站,每列火车都有几节自由座车厢,不会没有位子坐,人性化的服务真的是很方便。
    又是按照国内的习惯提前来到了火车站,问了下铁路值班人员,人家说:你们来的太早了,只要提前十五分钟到便可,只好坐在长排椅子上等待,听着广播列车进站和出站,没有想到高铁的车次如此的密集,十分钟便有一趟开往台湾南部的高速列车,从候车的地方进站走到月台只需要两三分钟,看来我们又一次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高铁车厢与我们的差不多,只是座椅都是航空椅,品质介于我们的一、二等座之间。车厢里人不多,还有空着的座位,拉上窗帘,戴上舒尔耳塞机,打开AK240音乐播放器,听上一曲优美的乐曲,闭上眼睛感受列车高速的驰骋。
    大约一个半小时列车就到达了高雄的左营车站,高雄市是台湾第二大城市,是台湾人口密度最高与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台湾最大的国际港-高雄港和第二大机场都在高雄市境内,也是台湾南部和东南亚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高雄自19世纪末开港,日据时代发展为港口城市与军事要地,在20世纪中叶成为台湾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由于对女儿订的酒店位置不清楚,还是要了计程车前往,后来才知道若乘坐捷运,出站步行五分钟就到酒店了。
    计程车司机很健谈,听说我们是大陆来的,越发的热情高涨,也是天南地北、政治经济、市民生活无所不言,恰好与我需要了解的相吻合,便与司机交流起来。
    车子路过一处低矮破旧的民房,有点像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二层住宅,但是醒目的挂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市党部”,想来应该与我们的市委同级别吧。问司机:这是那个党的市党部?答:你看看牌子的颜色便知道了,绿色的是民进党,蓝色的是国民党,这块牌子是绿色的,应该是现在的执政党-民进党了。
    一个执政党的市党部居然在民居里办公,太有点开玩笑了吧?况且台南地区正是民进党的老巢。
    我又问:你觉得台湾那个党好?司机答:谁让我们生活的好,谁就好!谁让我们生活的不好,就不投他的票!一介草民有此见识,真想伸出大拇指给他额头上来个“赞”!
    在国内做功课时就知道了高雄有个美丽岛,美丽岛附近有个六合夜市,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美丽岛附近,距离美丽岛捷运站五分钟脚程。
     到达酒店时二楼的餐厅客满,只能去周边找找饭馆,走出去不远便看到了一个上海菜馆,进去一问只有套餐卖,就点了两份套餐,我要的是红烧肉套餐,老伴要了熏鱼套餐,一般的套餐除了主菜和白饭外,顶多再有一小碗汤,没有想到这里的套餐上来,除了主菜、白饭和汤外,还有三个小菜和一个甜点,尝了尝是道地的上海里弄菜味道,美味可口、菜香宜人,看了看价格一共是510台币,合人民币一百二十元左右,好吃不贵。
    就餐中间老板娘从外面回来了,主动走过来与我们搭讪,听说我们来自大陆,立刻介绍起她祖籍是上海人,每年都要去上海省亲,我夸奖她的上海菜做得好而且价格公道,她说去上海最大的感受就是物价太高,若是她们去上海生活就难以生存了。
    在这里与店老板聊天时还知道了台湾担仔面的知名店铺“度小月”的来历,原来“度小月”并不是什么人名或地名,而是在台湾人生活拮据的时代,有点钱时这个月日子好过一些,叫做“度大月”,钱不够花时就勒紧裤带度日,这个月叫做“度小月”,担仔面便宜还能填饱肚子,最适合“小月”时度日,所以就有了“度小月”的担仔面铺。
    又问了她菜馆经营的状况,她说:过去大陆旅游团来的很多,生意曾经很火爆,现在大陆的旅游团不来了,生意仅仅能维持不亏本,那些专门做大陆游客生意的旅行社和酒店就惨了,有一个旅行社是专门接大陆游客团的,前两年大轿子车不够用了,就贷款买进来几十辆崭新的大轿子车,没有想到刚刚买回来不久,大陆旅游团就不来了,老板急的要跳楼,因为生意不好就还不起贷款。但是做其他路线旅游生意的旅行社现在生意反而比以前好了,我想应该是当地政府采取了灵活的措施,用欧美和东南亚的客源来补充吧,但是这些客人来台湾一般只是游玩城市,很少去什么阿里山或者垦丁农场玩的,大陆旅游团大幅度的减少,对于平民商贩和旅游景点的收入影响颇大。
    入住的旅店叫做捷丝旅连锁店,是台湾一个快捷商务酒店,类似于我们的汉庭连锁酒店。酒店没有宽阔的大堂,也没有相应的健身设施,但是与星级酒店同样的干净卫生,房间甚至比台北的花园酒店还要大些,服务也同样的好,只是价钱比星级酒店便宜。
    晚上去附近的六合夜市逛逛,也是规模宏大美食多多,可能是台湾人都不在家做饭?夜市才能这么的火吧。我们这个年纪已经不想吃夜市里的东西,只是饱饱眼福罢了。
    逛完了夜市,顺着大街一直走到了高雄台铁火车站,也就是普通列车的车站,在售票大厅里询问了明天去台南市的列车车次,果然可以直接刷悠游卡进站,不是节假日和周末的话,进站上车都能坐上座位。在高雄火车站的旁边有一栋矮小的建筑,上面也写着“高雄车站”,好奇就走进去看看,却是一处火车站的博物馆,这所建筑是1940年代的老火车站候车楼,记载着高雄火车站的变迁和历史,讲解员说现在一个与台北车站一样的火车站入地工程正在进行中,不久会有一所完全地下的新火车站投入使用。
    回酒店的路上发现了一处豆浆店,我们要了豆浆、油条、菜合、鸡蛋饼,共花了95台币,合人民币20元左右,是不是有点忒便宜了?!
    第一天来到高雄市,整体感觉不如台北市那么可人,城市里高楼大厦与低矮老旧的建筑相依相伴,有一点像九十年代的广州,与我们现在的一线城市建设比较颇有差距,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地面上的硬件建设完全超越了台湾甚至是美国的大城市(但是地下管网还差距颇大)。
    这一天够累的了,洗了个热水澡,看完电视,关灯入睡。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