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待续)

[复制链接]
榆林人 | 2015-8-20 14: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5-8-20 10:25
没错,认同你的观点,可以达成共识!

那就好,以后多联系,期待您的大作问世!
七夕快乐!

补充内容 (2015-8-24 20:23):
你是一匹黑马
注定与众不同
你甩一甩尾巴
就是诗意的表达

黑色是你笔尖流淌的墨
也是你用心描绘的画

一滴墨落入我心
荡起层层涟漪
激活前世今生梦
于是我痴痴地
痴痴地等你,等在山重水复里
(文友即兴而作)...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53. 不辱使命
    新课程组织与推进是贯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和改革的成败。随着实验工作推进,各实验区不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培训,特别注意培训的不同层次。除教育部组织国家级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外,各省、市、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纷纷组织以点儿带面的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及对培训者的培训。
    不说金明在全国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结业后,因为归心似箭,第二天就像箭一样射回他梦牵魂绕的南山;不说金明自从北京回来后,身价倍增,被许多人刮目相看。只说他转眼功夫,自己也没想到,一跃成为了灸手可热的顶尖红人。他到达南山当天下午,市教科所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通知他到市上负责全市十个县(区)培训者培训。他对自己即将面临的使命,精神上没有任何准备。他虽然对新课改方案等烂熟在心,但仍然感到紧张,甚至有点恐惧。他心中闪过了一些老师可能发出的疑问,于是在培训班开课的当天晚上,他来到教育招待所。这里住着许多从各县来参加培训的老师。今天晚上培训班没安排什么活动,他们就凑在一起,七七八八地说一些各自县里七七八八的怪事,大伙都乐得捧腹笑个不停。金明到来时,老师们便纷纷站起来,迎接这个他们的老师。他们立刻不再说闲话了。
    金明坐下后,便和老师们聊了起来。他和这个点头致意,和那个交谈几句,显得很有风度。手里还拿个笔记本,听着,记着。有时问一句,但不敢深问,这么多人,一些深一点的问题也谈不出来。所以他就多听少问,对一些问题他也不表态。人们的知情欲望亦强烈,把金明簇拥在中间,有的用手托腮、睁大双眼出神地望着金明,有的双臂折放在椅背把头枕上去,有的底首搓弄着两手。他们有期待,有盼望,更有信任,各种各样的问题争先恐后地提了出来。
    教师甲:“新教材的概念、公式、法则、定律有许多变成隐形的,让基础差的同学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犯了难。我认为课程改革是个循序渐进过程。”
    教师乙:“新教材淡化几何公理化体系,我想这并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系统知识呀,遇到综合性几何题会束手无策的。”
    教师丙喜形于色,说:“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以前内容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不少,现在有价值的、有用的内容多了起来,并且在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
    “我看过几年前您发表的关于研究性学习论文,”教师丁望着金明,说,“觉得文中观点很现实呀!”
    “是的。”金明没有说他那时候的设想,现在正被许多学校和教师实施着,而是说,“那时候,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已拉开序幕了。”
    一位刚刚开始实验教学的老师说:“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使得课堂氛围有翻天覆地变化,在课堂教学组织形成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学习内容也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停片刻又说,“金老师,您讲到课程改革是长期的,还要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但在实践中,这点显然是没做到的。”
    这是个难题,所有的人都表情复杂地望着金明,专注地等待着他做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这次课程改革不能只说是个教育方面的问题,那分明就是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全面地向前推进。有些人就是犯了估计上的错误,以为天马行空,可以独往独来。这次课改还有段很长的路要走。经济可以在短期内创造奇迹,而教育发展必须是个长期的历史积累的结果。课改远远不止是办些骨干教师班,还要把教师日常教学中一个个不起眼的过程积累起来,才能构建课改的成功!我们还有个设想,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在报纸、电视上开辟专栏,争取得到更多民间关注和期待,给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表意见机会,形成一种参与、支持新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
    金明的话锵锵有声,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他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他看着这几双闪闪发亮的眼睛,感到心花怒放,多么高的热情啊,心说这不正是课改的希望之所在!他嘴说:“这次的学习,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在课改的实践中有个好的开头,接下来就得自己努力下去。要不然,这次声势浩大,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就付诸东流了。”
    在坐的老师都笑了,有人自言自语:“也许像以往的教改一样,上面声势浩大,下面动静不大;只见打雷,不见下雨。但我们是要努力的。”
    金明好像是对自己说的:“过去见天讲教育要改革,现在到了变成行动的时候了。只要教师努力,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就绝不会付诸东流,让我们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吧!”
    接下来金明和老师们兴致勃勃地座谈基础教育改革的话题不说,我们又回来说说金明和来自本市黄山县培训教师——他老同学任刚。
    任刚和金明似乎有着相同命运。
    吃午饭时,两个老同学在一起谈了很长时间。
    任刚对金明说:“我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县招生办,工作算顺利。第二年夏天,黄主任突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很神秘地对我说,晚上九点到单位来找他。我感到纳闷。有什么事呢?当我按时到单位见黄主任后,他拿出叠表册,又指指手里拿着的名单,让我把表册抄一遍。表册上有人只写名字,不写成绩。我一瞧那是高中招生考试成绩,再瞧那名单,每个名字后面括号都写着“背景”。后来,我完全知道事情真相,良心上谴责让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整天不得安宁,不愿意同流合污。可我没有你那亮剑精神。虽然我知道为领导干件坏事,会有十件好事等着,但我一想到那些老百姓的子弟……我要做个有骨气人。于是就要求调学校当了教师……”说完,他又是一句,“黄主任下场也不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明想听,眼巴巴地等着任刚讲黄主任后来的传奇故事。
    就在任刚调离的第二年,黄山县招生办仅二十多人的单位却大兴土木,修建办公大楼。修建中,黄主任有许多摆不在桌面上的事,外界传说从中捞了不少,却没一个人有依据。可是,众人口里有毒啊!有一天,黄主任突然被两个西装革履的男子带走了,自称他们是市检察院的。招生办里有一个人目堵了黄主任被带走的全部过程。这个人是黄主任的提拔对象,如果黄主任这杆大旗倒了,他所有的投入将会付诸东流。他着急,他想法子。他突然感到蹊跷,这两人不像是检察院的,身上带一股说不清的匪气,有一个好像在哪里见过……
    黄主任被带到邻近县的一个大酒店后,没坐老虎凳,没灌辣子水,不到一个小时就招供了他在修建办公大楼时收受建筑公司老板10万元的犯罪事实。不知怎么,还不住口地想说平时捞的那些三两千元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人家让他打住,先把这10万赃歀退到检察院反贪专用账户上。
    就在他们从银行自动门出来的时候,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
    夜很深了,金明离开招待所,这时,他肚子咕噜咕噜叫起来,这才想起没吃晚饭。他只身孤影地在大街上走着、瞧着,店铺关门,行人稀少,半天没找到个吃饭的地方。他突然想到往汽车站走,知道那里饭馆门一定开着。
    这一去就有了麻烦。他的这个麻烦,是女人,是个风骚女郎。
    他来到一个灯火昏暗的饭馆,在门前驻了足。饭馆门开了,里边闪出个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女朗,骚首弄姿、扭来扭去地招呼他:“先生,里边请,里边坐。”说着,便拥上来拽他胳膊。
    他知道这是那种“三陪”,后悔自己不该来这地方。他赶紧挣脱,扭头朝原路返回。那女人在后面大声呼叫:“先生,别走啊,价钱不高,只要你一百。”他没有搭理,加快了脚步。那女人觉着无戏了,没有追撵。她们也有道,也有游戏规则的。后来他和别人说起这“艳遇”,人家说,既然你那么晚去那地儿,就怨不得“三陪”把你视为同类。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就那个晚上,又一件麻烦事磁上了他。这是一个对谁都难以启齿的麻烦,想说也说不清,怪就怪他自己。
    当他躲开三陪女郎的纠缠后,却觉着身体有点憋,想小解了。走了好半天,没见着个公厕。怎么办?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唉,只能走着瞧吧!他踌躇着,迈着蹒跚的步子在大街上前行。突然眼前一亮,瞧见远处一建筑工地围墙根有人小解,犹豫了一会儿,就顾不得丢份儿,快步走了过去。当他小解完提了裤子,转身欲离开时,被几个喝的醉汹汹的壮汉挡住了去路。这几个壮汉是和工地上守夜人一起喝酒的,他们正为下次喝酒谁做东拿钱犯愁,当他们听出去小解的那人回来说有人在墙根撒尿,一下子就来了劲。有人兴高采烈地说,今天又来个请咱们喝酒的人。
    他们七嘴八舌地嚷个不停。有说“谁叫你随地大小便?”有说“少废话,交一百元罚款。”“快拿钱来……”
    有一个恶语相加:“你他妈快拿钱来,想挨揍吗?”
    金明僵了僵,但很快回过了神,后悔自己一时大意,闯了祸。以前也听过这样的事,“罚”伍元钱就了事,谁也不去想这钱出的冤不冤。今天这伙人狮子大张口,开口就一百元,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碰上流氓了。流氓是不讲道理的,就是说和这伙流氓讲道理像春风拂过驴耳。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危险,迫在眉睫。但他没什么恐慌,一言不发。事情既然发生,自己着急上火也没有用。他眼睛灵活地转动着,在想法子,是能拿捏得住这伙流氓的法子。他很清楚,对付这伙流氓绝对不能来硬的。你一来硬的,他们就来横的,闹不好一起围上来拳打你、脚踢你,不过瘾时,往你身上捅刀子。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还少吗?
    等那伙人歇了嘴,金明定睛瞧了瞧,那伙人都横眉竖眼地盯着他。他头一昂,不慌不忙地说:“你们谁是管事的?我只和一个说。”
    有个稍稍有点儿清醒的壮汉说:“你还怪有意思。”指指自己的鼻子,说,“就我,和我说。”
    金明说:“你们罚多少也可以,得给我开票。”
    “开票,随地大小便还要开票,真新鲜。”又接一句,“你要开票就罚你,罚你二百元。”
    金明说:“行。”
    金明和那几个流氓来到了守夜人居住的简易房内。房内乱七八糟,酒气熏天。当金明看了写好的收据,又提出在收据的左上角写单位名称。在场有人不客气的说他多事,是想挨揍了。那个执笔人翻了翻眼皮,不耐烦地说,快点,少啰嗦,写什么?
    接下来,那伙人就知道了,他们折腾了半天也是白搭。因为金明的法子想到了,是自己救自己最有效的法子,这个法子很灵光的!
    只见他走近那个执笔人耳语了几句。
    执笔人听得认真,却一个字也没写,他心头一震,猛然像屁股被火烧了一样蹦了起来,赶紧站起来对金明说:“是我们有眼无珠,”说着又端起酒杯,嘴里一个劲儿地嘟囔着,“大人不计小人过,大人不计小人过……”
    在场的那些流氓混混,都面面相觑,张口结舌,一个个犹如洋鬼子看戏,傻了眼;厨子拍屁股,坏菜了。
    金明峰回路转!
    这时候他特别高兴,就像“人类一思索……”那样,他看到那伙流氓为了弄几个酒钱,今天遇上了他而徒劳无益,他就像上帝那样在心底里暗自发笑。
    往市教科所走的路上,他还想着这件事。突然心里一动,那是尘封已久的回忆,虽然岁月流逝,当年在上坪则中学时遇到的那位老乡讲的上厕所收费的事,又在他脑海里浮现。今天他凭着机敏躲过了流氓们的纠缠敲诈,如果一个农民工磁上这事,那伙流氓的酒钱就你的尿钱,你还不能有脾气。如果你拿不出一百元,挨揍挨骂也得掏伍拾元,不然的话岂能一走了之?他突然同情起进城的农民工来,觉得那位老乡的话是事实也是道理。许多农民工进城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自己仅仅得到了能养家糊口的工资,还得承受来自许多方面的欺辱,那么他们进城到底是为了啥?恐怕除了满足那点儿可怜的虚荣心,还能有什么。
    他径直回到了市教科所给他临时安排的宿舍,他才感觉累了,很累。也许是头一次遇上那两样麻烦事,心情多少有点儿紧张。心情紧张就容易疲劳,已被人们说成是生理上的常规。
    他打开暖水瓶,一看水很烫,就泡了两袋方便面。吃完,觉得有精神了,又开始了他读书、研究和写作。他精神永远处于最活跃、最有生气状态,心里高兴,感到充实,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他已经把个人音符融入时代旋律,获得时代所赋予的源源不竭灵感。
    明天,培训就结束了。今天,在教育招待所小餐厅里,金明和几个教师边吃饭,边畅谈着。就这样,他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问题中思想火花,在课堂上,在走访中,在不经意中,一路迸发……放飞他心中希望的歌。为这一切,他历尽千辛万苦,讲起来有千言万语。
    手机响了,杨谷一老师打来的。
    “喂,杨老师好!”
    “金明,听说你刚从北京回来,最近忙不忙?”
    “市教科所安排我对全市骨干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
    “什么时候结束啦?”
    “明天。”
    “你后天能不能抽空上师专给数学系毕业班学生搞一次新课标专题讲座?”
    “没问题。”
    “好,见面再说。”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师专多功能厅里,金碧辉煌,主席台上坐着的金明在北京接受了国家级的培训,不仅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怀有许多见解,还有许多感慨。他声情并茂地演讲:“……同学们,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反映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他演讲挥洒自如,赏心悦耳,有股催人奋进激昂,拨动着每位学子心弦。他讲得太好了,前排坐的教师和后面把他视为偶像的的学弟学妹们,仍期待他宏论、高见,都不由得竖起耳朵显得十分用心,又使劲地倾听着。
    “同学们!不久我们就要走向工作岗位,我郑重地告诉你们,这个三尺讲台不那么好上,在走上这个三尺讲台之前,你们可要想好,一旦站三尺讲台,你们对国家和民族就有了一种责任——人民教师的责任。一个人民教师,就永远不能动摇对教育的信念,即使教育有违背规律的地方。因为如果你信念动摇了,你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要知道,你们所培养的不要说只是一些学生,一些花朵,那分明就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得以强胜的延续、发展,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未来!应当感到,现在比任何时候更要珍惜在校时期每寸光阴,学好功课,打好基础、强化素质,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自身修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金明不知不觉中讲两个多小时,吃饭时间到了,大家还听得津津有味,觉得给他们上了堂震撼教育课。让金明也切实感受到了这次基础教育改革的魅力,感受到了作为基础教育改革骨干的价值和幸福。
    演讲结束了。
    想不到,这时坐前排的一个学生传上来的一个小纸条,写着:“未来的路怎么走。”
    他信口开河:“未来的路很宽泛,很光明。如果你渴望成为一名人民的教育家,路子在哪里呢?就在你的观念里,在你的知识储备里,当然也在你的人生机遇里。有一个脍灸人口的广告词是这样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是说,首先你要知道,无论将来走到哪里,永远都不要放弃学习,永远都不要放弃追求,要清除太多的世俗垃圾、精神垃圾,朝着一个目标前行;二要提醒大家的是,你这一生要注意,一定要多与卓越的人接触,让卓越引领自己;三是要把自己的爱好特长锤炼到极致,学会打深井,挖金子,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人家不行而你行,人家行而你更行!这样你就有了伟人一样的情怀,你就会脱颖而出了!”
    全场掌声如潮,经久不息。同学们被自己学长精彩演讲感动了,觉得他是真格儿的。金明面对如此激动人心场面,就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也深深地感动了。
    一条宽直干净林阴道上,金明和杨谷一教授边走边畅谈着。
    “杨老师!真是谢谢你多年来对我支持和鼓励呀!”
    “我是你老师,应该的。我经常思考着你成长历程,成长总会伴随着痛苦的,要负出代价的。一个人倘若想不被前进车轮所抛弃,不被路途上‘泥石流’所吞没,除了具有历久不衰、始终不懈的韧性,还必须有个正确有力的支柱——人生的支柱,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就是你人生支柱,也是你永远怀抱着的希望和成功坐标。”
    说着,他们来到了学校的餐厅,在一个小雅间坐下来。金明叫来服务员要了几个菜,又问杨老师喝什么酒。杨老师平时几乎是滴酒不沾,偶尔遇个酒场合,都控制着自己,嘴唇在杯子上轻轻抿一下就应付过去了。今天不知怎么了,竟然对金明说随便什么都行。于是金明要了一瓶白酒。酒和菜都上来了,金明就要往杨老师面前的酒杯里斟酒,一边倒斟酒一边说喝酒是不好,但少喝点对身体有好处。
    说完酒也斟满了,他就站起身子给扬老师敬酒:“杨老师,再次谢谢你对我的鼓励和支持。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杨老师听着学生的祝福,心里的愉悦就盈得满满了,也端起酒杯站起身子说:“谢谢你的祝福,我也祝你再创佳绩,更上一层楼。”
    杨老师今天控制不住自己,想多喝几杯。金明虽然想劝一下,但觉得劝话说不出口。杨老师的酒喝得越来越高了,精神也越来越兴奋了,他禁不住想起前几天在大市场买鱼时受到的羞辱,不由得给金明讲了全部经过。
    那天早上,杨老师上完课,便急匆匆赶往大市场。他来到一个卖鱼摊子跟前,要了三条大鱼,一称是十一斤。摊住对他说,给别人是一斤九元,给他算八元,共计八十八元。他付了钱,提着鱼就走。心里想,价钱无所谓,可只觉得分量不够,哪里有十一斤。这么想着,就看到市场工商所门前的一个复称台。他紧走几步,到跟前把鱼往称上一放,八斤半,缺少二斤半。他连忙赶回去找到卖鱼的老板说,少了二斤半。卖鱼的老板翻眼不认账,还说杨老师是没钱花了,想找他讹点钱花。杨老师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侯来了一个戴大壳帽的工商人员,问是怎么回事。杨老师像见到救星一样转身对工商人员说了事情经过。工商人员听他说完又走到那卖鱼的老板跟前问,人家说的是不是事实,卖鱼的老板一口否定,口口声声说是卖给他八斤半鱼,收了他六十八块钱,周围几个老板都看见了,你可以问问他们。
    立即就有几个摊饭抢着给他做证。
    金明听不下去了。他摆了摆手,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想了好一会才吼叫一句:“扬老师,咱们明天就找他们去。”
    第二天早上,金明和杨老师来到那个卖鱼的摊位前。金明没好气地对那卖鱼的老板说:“这人你认识吗?”
    老板眼眨了眨没有吭声。
    金明又说:“你看那件事怎么了结?”
    老板咬着牙说:“当时就是卖给他八斤半鱼,跟前的老板们都可以做证……”
    金明打断:“这些话我已经听说了,现在只想听你一句话,那件事怎么了结?”
    老板这才感到碰上硬茬了,才台眼瞧瞧金明,那炯炯有神两只大眼放出的是一种力量的光芒,像要把他穿个洞似的。他一时捉摸不定这人是干什么的。是警察?记者?究尽是干什么的?他不能断定,只知道旁边站这买鱼的是老师。想到这里,他心里就清楚了,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干什么的都有。他虽然一时还想不明白眼前这是个什么人,但知道一定是个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的人。他做生意多年,什么事没经见过。不能因为二十元若下蹋天祸。只好认栽。他对金明说:“我退这位老师二十元钱,你看怎样?”
    “行。”金明说。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54. 鲶鱼效应
    新课程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可见,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势在必行!新课程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研究者。
    现实是,学校里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都经过了专业培训,都掌握了常规教学方法。而且大家都在一个标准之上,整体业务水平的差别自然就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往往细微得会被人粗糙的感知忽略不计。老教师认为自己经验丰富,教学有方;年轻教师则说自己活力四溢,受学生欢迎;被评为教学能手的教师有人讥讽说那是机会,自己有机会照样能当。
    就是说,谁也比谁强不在哪里。
    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是由学生的嘴一句垂定音。可是,学生的看法难免有偏见,不排除他们中会有人从个人好恶出发来评价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教师?出色的教师?
    当前来说,一个教师如果不进行教学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好教师,更不可能成为真正出色教师。倘若当教师的,自己投身于教学研究,不仅有所得,而且随时将研究的思想方法输灌给学生,学生也会渐渐地领悟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方法;对所学知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从而受益颇多,这样才能真正赏到无穷乐趣,其业务水平也才能变得越来越出色!为此,教研制度亟待更新建设,这样教学研究才能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和支撑力量,在学校出现一个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万马奔腾、争先恐后和奋力拼搏的喜人局面。
    南山二中教学研究制度化建设,在万校长领导下展开了。
    金明在教学研究上的成果多,经验也多。可能是这个原因吧。他回到学校的第二天,万校长便急着和他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金老师,你教研室主任职务已上报局里,不久会批下来,你就先开展工作吧。现安排你带一个班数学课,余下时间着手进行咱们学校教学研究的建章立制,先在数学组试点,后在全校推广。要让这些制度发挥‘鲶鱼效应’……”
    发挥‘鲶鱼效应’?
    金明听着新鲜,就饶有兴致地问道:“什么是‘鲶鱼效应’?”
    万校长侃侃而谈:“‘鲶鱼效应’是一种压力效应,是一种紧迫感效应。这是我从一本资料上看到的。过去,挪威渔民捕到的沙丁鱼,往往等不到上市就奄奄一息,总卖不了好价钱。后来,有人开动了脑筋,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每个水槽里放进条小鲶鱼,原来懒洋洋的沙丁鱼一感到鲶鱼威胁,立即游动起来,避免被鲶鱼掳掠,整个鱼槽就活了。”
    金明有感而发:“万校长,您讲的这个‘鲶鱼效应’太有意思了,也很有哲理。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智慧可以写成书,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活,因为生活是鲜活而灵动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书中受到启发、引导。现阶段的一些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适应了过去那种常规的教育管理模式。呼吸贯了学校弥漫着的十分令人不安的懒洋洋气息。于是同今天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产生了剧烈的抵触和冲突。由人的软弱性可知,改变和告别过去习惯是很难的,要有个强大外力因素。通过建章立制,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人人有压力,有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感,使人们觉得像屁股下面用棍撬一般坐不住了。便可以在学校真正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样才能使课改不是句口号,不是异想天开,而成为实话、真话、实事,还是保证课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否则,教师怎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呢?”
    万校长接上话茬:“好的制度可改变人,激励人。因此制度中还要有奖有惩,调动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情,有研究成果就奖,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要重奖。现在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有些教师受经济大潮冲击,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满足于当个教书匠,对这样教师还要处罚。我们还要还要鼓励教师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着力让教师和知识的泉源通根水管,使得新知识源源而来。让每个人知道,中国现在缺的不是领工资的教书匠,而是教育家。要促使每个人心灵深处都蕴藏希望火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
    金明插话:“我发表文章多,就不参与这个奖项了。”
    万校长楞楞了。心想,这个人不仅有才,还不爱钱财,那朴实的的良心让他感动不已。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了,继续阐述:“中国的很多问题就坏在人情上。我刚到二中,只对事不对人,制度对谁也不例外。你发表论文多,奖励当然多了,别人有气也没有用,就是要让人们都眼红起来。”万校长停了片刻,摸了摸前额又说,“这样吧,你下去先拿个初稿,也不用去找教导处徐主任了,直接交我,我阅后咱们再一起斟酌,让它趋于完善。”
    万校长这样地信任金明,金明心里越是不安,他说:“我还有个问题,不知现在该不该问?”
    “什么问题呀?”
    “你为什么这样赏识我呢?”
    万校长似答非答:“因为欣赏你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金明毕竟是个经历过太多伤痕和荣誉以及争斗和退让的人,过多的得与失使他早已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习惯,使万校长很难从他脸上读出什么高兴劲。他不奢望过多酬报,理智清醒地面对现实。这也许是中国许多文化人所共有的一种心态。
    金明回办公室,还苦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被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担负这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反思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并认真地思考究竟该如何担负起这历史重任。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改革历程,如果改革者真格儿地想大干一场,没有一种雷厉风行,以霸王之道行王者之道的英雄气概去横扫改革探索进程中的“泥石流”,就难成功。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多么希望有一大批像万国锋校长这样清如水、明如镜,有胆有识、刚正不阿的好校长啊!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55. 校外补课
    好多人都说金明这次支教回来变了个样,这话说得一点没错。他总是乐观、豁达地面对一切。
    这天,金明拿着“南山县二中教学研究管理制度”初稿来到校长办公室。万校长看完了,他对金明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刚想开口,聚然响起的电话铃声在办公室里回荡。电话那头说:“是万校长吗?”
    “哦,我是,何局长,你有什么事?”
    万校长听着,听着,答应着:“好,好,好,我听着。”
    “好!我知道了。”万校长说完,放下电话。
    这个电话让踌躇满志的万校长头疼起来,脸上写满了焦虑。
    “万校长您忙吧。”金明起身要走。
    听到金明要走,万校长突然萌发出个想法。对金明说:“你不要走,现在有一件急需要解决的事情。刚才是何局长电话,说徐主任和吴建国老师因为强行让学生课外补习数学,家长反映到县长专线电话办公室,又转到教育局,让局里处理。何局长又让学校拿个处理意见,碰巧,我想征求下你的意见。”
    金明不吱声。
    这两人都是过去给他带来痛苦和忧伤的人。徐智爱人是百货公司营业员,结婚第二年因公司改制失业了。家庭困难和仕途失意,他在课外赚点补课费是情理之中。金明实在不想开罪这位老同学,但对徐智把办补习班赚钱美其名为学奥数觉得不识时务。学奥数本身用意很好,过去之所以从上到下每年举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因为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为国家选拔拔尖人才。但由于太多的功利因素,事情的发展竟然与国家的初哀背道而弛,取消各种竞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说到底,还是因为教育改革落后,各学校师资力量发展不平衡,导致学生不能接受公平教育所造成的。造成了许多学生、学生家长把学奥数变成了进入好学校的工具,而不是用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不少老师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要做,因为他们想的是赚钱。这可苦了学生,许多学生是被逼无奈地学奥数,哪里有什么兴趣可言?许多家长茫然不已。学奥数吧,明明是增加孩子负担。不学吧,又怕进不了好学校,也怕不给老师面子,得罪老师。
    再说那位吴老师吧,以前我们没有介绍过他的情况。现在他和金明都带七年级数学课。那会儿他在党员会上闹得挺欢实的。对于他在校外租赁地方补课的事,金明早有耳闻。前几天确有一位干部模样的家长来办公室和他吵了一顿。离开时候也像是说了句要向上面反映。金明当时就心存疑虑,这位家长气憋哪里呢?
    金明回二中后,经常听到教师们对吴老师议论,诉说他那令人难忘的几幕戏剧。说他是溜官害民势利小人,他逢年过节在领导家里走的最勤,是个靠打小报告赢得领导信任的主儿,揩学生油水连眼皮都不抬。他在教师节或其他什么节日前,总在全班学生面前,一反平日的温雅,壮怀激烈地抨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施以“糖衣炮弹”的行经,大言不惭地说谁也别来这一套,也别到处听我家住哪儿,你们是学生,这样不好!”
    尽管老师的这番话让涉世未深的学生摸了摸后脑勺子。但他们的家长没有摸后脑勺子,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老师的循循善诱。虽然心里实在不情愿给老师送这送那,可不情愿也没办法。
    这也是中国斑斓丰富的文化现象中的奇妙之一。
    揩学生油水上他有许多新花样。经常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须交参赛费),全体学生的答卷中只挑几份试卷寄给组委会,那么他不仅可以拿到组委会对这些同学所交参赛费中的回扣,而其余同学所交参赛费却全部进他自己腰包。这事校长还不问青红皂白表扬他,真可谓名利双收!
    他还有个花样,有些教师不敢公开给学生买同步练习册,只好和附近书店合作,搞些“封闭”练习册,事后教师再和书店老板按约定计算回扣。由于在“封闭”、“半封闭”和“不封闭”上常常出现纠纷,于是教师和书店老板也时常因为回扣发生争执。吴老师却是另辟蹊径,他从书店买回本练习册,只挑的印其中几套试题,收费却比练习册定价还高,这样做省心利大腰包鼓,还免去了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他说词是成本核算,学生和家长是既不敢怒又不敢言!
    他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简单的再不能简单——不提自高。班里的双差生,他一点也不关心,而且不失时机地羞辱这些本来有自卑感的学生。家长来了,他一股脑儿把这些学生数落得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家长被弄得一个个臊眉搭眼。只好给孩子转学,或弃学把孩子领回家。他不去想,他的行为给这学生、家长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灾难?而是想,差生走了,空下的位子又坐上了新来的好学生,教育质量岂有不高之理!差生若不走,家长只有乖乖地送孩子到他的校外补习班补习的份儿。俗话说的“师有师德,为人师表”在吴老师身上显得苍白无力,让那些学生和家长徒唤奈何。过去由于学校领导护着,他这些事有人说却没有人管。
    那天,金明刚刚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就见位姓董的干部模样家长急匆匆地来找吴老师,没想到他扑了个空,吴老师不在。
    “吴老师人呢?这几天他老这样……人到哪去了?我这是第三次来找他了。”董家长不耐烦地说。
    旁边一位正批改作业的老师说:“吴老师早出去了。”
    “你知道他干什么去了吗?”董家长问。
    “不知道,反正这几天来就这样,在办公室里很少呆。”那老师抬起头来,回答董家长。
    董家长知道吴老师一时片刻回不来,心里憋着的气鼓了起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在坐的老师们:“……这学校是教育人地方吗?怎么能硬性让学生补课呢?老师怎么为人师表呢?”董家长说完,扭过头,他惊愕了,吴老师站门口盯着他。
    “你说谁呢?学校怎么不是教育人地方,谁硬性让学生补课了,老师怎么做算为人师表?”吴老师边走进办公室,边气汹汹地说着,眉毛都竖了起来。
    董家长回过神来了,堆一脸笑容,很技巧地解释:“吴老师,我是说社会上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对学校看法,不是在说你。”
    “你知道此地无银三百两吗?不是说我,你说谁呀?”
    董家长委婉:“吴老师,你就当我刚才的话一句也没说吧。其实,我儿子回家常说吴老师工作很辛苦,很认真的。”
    “我不想听你说这些,我再问你,谁硬性让学生补课了?今天你可要把话说清楚了。”吴老师不依不饶。
    董家长实在忍不住了,顾及到孩子今后还要上学,他将快要冒出来的带钩带刺的话,想了又想,没讲出来,而是说:“吴老师,今天话咱们就此打住。如果我有什么错,改日再向你赔礼道歉。今天单位上还有事,我先走了。”
    “不行,你今天不当着大家面把话说清楚,走不成。”又补充,“你今天走了,你儿子明天就不要来上学了。”吴老师觉得今天这位家长让他当众出丢人现眼,十分怨恨,还不依不饶的。但他却没料到后结果。
    “好了,今天也不在乎了什么,我问你,你以为你是谁呀,这学校是你开的?你说不让我儿子念书,就念不成了?今天我不是要跟你讲理,要讲也得找个地方去讲。”董家长心里本来憋气,后来又耐着性子强装笑颜,但经吴老师再三挑火,终于火冒三丈,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原来,这位董家长是诚心来和吴老师商量的。儿子回家常说不愿去吴老师那里补习数学。因为有二十多个学生,其中双差生多,吴老师辅导时讲的简单,对他一点作用都没有,白白地浪费时间……
    这样的歪事大量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是社会现象的一孔。曾几何时,一股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吹进了校园,它们败坏了教风、校风和学风,一时间赤裸裸的丑恶行径在神圣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校园里肆无忌惮地进行。钻在铜钱里的有的教师们脱下自己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的清高和道德伪装,和市井小贩以及无赖一样赤膊上阵,把自己手里掌握的小小的公共教育资源以及那小小的权力当着个人商品一样贩卖,甚至进行着厚颜无耻的敲诈。人们都说贪官污吏坏,盘剥老百姓财富等的手段和方式花样百出,如今若看学校里的有的教师比他们一点都不逊色,我们随便可以管窥到有的教师不管不顾不择手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学生就是他们口下的一道道美味佳肴,一只只任其宰割的小白羊,其厚颜无耻的行径已经引起极大民愤。由此可见,部分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少数教师的道德水平低下和失犯行为已经出乎我们最恶劣的意料之外。县上召开的人大、政协会上,经常有代表委员们对教育界提出质疑。学校、教育局也处理过一些失范的教师。难道仅仅“严肃处理”几个人就足以平民愤、整顿教风吗?就真的对得起老百姓对学校的信任?对得起教师身上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称号?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是,如任这种畸象异变下去,恐将造成教育的耻辱,戕害了教育的公信力。再说,我们也无法把这起补课事件仅仅看做是一起个案,谁能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事件?又有谁能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教师“潜伏”在教育系统中?我们禁不住又想到这样一种说法:一个教师的失犯行为比一个普通人的过失为害尤烈,因为一个普通人的过失污染的不过是水流,而一个教师的失犯行为污染的却是水源。教师的失犯行为之所以让人如此痛恨,不仅仅因其危害巨大,更重要是它摧毁了社会公众对教育的信心。
    金明已学会自保,不愿陷入是非当中。这倒不是因为他已经答应了白颖,从此再也不参与这样的是是非非了。更是因为他突然觉得很没意思,没意思透了,不想因为这些事又招人家找碴欺辱自己,当霉头没个完没个够。再说,那时卷入一些是是非非是麻烦,麻烦归麻烦,但他当时比现在年轻气盛,也不在乎折腾来折腾去的。现在呢,一旦卷入是是非非当中,抛开麻烦不说,不论你怎么折腾,因为你是个平民百姓,你不在其位,就不能谋其政。一旦你谋了,并且说出来了,你什么都改变不了,改变的只能是你自己。至于该如何净化教育环境,补堵教育管理中的漏洞,亟须完善权力监督,加大惩罚力量,从而提高教育的公信力。
    这是国家的事!
    他渐渐认识到了,在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当中,践行数学中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常常会被撞得灰头土脸;践行“两点之间曲线最短”才是智慧的人生……世上事物,人们深切地感到必须改变并为之作出努力时,也就会改善的。改善之后又会提出新的要求和出现新的问题,于是又需要作再改变的努力。眼下的情形就是这样。当万校长听到金明支支吾吾:“万校长,徐主任和吴老师补课的事我也只是听说,不知内情,更不知道强行让学生补课的事。”他心里也明白了,金明是“吃一堑,长一智”,自己想听金明对补课教师的处理意见已是不可能。如果继续征求,会很尴尬的。但他此时又想,能否在这件事情上严肃认真地处理,以此作为教育广大教师的反面典型教材,将直接体现出学校对待校园丑闻的态度是负责任还是敷衍了事,学校及其教师是不是值得家长们和社会信任。于是,他换一个角度:“那你对教师在校外补课这件事怎么看?”
    话说到了这份上,金明这才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
    “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现在媒体上一再报道重拳出击,制止三乱。而现实是三乱愈演愈烈。说整个教师队伍糟糕透顶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说不少教师已经失德了恐怕并不过分。广大群众对教师身上某些现象的忧虑,乃至对个别的丧尽天良的老师的谴责与批判,无不凝聚着对人民教师的满腔真情!爱之深、责之切、求之高,恨之烈,都是对人民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坚守与期盼。广大群众对良好教育资源的需求与良好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是当前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矛盾。因此,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不但没有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反到呈现下滑现象。教师,一向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职业纲领,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职业宗旨,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荣耀。然而,现实生活与具体的实践中,一些教师到底又做了一些什么呢?为了敛财而采取种种手段向学生推销图书资料、强迫学生参加补习班……这林林种种的龌龊与亵渎,岂能不是挥刀自宫、令人骂而唾之的自我毁灭之举?这不仅玷污了教育事业的崇高形象,导致教育领域的逐利,还让人们心目中圣洁的殿堂玷污铜臭,岂能令公众心服口服?
    教育诚信的坍塌,仅仅归因于某些个人的道德缺失是不行的。某些失信行为渐成常态,意味着伦理导向出了偏差,维持正义的社会基础秩序已被干扰,甚至遭到破坏。传统属于清流的领域现在已经浊浪滚滚,污水四溢。诚然,多数教育工作者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辛勤的劳动。可这些都不能掩盖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总起来说,少数教师的失范行为,也使得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为之蒙羞。让学生家长揪心一样难过,倒觉得媒体在糊弄人。而糊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家长有怨气,对学校、老师信心不足。”
    说到这里,他清了清嗓子,话锋一转,提议:“既然有家长愿意送孩子补课,老师也说补课很重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上一层楼,那我们也只能是客观地面对这个问题,不能一味地打击处理。”
    他的提议得到了万校长的赞同。按照他的提议,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这是因为在提议的背后,也有足够的理由支持。主要有:
    首先,他客观地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这样阐述。要说清楚补课这个问题是困难的,这是谁也知道的,但又不能因为困难而回避不说。学校的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参差不齐、迥然各异的学生,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个模子里锻造,能有多少‘好产品’呢?正因为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存在这个弊端,新教育模式和理念要求改革课程模式单一羁绊,催动着许多学校掀起了校本课程的开发热潮,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以丰富学生个别学习经验,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提供一个充足的课程保障,让学生在课改中享受自主性和学习自由。新课程中增设研究性学习本义就在于此,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如果完全是在学生及家长自觉自愿条件下,教师进行有针对地适量地对学生进行补课,也许还是课堂教学不足的必要补充,和新课程教育理念并不相悖,也是顺应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趋势。
    其次是,现在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把他们当掌上明珠。因为他们是八百亩地一根苗儿,娇贵无比。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揣在兜里怕碰了,惜疼的要命。家长们也清楚地知道,中国现阶段,由于存在着过分的考试制度,所以他们不大注重学生学习一些人生经验,而是注重孩子的功课。让孩子一个劲儿地学,欣欣向荣,考试中得高分成为唯一选择。还有一个刺激家长的是高考。在现行的学历考评体制下,在“不看文凭看水平”仍停留在口号阶段的现在,谁都知道,高考乃人生一个关口,考大学是人生最起码一个奋斗目标,一考定终身。有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许多家长没能力来满足孩子求知欲和自尊心,提高学习成绩,他们的内心深处不约而同地渴望着、呼唤着……不惜重金请家教就成了他们果然的选择。可以这样说,如果应试教育不改变,又没有一种更好的教育模式来取而代之,补课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个难题。
    第三,有句话说的好,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紧密结合才是最完美的教育。自古生而好学者属少数,中不溜儿学生居多,这些学生受到督促教育就肯学了。然而,一些学校正是缺乏这种督促的力量,致使一些学生不爱学习。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许多科学家认为人有聪慧和愚笨之分,但人与人之间智力总和并无多大差别,有些人通过悬梁刺股的苦心钻研,终于化愚笨为聪慧。这样事例太多了。据有关资料介绍,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当年就是在家庭教师的引导下,开启了热爱知识、喜欢科学的心灵之门。因此,对这些学生课外辅导,需要做一系列耐心细致思想工作。教师首要的是应该做到在思想感情上真正热爱这些学生,善于引导;需要从启发他们热爱学习的觉悟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上下功夫;有计划地采取具体措施,注意新课标中提出的关注个性发展问题,帮助他们逐步提高。用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化作细雨,静静地滋润那幼小的心灵;用爱的语言、爱的行为投入到他们当中,让他们扬起笑脸,树立自觉学习信心;用自己的智慧、真诚和勤劳为他们撑起一片亮丽的蓝天。
    金明平静地打着比方,述说着自己的观点,像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一样,不谦虚一句。
    万校长听得津津有味,情不自禁地点点头,又挺了挺身子,听金明实事求是地进一步阐述。
    “在当前人欲横流的经济大潮冲撞下,对于生活始终与清贫相连、与寒酸相伴的教师,赚点补课费也不是什么过分之举。对于学生家长来说,要请那些敬业精神强的教师,也要积极配合教师补课工作,及时地按工作量适当支付补课教师报酬。成效显著时,可给予一定奖励。总之,要形成这样一个地步——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兴高采烈地送孩子补习的氛围。如果教师只是为那点补课费而补课,这就值得人们思考,更值得全社会关注。比如,有的教师不管不顾,多多益善,群体扎堆补习,这样和学生在学校里上课、上自习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些教师强行让学生补课,就和社会上强买强卖痞子没两样,更恶劣。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崇高的品质是灵魂,扎实的学识是核心,健全的人格是根本。丢掉灵魂,缺少核心,没有根本,教师的爱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往往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给万校长的感觉金明像在背诵,又像是一台机器在说,好像这些早在他心中滚瓜烂熟,嘴一张,就自动流淌了出来。
    “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补课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地、仔细耐心地研究学生的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差生。首先把关心差生,对差生全面负责,作为自己神圣职责,不仅要研究如何辅导差生,还要探讨为什么会出现差生。从多年的教学经历和大量的事实我感到,让一个差生变好并不那么简单,这也是许多教师、家长望而生畏,对此头疼的原因所在。但是,我这里要说,让一个差生变好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
    怎样让一个差生变好呢?反其道而行之。”
    怎么个反其道而行之?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我们说一说。小说嘛,就是要不失时机地停下来说一说。不能只讲故事,情节走个不停。
    先从人的潜能说起。
    一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好他的的心态,他的潜能就没法儿得到充分挖掘,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错失良机。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引导,调整好他的的心态,他找到了人生的转机,就可以赢得一生。这就是说选择心态的重要性。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材的潜能。可以这么说,好学生是把潜能发挥出来了,差生是没有把潜能发挥出来。所以,就有人把差生叫做潜能生。
    不是学生无能,而是教师没有找到开启这个能源宝库的钥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英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众所周知的原因,差生是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才产生的,没有一个学生生下来就注定是个差生。拿数学来说,是他们在学校里接受了不适当的教学,导致他们对数学这门最具逻辑性的科目,采取无逻辑性的学习方式。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第一是他们观察能力不强,抽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差。例如,有的学生对于某些图形或实物的观察、或对某些式子和问题的分析,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而不能发现其本质东西,语言也比较贫乏和没有条理;第二是他们求知欲较低,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勇气。因为他们碰到学习上疑难问题没得到及时解决,结果越学越糊涂,只好保持那种似懂非懂和一知半解状态;第三是他们自尊心强,但又偏偏自己成绩差,戴着落后帽子,觉得同学看不起,老师也不喜欢,这样就使他们背上沉重思想包袱,产生学习上消极因素。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金明好像接我们的话头。
    “你要让一个差生变好,就让他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个学生就会慢慢地变好了。多少年来,一些成功的教师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和理念,帮着一个个差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作为补课教师,作为家长,要学会欣赏这些差生。只要不失时机和恰如其分地给他鼓励,不断夸奖他,他就有信心。这么说来,就需要老师、家长拿着放大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因为差生往往在老师、家长的眼里一无是处,这些学生得到的都是别人对他的批评、指责。但是,优点不能乱找,你找的必须是他本身具有的优点。
    ‘孩子,你太聪明了’,‘孩子,你真棒’,‘孩子,你一定能行’。这一夸把孩子夸得更难受了……全是这样空洞、缺乏力度的表扬,弄得孩子浑身都起鸡皮疙瘩。我们老师、家长应该带着放大镜去寻找那些确实是学生的优点。真正找到了学生的优点,就可以“告诉孩子你真棒”!
    其次,要周密考虑,耐心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问题。有时候要花许多时间让他思考,教师还要耐心细致地引导他的思路,那么问题被他解答出来的那个幸福的时刻终于会到来的。这会给他带来愉悦、自豪、自信,渴求知识的愿望也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换言之,补课教师要像园丁一样,发现学生的特点,给予适宜之肥料、水分、阳光。”
    万校长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他被金明那精彩、新锐的话语感染了。没有料到金明会说出这样一番见解。以往他一直对教师校外补课存有很强的戒心,今天让他如沐春风,耳目一新。他又顺藤摸瓜地问:“从我们学校来说,应该怎样面对呢?”
    金明笑而不语,拿出张纸,上面画条线,告诉万校长:“不能檫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它变短,有什么办法呢?”
    万校长摇头不语,像等着他往下说。
    金明在原先画的那条线旁边又画条线,两线相比,原先的那道线变短了许多。他瞧瞧万校长,很哲学地说:“解决教师校外补课问题,不仅仅在于处理几个教师,正如纸上画的那长短线一样,只有狠抓课堂教学管理,向45分钟要效益,真正把课堂教学质量搞上去,校外补课问题就如原来那条线似的,相比之下变短了。我觉得到任何时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根本。”
    金明说话思路清晰,内容深刻,形象生动,万校长觉得很实在,很有道理,道理也很绝很大。他尤其感到,那长短线散发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充满睿智的人生道理,他眼睛一下子亮了,像一道闪电。他确实进一步地认识到如何正确对待老师补课问题的重要性,心中不由得被智慧所创造的远见卓识所震撼。一下子高兴起来。他竟然竖起大拇指,对金明说:“好啊!说得透彻,引人深思啊!我以前从杂志上看到一位世界冠军说,‘我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冠军’,当时愕然了,现在想起这句话,是有着多么丰富、多么深刻的哲理啊!我现在知道许多人为什么崇拜你,就是因为你往往站哲理高度看问题。也因此,你对许多问题的见解和数学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师校外补课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和教育局难以面对的现实,因为既没有理由强行限制教师校外补课,当然也不能支持啊!只能是出现问题,反映上来了,就得管管。其实也只是起到堵一堵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嘴,也省得那些不补课的教师心里不平衡,说三道四。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实事求是态度。目前,教育体制上的弊端,管不了这些边缘行为。”说到这里,他又顺水推舟,“我建议把你讲的观点给市报写篇文章,发挥新闻媒体一石激千浪作用,让每个教育工作者深刻地反思这一现状,让全社会关注教师校外补课这一客观事实,让它早日步入良性、健康轨道,使教师校外个别辅导符合新课标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金明一口答应下来。
    万校长对如何解决教师补课问题心里有底了。又开启另一个话题:“你对教育规律是怎么理解的呢?”
    堂堂一个校长向一个教师提出这么个问题,简直让人感到怪异。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学生也是,就“提问”而言还是很难的。看来“有问题”就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但万校长不这么认为。他常常对教师讲,并且要求教师对学生也讲:“提问是一时之耻,不知是一生之耻”。他的话和“不耻下问”意思差不多,却是意味十足,让人耳目一新。
    金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说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我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人变!教人变好是好教育,教人变坏是坏教育,教人变活的是活教育,教人变死的是死教育,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那么,教育规律到底是什么呢?依我看来,就是在如何教人变好上做文章。我并不把它想的有多么深奥,通俗点说,就是在教育每个环节上,诸如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思想教育、课外活动、考试,还有现在的教学改革,都要围绕一个主题——把学生培养成才。这和打仗取胜、做生意赚钱、情窦初开的女性想找个好对象没两样。”
    在万校长认为,当今就是有一些校长不懂或不遵守教育规律,常规管理如盲人摸象,沙滩建楼,误人误国。今天他听金明这么一讲,有豁然贯通之感。所以他禁不住感慨:“说得太好了,以后还要经常向你请教啊!”
    “你说请教就让我为难了,咱们以后就多探讨吧!”
    金明当晚忙过一阵子后,就在书桌前直了直腰,定了定神,轻轻铺开稿纸。没有那一篇文章使他如此拘谨过。他撰写了篇题为“直面教师校外补课”的文章,文中还谈到了教育公平的根基问题,指出了教育公平可以为社会公正、创建和谐社会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第二天投寄市报社。
    市报社收到这篇稿子后,十分重视,因为谈的是社会热点问题,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从以往经验看,媒体总是以治理“三乱”抨击一些老师为赚学生补课费,给学生加重负担,而从来没有人投稿来客观地面对这个问题。报纸在披露有关问题方面还做得不尽人意,有的批评带有不确定性,甚至不准确、不属实,缺乏事实依据,很难显示客观性和公正性,使舆论监督软弱无力!所以收到这样一篇文章,引起他们的重视就不奇不怪了。他们觉得这样篇文章对恢复和重振社会公众对教育的信心无疑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总编一眼就看到了这样一段:少数补课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教育公信力的问题。这么看,解决少数教师校外补课中的问题,就和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一样,将“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底下还有很多话,慢慢再读不迟。总编抬起头来,想了想,加了编者按: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样的文章和措施,教育界的三乱问题能够得到彻底的整肃,教育的天空再现灿烂星光。
    市上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看这篇文章也很受启发,在后来召开的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还谈到这个问题。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56. 校本课程
    万校长是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作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当作了他心头大事,把自己对教育的感激都融入夜以继日的工作。他尤其对当前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做了调查研究,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了学生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原动力。于是,他有了开发校本课程的初步设想,并把设想告诉了金明。金明点头称是,并说这样一来,既可以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又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万校长责成金明将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整理成了书面材料,在不久召开的一次教师大会上进行了宣读。万校长愿意一切都如舂江放舟般顺利,不曾想却仍要面临一些复杂的问题。
    困难太多了!
    虽说许多教师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都想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当中。也有不少人想到了给学生编写统一使用、人手一本的教材,可谓一举两得,校本课程开发了,学校和教师也赚点儿。这歪道道万校长听说后,大吃一惊!他感到了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他没想到教师们的思想深处,竟有这么一些东西。仅从这一点看,课改就是件多么艰难的事啊!他反复思考,认为这次课改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化,思想认识上产生偏见是不可免的。但他觉得这种向“钱”看的思想很危险,不能不使他感到震惊。他觉得前景不容乐观,仍需远处着眼,近出着手,费时费力。与金明一块儿研究后,三锤两棒就定了音。决定先召集各科教研组长统一认识。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越来越多人们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学校实际教育成果。然而,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就想到给学生编教材、印教材和发教材。这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误解。”
    金明眉飞色舞,侃侃而谈,说得有声有色。平时都爱抢着说话的老师们,此刻都像听报告似地老老实实坐着,不敢插话,洗耳恭听,听得津津有味,听他继续说:“应当知道,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方案,而不是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它提供很大一部分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在当地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和经验,重要取向是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他们之间联系。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多样性,更好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自信心。”
    以上是金明在数学教研组会上动员广大教师投身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白。这番话立刻平息了人们心中的涟漪。
    他微笑地望着大家,接着说:“我们学校将要开发的校本课程,应该完完全全是我们学校自己开发和选用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具体内容和材料组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完成。根据我校教改整体方案和现有条件,我们决定开展‘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他说完又拿起摊在茶几上的几份材料,指指说,“具体实施细则草案这上面已经详细介绍了。”
    语文教研组长发言:“金老师我有个问题,我觉得让每位同学参与这项轰轰烈烈活动,会影响当前教学工作的。能不能先搞个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里进行。”
    金明忙答:“这次教改是前七次改革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我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还要求家长参与,动员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参与。因此,我们搞这样活动对这次教改,既具有手段的价值,又具有目的的意义。”
    英语教研组长发言:“以前我们没有搞过类似活动,所以学生们缺乏发现和组织这方面材料的经验和能力,搞这样活动会有多少收效?”
    金明没有张开就答,觉得一时说不服他,就不勉强,而是先讲了一本书中的一个笑话:“西方国家的一个教师教学生画梨时,拿上许多个梨,给学生一人一个,先让学生看、摸、闻,再画。结果是,许多学生先画出来的根本不像黎,倒有点像南瓜,再画出来的像苹果,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有点儿像梨。我国的教师教学生画梨时,先讲画梨的要领,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样板就画了出来。果不其然,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梨。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学生虽然画得费时费力且不太像梨,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梨,自己的梨。我国学生虽然画得轻松,像梨,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梨,老师的梨!
    这形象化的笑话能折射出教育观念上差异,两种方法对于学生发展意义大不相同,前者比后者教育价值大的多。”
    有人小声嘀咕,这个笑话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前者的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讲授者。前者既表现于受情感驱动的参与行为,又反映为所学、所思、所得、所悟带来的认知与发展愉悦。这种愉悦的学习可以促成学习的愉悦,可以使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积极主动探索者。即是怎样在教师引导下,亲身经历和体验自主生成知识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所得到的都是真真切切的知识。后者那依样画梨的教法,学生固然不能受多大益处,当教师的也觉得不胜其烦,没有多大的趣味。”
    金明心思周密,料到大家会提出许多问题。他又回答了几个问题后,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其余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噢!大家真没想到,这里竟有这么大的学问!
    大家讨论时的发言都很简短,不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讨论什么问题就谈那个问题,没有一套发言八股。都不讲客套话,各抒己见,见仁见智。有的问题讨论后看法渐趋一致,有的反复争论而分歧仍然。许多教师认为,当今教育应该更多地体现人类最新的教育成果和思维方式,再不能认为教育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得确实像作家一样,注意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人物景事,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他们以前真的是棒着课本坐井观天的教书先生,或者叫做夜郎自大的教书匠。可是,有位姓马的老数学教师则是固执地对金明说,他觉得文革时期的开门办学、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就有现在这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这是不是走回头路开倒车。
    金明回答:“尽管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没多大区别,那时侯的开门办学也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增长才干,但搞过了头,是本末倒置。无论哪朝哪代,学生学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上,主要是和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学。让学生深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客观世界中吸取营养,观察和发现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表现,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通过一个个事例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已走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常常在你不经意的领域里发挥作用;让学生觉得,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喜悦与从艺术作品中感受震撼同样是难得的,也是困难的;让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某些现象或动植物现象,从数学角度不难看出他们是选择了最适合、也最有效的存在方式。”
    他接着说:“现在的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让学生像那时候一样,教学管理极不正规,学生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学习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见天闹闹哄哄地搞各种社会活动。动不动学校就把课停了,今天去工厂做工,明天去农村干活。到了工厂农村,也只是劳动来劳动去的,缺乏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更缺乏应有的规范程序,致使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愿意得不到应有的遵重和体现,所有的活动一味地变成了组织者的意愿。即使拿到个初中文凭、高中文凭,当中并不包含多少学识,仅仅能说明个学历罢了。”
    大家豁然开朗,明白了现在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的确确不是走回头路,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许多事物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事物正是这样不断地在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
    最后,大家一起把原定的草案修改了许多。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在金明主持下开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正轰轰烈烈展开了。不仅教师们处于一种昂扬的状态中,按他的布置各司其职,还召唤着广大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意识,解放了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农工商等,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交友。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表达方式来学习,激活了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创新潜能,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以不断展开和升华,发挥了其内在创造力。
    令广大师生欢天喜地的是,金明和马老师合作撰写的文章“1+1”,参加了省上举行的“生活中的数学”征文大赛,评委们觉得该文独有角度,独有概念,独有气概。经评委会认真研究,将该文评为唯一的特等奖。文章内容如下:
   
1+1
    你说,1+1=2这个等式值得一提吗?
    你会说,何足挂齿。
    顶怪的是,如果问1+1=1呢?
    你也许,也许会大为不解,冷不防放声大笑,甚至笑得翻江倒海,仰面朝天。觉着出题的人神经有毛病了,提出这么荒谬的问题?
    一点也不荒谬。
    就有人觉得,在生活中,1+1=1是成立的。竟然一挥而就,总结、归纳和概括出形形色色的等式。
    一个学生+一个老师的欣赏=一个好学生
    一场考试+一个分数=一根绷紧的弦
    一点冲动+一点不成熟=一个过失
    一次机遇+一次冒险=一桶金
    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一次机遇=一次偶然的成功
    一个令人陶醉的时代+一个高尚的心灵=一段美妙动听的旋律
    读一本书无疑处有疑+交一个朋友有疑处无疑=一个高尚的人
    一种凋谢+一种不朽=一个奇迹
    一个英明国策+万众一心=一个民族的腾飞
    瞧,多么有趣,多有意味啊!
    一位作家看出了这些等式的端倪,觉得深刻,很有道理,或多或少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有不少颇能说明问题的东西。
    他有感而发,写了这样一个等式:
    读者把一颗心交给作家+作家把一颗心交给读者=一个动人心灵与升华境界的篇章
    有好事者将这些等式拿给数学家看,数学家瞧了瞧这些顶怪的等式,眉毛一挑,笑着摇摇头,觉着幽默,太幽默了。
    怎么会是幽默?沉思良久,他眼睛跳皮地一亮,这样解释:
    1+1=2,不妨看作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加,仍得一个数。
    这样来认识,1+1=1就显现了。
    依照这种思维,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多少聪明、机智、令人捧腹的绝妙等式啊!
    不仅是老师的文章一举夺冠,学生的文章也一举夺魁。八年级田小丽同学创作的数学小说“妈妈买回的纱巾”,竟在“时代数学学习报”上公开发表了。还荣获全国中学生课程资源开发比赛一等奖。
妈妈买回的纱巾
    小丽想买一块纱巾,她告诉了妈妈。
    有一天,妈妈在商店里看到一块漂亮的纱巾,想给女儿买。她拿起看时,感觉纱巾有点儿不方。商店老板瞧她犹豫不决的样子,马上过来拉起一组对角,让看另一组对角是否对齐。她还有些疑惑,老板又煞费心思地拉起另一组对角让她检验。她看了一下,没疑虑了,付过钱,终于买了这快纱巾。
    放学了,小丽回了家。妈妈拿出新买的纱巾。小丽一瞧,一双眼睛里闪烁着惊喜的光彩,高兴地说:“哎,真漂亮,真是我的好妈妈呀!”又仔细一瞧,感觉纱巾有点儿不方,愕然了。她很不屑地白了妈妈一眼,大声嚷嚷,“妈妈呦!这纱巾不对呀,斜了!”
    妈妈听女儿这样说,皱起了眉,瞧了一眼纱巾,又瞪了女儿一眼,信口答道:“当时呀,我也感觉有点儿不方,可商店老板折了,说是方的,怎么会斜呢?”
    小丽仍然信心十足地追问:“怎么折的?”
    妈妈有点儿不耐烦地说:“老板把纱巾沿着对角线折了两次,发现纱巾的四个边恰好互相吻合,我才相信这纱巾是方的。”
    小丽手刮脸俠,笑道:“哎呀,妈妈,你上人家当了!”
    妈妈吃惊地瞧瞧纱巾,又瞧瞧小丽,阴着脸,不语。
    “按照老板的方法,说明这纱巾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四边相等,”小丽又平静地说,“也就是纱巾的两条对角线是对称轴,这只保证它是菱形。”
    小丽的话让妈妈一下子醒悟过来,她含笑点了点头。
    小丽知道,这是妈妈对她圆满回答这个问题的鼓励。她又眼睛调皮地一亮,眉毛一挑,嘴里不住声地说下去:“正方形对称轴共有四条,除两条对角线外,还有两条是对边中点连线,只要拉起一组对边中点,将纱巾对折,看另组是否重合。若另组对边不重合,纱巾就不是正方形;另组对边重合,纱巾就是正方形。”
    妈妈听得明白,她虽然脸上一直挂着笑容,顷刻间有一股无以名状的喜和忧涌上心头。读八年级的女儿能用刚刚学到的数学知识识破老板骗局,是喜;忧的是自己好久没有复习过去的数学知识,凭一知半解,连上当都不知道!
    “小丽,吃饭了!”妈妈喊道。
    妈妈看见女儿吃得很香,自己却感觉一点儿味道都没有,她边吃边想,头脑里久久萦绕着正方形……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57. 好朋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金明万万没有想到高校长突然发病了。好在发现得早,及时由罗书记派车,王院长亲自护送到县医院抢救,才脱离危险。
    金明第二天下午知道了高校长病发住院的事,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起来,急切地想去看望。当别人又告诉他经抢救病情已稳定下来,只需要住院观察和好生休养一段时间,便觉得可以改个时间。当时,他正伏在办公桌前急着誉写最后几页书稿,手中笔在稿纸上飞驰……
    金明从北京回来不久,收到了陈教授寄来的《数学解题思维窍门》一书编著计划,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的,也感到了它的分量。尽管几年来对数学解题思维窍门研究成果丰厚,以及他非凡记忆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他厚积薄发,在动笔前有了专著腹稿。但他不辜负陈教授期望,撰稿时注重把知识与思考融为一体,专心地仔细考虑表达每个部分的细小环节,让这些环节形成一个个有机的、精巧的衔接,增强其趣味性和可读性。例题选编注意典型性和实用性,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丰富多彩,注重了每道例题的解法思路分析和解题后的画龙点睛,以期在学生头脑中燃起智慧火焰,把那些较为隐蔽的思维窍门看得清清楚楚,让那些在漫无边际的题海中苦苦奋争的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到达彼岸!
    有一天,他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他昨天晚上睡得很早、很香。而在这之前,他却是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眼睛都熬红了,腰身倦得不再像往日那样挺拔,终于完成了初稿。以后日子里,有空闲时间他就反反复复地修改书稿,使书稿细化,力臻完美,打开通向数学百花园的小门,让同学们沿着落英缤纷的小溪,开启思维的小舟……全书整体风格上显得生动活泼,如舂雨落地,润物无声。他还特意要求出版社在书的封面上设计字样“教辅读物科普化、引领助学新潮流”,召示新课标教育理念。
    又有一天,正在修改书稿的金明接了陈教授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谈完了修改书稿的事,陈教授忍不住唉声叹气。金明听出来了,陈教授一定有不顺心的事,便问是什么事。陈教授说有点儿麻烦事,可你帮不上忙。金明说,只要是你的事,帮不上也得帮。他越说越有诚意,又十分自信地说,也许还能给您帮个大忙。
    金明执意想知道陈教授的麻烦事,心说,凭自己的智慧帮不上忙也能出个好主意,更是因为他巴不得有陈教受这样一个朋友。后来陈教授也说了,这个朋友他交定了!
    果不其然,的确是金明出乎意料地给陈教授帮了个大忙,解除了陈教授的烦恼。
    事情是这样的。
    陈教授主编的一本《新世纪数学教育展望》刚刚出版,就被别人指控为剽窃。
    剽窃?
    这两个字使陈教授的头“轰”地响了一声!他两眼发黑,整个大地在他面前旋转起来。不一会儿,他有些清醒,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一生的心血,还有那些耀眼的光环,将会随着这两个字付诸东流……据律师讲,如果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陈教授很有可能败诉,除了经济赔偿以外,还得登报消除剽窃所造成的影响。金明听了陈教授的述说后,觉得对方太阴了。扯淡!任何一个作者占有资料有限,哪里有那么多新理论?哪里有那么多突出的教育新例?十年八年的课改一次,教材也跟着一变,出现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事例。这些理论和典型成功的教育事例,总让著书立说的学者们翻来覆去地用它个十年八年。和新闻报道无大差别,只要角度新,有新观点,新事例,就叫有创新,以往的有些理论和事例略一“改头换面”就能适用了。可以这样说,在编著图书中参考或适当传承前人书刊中的精华内容,已是文人墨客的潜规则,是司空见惯的事,古今中外任何人都不例外,怎么搁在陈教授头上就成剽窃了呢?他禁不住想到了发生在1926年的鲁迅“抄袭”公案。鲁迅当时也公开声明,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以日本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为参考书。但有人就是不管不顾,硬是要说他那就是抄袭,让鲁迅蒙怨10年。直到1936年,胡适先生出面为鲁迅洗刷,才真相大白。他又想起一个叫佛洛依德的人曾经说过,人决定小事时靠理智,决定大事时靠直觉。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大事,它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导师陈教授的第二生命——学术生命。他觉得法庭上的事情应该由律师来办,自己得看看对方的书是本什么经典著作,值得这么兴师动众,对簿公堂。于是,他向陈教授索要了一本对方主编的《论数学教育的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内容。他禁不住又向陈教授索要了对方电话号码,直截了当和对方进行了通话。
    “我是陈教授的学生,已经发现您主编的《论数学教育的诸问题》有许多处和前人书上出现的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按照您的说法就是剽窃。找您的剽窃事实太容易了,到书店溜一圈就成,这您知道吧!”
    电话那边不听他的,而是自顾自地说:“本来我没必要和你多费口舌,既然你要插手这件事,也好,我告诉你,这样的事我已经做了十几次,每一次他们都不想赔钱,都是和我讲许多不想赔钱的理由,这可以理解。但他们最后都乖乖地赔了钱。因为法律不是吃干饭的,只要他有与我的著作中的内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就是剽窃。现在白纸黑字搁在那儿,谁也没办法抵赖。”
    这一回轮着金明长久长久地踌躇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是律师,不知应该如何准确地回答对方,只好凭着感受说:“是的,你说的不错,但我告诉你,白纸黑字总有一天也会搁在你面前的。你以为这样的事情您已经做了十几把,而且把把得手。这次也不过如此,您一起诉,法院一判,被告在强大的法律面前只有乖乖出钱的份儿,你把钱往腰里一塞,尘埃落定。我再告诉你,打官司如打仗,胜败乃诉家常事。您深信此举有多少胜算?对手和以前那些书商一样拿捏?历史上真正的笔墨官司有几个胜局?您搞数学烦了,也不能迷恋起官司,该想点儿别的,可以搞点儿意味十足的文学创作。许多事想想容易,做起来就另回事了。就和下棋一样,别人不会按你想的举步。”
    电话那边回话了:“年轻人,我真担心,我不是替你担心,是替陈教授担心,担心你们就是拿不出那白纸黑字。现在到这份儿了,你们还这么嘴硬,死要硬撑,那我也没办法,没办法就只好等法院一判,报上一登,钱一分也不少赔,到时候后悔的是你们,而不是我。”
    金明来了气:“法院是您家开的,是您家后院?您以为法院会支持您那些无理主张吗?法院已经再一再二地支持您老先生,还可能再三再四地支持您吗?要知道他们是国家的执法人员,而不是您雇的长工,你想让怎么判就怎么判?我告诉您,以前您遇到的可以说是‘李鬼’,这次您是遇上了身怀绝技的‘李逵。’”停片刻,没听到对方回话,他清了清嗓子,又娓娓道来,“韩非子有句名言: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意思是说,道是万物之本原,是非的准则。官有官道,财有财道,学有学道,无论做什么都有道。就说一个社会,也得有公序良俗,否则社会有样吗?这里想问问您,在您心目中公序良俗何在?党中央现在竭力构建和谐社会,您作为一个老人,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您的角色意识哪里去了?该如何为后人起模范带头作用?我真不明白,您作为一个学者,一个七十多岁老人,不管不顾自己的健康,为什么还竭力向二十多岁的“秋菊”学习,打这个世界上最难打的让法官最头疼的文墨官司。你自己剽窃别人的作品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上演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剽窃者喊抓剽窃者的闹剧?您是老糊涂了,还是真不清楚?谁能明白,您何苦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誓做千古笑谈之人?”
    对方无语。金明“啪”地一下把电话挂了。
    金明感到对付这种人就得拿出证据,根本不是你三句两句话就可以让他回心转意。他雷厉风行,第二天上完了课就急急忙忙到书店。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一点收获。他急了,又返回学校请了假,带着《论数学教育的诸问题》这本书,专程去母校图书馆进行核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发现了《论数学教育的诸问题》一书中的剽窃内容。他脸上浮起几分得意的笑容,立马给陈教授打电话告诉了好消息,并将核查情况写成书面记录用特快专递寄给陈教授。
    过了不几天,陈教授来了电话,说他怎么也没想到,当他和律师把那核查情况交给法院时,主审法官埋头无语。沉默了一会儿,竟然对陈教授这样说:“对方的剽窃行为是另一个法律关系,我管不着,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我现在就管你剽窃对方作品这一法律关系。因为有证据支持,剽窃是成立的。这些你也许不明白,你的律师不能说不知道吧。”
    律师点了点头。
    陈教授怔住,一时沉默无声。
    回到家里的陈教授急了,又给金明打电话,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个一清二楚。金明回话,一个主审法官这样说很正常,我看看他们院长会不会这样说。说完又安慰了陈教授一通。
    金明给院长的信中除了谈案情以外,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甲乙丙三个人各有十两银子,乙为办事急用就偷了甲八两银子,丙为办事急用偷了乙二两银子。事后甲认为财去人安,虽然知道是乙偷了他八两银子,也不报官。乙则报官说,丙偷了他二两银子。县太爷命差役将丙捉拿归案。丙当堂承认偷了乙的二两银子,又捡举乙偷甲八两银子的事实。县太爷一听怒发冲冠,断案:丙偷银子甚少,是穷的闹得慌。念其揭发乙有功,当堂释放。乙偷银子归不多,但其蒙骗本官,唯恐天下不乱,当堂打一百棍,关进大牢。送乙去大牢的差役在路上讥笑道:“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不知道贼喊捉贼会罪加一等。”
    院长看完这个故事笑了,觉着这个故事很有趣,也很受启发,连忙叫来了主审法官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主审法官立即传对方来到法院,将核查记录让对方过目。对方傻眼了,口呆了。斯斯文文的一个学者突然变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狡诈的白脸奸臣,狡辩:“他们说我主编的《论数学教育的诸问题》所谓的剽窃内容是从古到今经过教育先辈们无数实践经验总结演化而成,是早已进入公有领域供后人学习的内容,当然不能说我是剽窃。而他剽窃我的那些内容是我的独创,没有进入公有领域,是国家著作权保护的对像。”
    法官一锤定音:“是否进入公有领域你说了不算。说句不大恭维的话,你这叫贼喊捉贼,不给你罪加一等算便宜你了。”
    就这样,陈教授本来输定了的一场官司,将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将被人口诛笔伐,面临着身败名裂时,却是让金明翻了个底朝天,让那些京城大律师、大法官恍然大悟,赞叹金明的沉着、睿智和大器,赞叹他对数学教育理论达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他们对金明都刮目相看,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把他当成了神。再看看那位所谓的学者,他竹篮打水一场空,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有一点所得,一种说不出的痛涌上了他的心头。以后他“江郎才尽”,收笔不再著书立说,也再没有到哪个书城转悠,没张大眼睛看哪个作家又剽窃了他的作品,而是上了一所老年大学。在那里他感受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养,不再想那些老有所为的事了。
    后来,金明听说又有一个“学者”磁上了陈教授,说陈教授的一本专著中有一段话是从他的著作中采取复制语句拼接而成,就属于剽窃。但他先不起诉,要求陈教授向一个出版社郑重推荐他的一本书稿。如果书出版了,就不在网上发布陈教授剽窃的消息了……
    书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这天,白颖提前离开学校,领着女儿兴冲冲进二中校门,迎面碰上的刘丽娅,打趣道:“白老师,你们家金老师发大财啦。”
    “他能发什么财呀?”白颖眼睛发一会儿直,感到惊讶。
    “金老师发表论文多啦,学校奖他五佰元呢?”刘丽娅笑嘻嘻地说。
    “哦。”白颖点点头后,调转身往家走。
    就这样,每碰见熟人,都发出这样热情洋溢的祝贺。她像喝一杯又一杯果酒,又甜又热,神经兴奋,见到一切都想笑。
    一进家门,白颖就开始收拾做饭。过会儿,她瞧瞧趴办公桌上的金明说:“停一下,我问你。”
    “我现在忙。”金明头也没抬地说。
    “你今天有什么高兴事啦。”白颖不依不饶。
    “没什么,没什么。现在快完了,等会儿说。”金明不耐烦了。
    饭熟了,他们一家三口人围坐餐桌上吃饭。金明今天有点反常,吃得很慢,有一口没一口的。
    白颖突然提醒金明:“哎,我今天改变了什么?”
金明愣住了,半天没有回答。他从来不注意妻子衣着、发式,上下打量了白颖,但没有发觉白颖烫了发。何况他有个心事要说出来:“今天学校按教学研究制度给我奖励伍佰元。我想将这伍佰元,和以前的稿费四佰多元,再凑上点,凑成一千元。”
    “干什么,给我买衣服呀?”白颖心头一热,探着身子问。
    “你听我说。今天有人告诉我,高校长病了,住了院,病的还不轻呀。他家里困难,这次有病住院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我想将这一千元送去。”金明抬头瞧白颖一眼说。
    白颖一脸失望,撅着嘴,捺不住冒出一句:“啊!送这么多呀!献爱报恩,心至情到就行啦。”
    “咱们说是借,要说送高校长不会收的。”
    白颖愁眉苦脸地说;“受人点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可咱们也天天愁钱,明年还想贷款买房呀?给伍佰元算了。”
    “高校长对你也有恩呀!咱一人五百,不就一千吗?”
    白颖虽然明白这年头讲义气怀旧的人少了,但知道金明是个心恩极重、知恩图报的人,她只好说:“好啦,不说啦,高校长这事就这么着吧!以后可再不能拿钱学雷锋呀,我们也缺钱啊!”
    县医院位于大街中心位置,一条不宽的水泥路从医院大门通向位于右后侧的住院部。金明他们来到住院部护士值班室一问,便知高校长住二楼八病室。正是吃晚饭时候,楼道里人来人往,他们与一个个对面走来的人擦肩而过,有时甚至还得侧过身来。
    此时,高校长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正在输液,表情漠然。他老伴脸上挂满肃穆,低头不语。金明他们进来后微笑着躬下身子。高校长看见金明他们,艰难地伸出手去。金明立刻迎合这双手,很亲热地握了握,亲切地说:“高校长,您好!知道您住院了,来看看您。”
    高校长眼睛一闪微笑道:“你们那么忙,不敢惊动你们啊。坐吧,坐吧。”高校长看上去有些憔悴,眼睛里没有了往日光采,就连笑起来都似乎很吃力。
    金明被高校长这么一说,很不好意思,还感到难过。此时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低声一句:“忙也得来看您呀!”
    白颖接金明的话,微笑着说:“高校长,哎,有病需要安心静养,到医院要听医生的啊。”
    高校长由于和金明、白颖好久不见了,此番在医院相见,过去的许多事像旋风一样涌上来又翻下去。像被感动了,脸庞红了一下,泪花闪闪的目光在金明、白颖脸上停留片刻,声音极其微弱:“谢谢!谢谢!叫你们这么惦记着,唉,上岁数人,浑身零件老了,这回来医院,拾掇拾掇啦……”说完,硬是挣扎着要坐起来,被金明他们劝住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别人,金明对高校长有着特殊的情感,那千丝万缕的回忆涌上心头,蓦然间,感到回到了上坪则中学,感觉那里的一切仍然详熟,详熟中还带了几分亲切。毕竟那里有他的一段人生,令人感慨,值得铭记。他用双手握着高校长的手,好半天搓摩不放,很动情地说:“您的深情厚意一直在我们心里装着呀!我们永远都感激不尽的。”
    高校长望着金明,没有吭声。
    金明问:“还记得我刚到上坪则的那天晚上,你给我说过的一句话吗?”
    高校长摇了摇头。
    金明说:“你说,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
    高校长点了点头。
    金明又说:“高校长,你现在也一样,咬咬牙挺一挺,病照样可离你而去。”
    高校长又点了点头。
    寒暄几句,白颖回到正题:“高校长,你好好治病,会渐渐好起来的,这点钱给你放下,钱不多,只能救救急。”说完,把手里一叠钱递给站病床边的高校长老伴。
    高校长一下子感动的眼圈都红了。嘴唇哆嗦,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泪禁不住从眼角涌出。过好会儿才说:“你们也困难嘞,你们盛情厚意我心领了,这钱不能要呀。”
    金明说:“就算借你呀!”
    高校长听金明这么一说,就不再推了,默默地点点头,说:“这钱借我可以,但一定要还的。就这我也感激不尽了,记你们一辈子的。”
    白颖亲切地望着高校长说:“高校长,你千万不要这么说,你待我们不薄呀!”
    高校长眼睛湿润了,偏过头去喃喃自语:“我对你们又没做什么,都是些份内事情,你们却这么惦记我。”他停片刻又若有所思地板着脸,说,“要说帮忙,我给人帮的忙多着嘞,可这些人连影子都见不上。他们见我马上离岗,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油枯灯尽了。”
    白颖望着高校长脸庞,感到难受,这张脸反映的是一颗受伤的心灵,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高校长又想说什么,却被白颖讲的一个典故堵了回来:“我师专上学时,老师给我们讲过;朋字,就是两块肉连一起;好朋友,就是当一块肉痛时,另块肉也会痛。当时我听了很受感动,深知诚挚友情来之不易。”
    高校长点点头,赞赏:“白老师说得太好了!现在人与人之间太缺少这种朋友感觉了,我感觉金老师和数学也是好朋友呀!”又眼睛直直地望着金明,心说,金明就是个人物,离开上坪则回到二中,又取得了那么多的成果。他沉思一会缓缓说道:“金老师,你回二中情况我听说了,这坎儿总算过去了,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哎,老理说得好,苍天佑好人呀!”
    高校长老伴站一旁,两只眼睛红红的,百感交集。
    等到护士进来给高校长换了液体,他们依依不舍,道了珍重,金明和白颖离开了病房……
    他们刚出医院大门,金明的手机响了。他看来电号码有些陌生,茫然了,不知谁打来的。接起来便问是谁。对方声音很柔软,女的,向他问好。金明拿手机的手抖了一下,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听对方又说:“金明,你猜猜,我是谁呀?”
    这一定非常叫人寻思,一定引起了金明的深思深想。他想了一圈,许久许久,没想起是谁。就回话:“猜不着。”
    对方:“我告诉你,我现在宾馆茶苑等你,见面就知道了。”
    金明想说什么,对方已经是忙音,要么是把电话挂了,要么是手机没电了。他怎么也想不起有哪个女的叫他,去还是不去,他心情乱极了,有些拿不定主意。白颖并没有察觉这其中的奥秘,她劝金明说:“去吧,难得有个休闲时光。”
    “那你和我一起去呀。”
    “人家叫的是你,没说叫我呀。”
    “那是女的,我又不认识。”
    “人家不是说嘛,见面就知道了。不认识人家会给你打电话?你还有那种美事。”白颖看透了金明的心思,瞧着他笑了笑又说,“去吧,腿长你身上。”
    金明手机上来了短信:“自古雄才多磨难。”
    他想了想,回了一条:“人生若在希望中。”
    又来了一条短信:“南柯一梦。”
    “别有洞天。”回信。
    “木人石心。”来信。
    “箭在弦上。”回信。
    “一代楷模。”来信。
    “自惭形秽。”回信。
    “百闻不如一见。”来信。
    “不过如此而已。”回信。
    回过信,抬眼就是宾馆大楼。他紧走几步,刚到自动门跟前,手机又一阵蜂鸣。他站定,又赶忙从裤兜里摸出手机,显示的竟然是:“亲爱的,我是小燕子,想你了,你想我吗?打我的手机吧……”这样的信息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不知道发信息的人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他的手机号码的。他把信息删除了,心里又泛出淡淡的失望。今天他的感觉不同往日。
    进了宾馆大楼,裤兜里的手机又响了,有电话打来,估计是那女的催他,急忙把手机摸出来,想说马上就到。却是白颖打来的,让他早点回家。挂断以后,自己对自己说,今天怎这么麻烦,见个什么人呢?他进茶苑便突然觉得有种登台演出感觉。因为电话来的唐突,他来宾馆也唐突。只见一个扎着玫瑰红领结的女服务生迎上来向他鞠着恭,微笑着问道:“请问,您是金先生吗?”
    他点点头,跟着服务生穿过大厅,来到个雅间。
    他愕然了。他看见老同学彭娟正微笑着立在门口。他也站定了,呆呆地望着。
    金明和彭娟好几年没见了。彭娟依然光彩照人,乐观、热情,身上集合了诸多现代人气息。岁月在她脸上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他脖子上细细的项链挂着一个晶莹闪亮的坠子。金明不知该怎么样开口,嘴唇动动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彭娟抬头看看木木站着的金明,感到几年没见,他的眼睛和神态是他所熟悉的,也许是她永远熟悉的。此时她也有些不好意思。
    过足足有一分钟时间,彭娟露出了甜蜜的笑容,金明才快步走过去,伸出手说:“彭娟,你好吗?”
    “我,我还可以。”彭娟笑着反问,“没想到是我吧?”
    金明楞了片刻,说:“是没想到,你还在惦记我。”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电话号码的?”
    “信息社会,只要想找一个人,”彭娟嫣然一笑,“他就逃不掉,你说对不对?”
    金明笑了,说:“对,你说的对。”又问,“你这次来……”
    彭娟已调市教育督导室工作,这次来南山是检查新课标实施工作的。她早就知道金明的一些情况,早想和金明联系。可一想起,她的脸便呈现一种苍白的虚弱。这里假想一下,似乎有多种可能性,如果双方仍然还有牵挂的话,也许会真诚相约,怀念一下旧情,弥补过去的遗憾,甚至可以重续旧缘,再度谱写新篇章;礼貌地会个面,表示一下礼节上的问候,聊聊天,再吃一顿饭后就洛奔东西了;不理不睬;不温不火,不经意让对方受到打击;设计一种炫耀自身、羞辱对方的游戏……如此种种。读者现在最关心的是金明与彭娟会是哪一种情形。那就接着读我们生活中的故事。
    彭娟告诉金明:“检查新课标实施工作的。”
    “好啊!”金明,“老同学成了上级领导啦。”
    彭娟:“什么上级领导,跑腿支差的一个。”
    金明:“说心里话,我也很羡慕你这样的工作。”
    彭娟思量了一下说:“不值得,你只看到表面上的光亮,到哪里都有人抬举。刚开始我也有点儿感觉不错,时间长了就觉得没意思透了,有点烦了。”又接一句,“从人生来说,还是你有意义啊!”
    金明:“有什么意义?”
    “意义大着呢,你将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彭娟用手指指自己,“而我们呢?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金明:“你这样说,让我无地自容。”
    “我是吹捧人的人吗?”彭娟想起一个歇后语,“我和你比起来,就像戴着草帽子亲嘴——差远喽!”说完,脸就红了。她觉得这个歇后语虽然很有意味,但不适合自己说。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明脸也红了一下,陷入沉思默想。
    “老同学最近忙什么大事情呀?”彭娟又笑咪咪地开启话题。
    金明挠挠头皮,想了想,说:“写本书,今天将书稿寄出去了。”
    “啊,太好了,祝贺你呀。”彭娟羡慕地叫起来,“我为咱们班出了你这么个教育家而自毫!”
    “还没有出版嘛,现在祝贺什么?自豪什么?”金明连忙说。
    “对,出版了再祝贺、自豪也不迟。”又问,“写书有窍门吗?”
    “我写的就是关于窍门的书。”金明回嘴。
    彭娟望着金明:“什么?”
    “数学解题思维窍门。”
    “那还真让我说着了。”彭娟得意。
    “那你说这写书的窍门,我觉得是有,可我一下子说不清楚。简单地说,先要选题,然后把平时积累的材料都用上去。选题好了有人看,材料生动、典型才有可读性。还得有股追求卓越的精神,写好每一个细节。”
    彭娟直视着金明,听着,听着,一句话脱口而出:“当初你如果上北大,不知会是个什么样子。”
    金明不知怎么接话搭茬。过好一会儿才说:“今天我们就坐不在这里了。”又翻翻眼皮,不以为然地说,“不过,从哲学的观点看,我未必能发表那么多论文,出那么多成果,还能写书。”
    彭娟点点头表示赞同:“对呀,你说的对呀。”又说,“我从你身上感悟到,一个人最大的优势是韧性,也是人生的根基,屡挫屡战,能够在大大小小的失败里站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这时候,金明感到了融融的暖意。他百感交集,心事滔滔,讷呐不能成言。
    看到金明静静地听着,不回话一句,彭娟扭转话题,关切地问:“你们过的好吗?”
    这句话是人关心人的特定术语,听着似乎外延很宽,衣、食、住、行,还有夫妻感情等许许多多生活问题,都可谓“过的好不好”之范畴。其实它的外延很狭窄,是指夫妻感情方面。所以人们对这个问题就很敏感,常常不知怎么回答才好。金明也是,他被问了个大红脸,转入沉默,想了好一会儿,才平静地说:“还可以。”
    二人沉默片刻,金明头抬一下,他眼睛直直地望着彭娟,因为他们两人好几年没见面了,一股久违的激情从灵魂深处喷涌而出……
    彭娟发现金明注视着自己,便半开玩笑:“你把我看的有点儿毛了,是觉得我和以前不一样了?”
    金明不好意思地微微笑了笑:“一样,一样,今天又叫我看到了当年的你。”说完,他又吞吞吐吐,“我有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彭娟爽快:“我们是老同学,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金明问的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当初,当初你为什么不给我回信呢?”说出了口他就不好意思地埋下了头,彭娟也埋下了头。
    彭娟无言以对。他俩又沉默了。
    良久,彭娟抬起头,又一往深情地望着金明,叹了口气,埋下了头,说:“这个问题我一下子也不好回答,可有一点要告诉你,因为我们相识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里,那时侯总觉得我们风华正茂,爱情和事业是矛盾的。现在想起,当年是多么单纯,多么幼稚啊!”说完,她陷入了沉思默想。
    些许沉默后,彭娟突然毫不掩饰地注视金明,目光里很复杂。金明很不自在地避开她的目光,没话找话:“你,你看我有什么变化吗?”
    彭娟:“你一点儿没变,还是那个问题来问题去的金明。”
    “我也觉得自己没大变化,”金明应一句,接着说,“我希望你以后再不要这样没有消息,突然一下消失,突然又一下出现。”
    彭娟望着金明点点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说:“我常想这样一个问题。”
    金明上下打量着彭娟:“什么问题呀?”
    “你就是一本书,为什么不写出来呢?”彭娟这句话不仅仅说明她对金明由衷地崇拜——形象十分高大的人物,主要是她感到,金明那一往情深的数学,既让他感受到研究、奉献、成功的欢乐,更让他付出心血,饱受磨难摧残,值得一书。
    “我?”金明用手指指自己,“写小说,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在我眼里你一贯很自信,今天是怎么了?”又扑闪着眼睛说,“怎么对自己突然没信心了?”
    让金明写数学文章、写数学书,他信心十足。写小说,哪怕是小小说,他感到莫名其妙,一点儿信心也没有。他害怕自己拙劣的文笔不能完整地表达心中的真实。虽然他想过。就对她说:“我觉得自己是搞数学的,隔行如隔山,动不了笔。”
    彭娟嘴一撇,说:“我看过你在市报上发表的那个“新鲜1+1”,写的就很好,有高度,意味深长。读来耳目一新,让人记忆犹新。”
    原来,金明在市报上发表了那篇“直面教师……”文章后,主编又多次打电话约稿。他说忙。人家说,写个短文章可以吧。他只好答应下来。正好第二天参加个同学聚会,他从人们闲撇的话语中受到启发,写了一篇文章,光看标题就很别致——新鲜“1+1”。发到市报社后,第二天就见报了。此文一下子引起不小轰动。主编来电话要他再写一篇。他一口回绝了。热心的读者一定情不自禁了吧!想知道这究尽是篇什么文章了吧!请看: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鲜“1+1”
   
    生意人恐怕经常想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断想着把自己的货卖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耳闻目见。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呆在家里闲不住,便出了门走到了步行街,转悠着。突然眼前一亮,望见不远处一家熟食店门前悬挂着的牌子上写着“新鲜酱牛肉1+1”,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心说,老板真是个精能人,竟然把“哥德巴赫猜想”的代号也用上了。
    我近前,没急着买,和老板套近乎,攀谈起来,想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我试探性地对卖酱牛肉的老板说:“你这样卖可是亏大了呀!”
    没想到,老板朝我笑了笑,毫不在意地说:“亏不了!”
    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手指着柜台上的酱牛肉,半疑半信地问:“就是买一送一吗?”
    老板很肯定地回答:“是买一送一。”
    “那就买一斤吧。”说着那买主毫不犹豫地付了一斤的钱。
    老板很麻利,一刀下去,过完称,一下子将称好的酱牛肉装进食品袋,往那买主手里一塞,就转了头,眼睛机灵地转悠着,瞧着街上过往行人,等着下一个买主。他心情惶惑自然是难免的。
    果不其然,那买主瞧袋里的酱牛肉,忽地醒过了神,两眼一鼓,质问老板:“你说是买一送一吗,怎么……”
    老板打断:“是买一斤送一两。”
    “那你为什么不明说呢?”买主又质问。
    老板扭头指了指旁边挂着的牌子,理直气壮地说:“你瞧瞧,前面的1写的大些,后面的1写的小些,这下你明白了吧。”
    买主抬头瞧瞧那牌子,无语,不高兴,不高兴也没办法。怪只怪自己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被人家磁上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老板是掌握了数量单位的某些精髓,耍了滑头。
    又一个买主来了,老板更不拿买主当回事儿,一副神气十足样儿,故伎重演。
    等买主提着酱牛肉走了,老板底气十足地对我说:“顾客走的时候有点不高兴,但他们还是觉得瞅了便宜。”
    在说这话的时候,老板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我才感到牌子上写的“新鲜酱牛肉1+1”与电视上播放的撼人心灵的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忍不住也买了一斤酱牛肉。
    我没语,老板也没语。
    数学可以从生活中来,但不能简单地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不仅因为生活与数学在逻辑思维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更是由于生活每天都是新亮敏跃的。
   
    眼下,彭娟显得很有经验,还接着说:“你不要以为只有那些文学名家才可以写出好作品,现在的一些文学名作家因为世俗纷扰,很难写出有厚重感的作品。”又问,“鲁迅先生原来搞什么的?”
    金明不假思索地回嘴:“医学。”
    彭娟一扬头:“他搞了文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匠,让许多文学巨匠几十年瞧着傻眼。”
    金明一本正经:“听着倒是个理,学理的人逻辑思维能力强,写出来文章说理深刻,入木三分,能扣人心弦。可是,我能和鲁迅先生相比吗?”
    彭娟也一本正经:“不是让你和鲁迅先生比,想让你知道,不是学中文的照样可以搞文学创作,你可以试试啊,谁教过你写论文了,你不也是无师自通了吗?在你面前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啊?”又接几句,“你是搞数学研究的,叙事能力和对时代的穿透力绝非一般,总是能够把‘响亮的耳光’打在该打的地方,写出来也许还是个为人乐谈、神秘莫测、大气厚重、动人心灵的篇章啊!”
    话是这么说,其实彭娟心里这么想。金明写这本小说一定会是用眼泪和热血来写他那埋在心底的……就是彭娟那有些牵强的话,竟然一下子把金明说兴奋了,说得金明似乎脑子里有些开窍了,身上的豪情点燃了,思绪在飞扬……心说,得给自己下个决定,把那埋在自己心底很深很厚很重的书写出来!
    彭娟瞧着他笑笑,看看表,正了正神色,说:“还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你也好有个思想准备。”
    金明:“你说……”
    她抿下嘴接着说:“上次市上进行教育质量大检查时,我和市教科所慕所长在一个组,抽空在他高兴的时候,让他看了你在市报上发表的那篇关于‘直面教师校外补课’的文章,向他详细介绍了你的情况。他这样回答,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金明的眼睛湿润了。他用力点了点头,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不久,发生了另一件核人听闻的事,让金明没感到庆幸,却是终身的遗憾。
    这件事是听徐智讲的。
    生活对于徐智这样的人总是无情,总是不断地给他提出严峻的问题。他虽然担任了教导副主任,但今年开学又提拔了一位教导副主任,万校长还在大会宣布名列他之前。这样一来,他基本靠了边。他觉得不知如何是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58. 红花和绿叶
    余晓欣的手机响了。
    “喂,晓欣吗?我徐智,今天下午咱们聚聚,你不忙吧?”
    “你有什么事?不可以在电话里说吗?”
    “还是见面说吧。”
    “什么时间?”
    “下午六时吧。”
    “好的。”
    余晓欣总觉着他的这两个老同学在一个学校里面和心不和的,很别扭。他和金明、徐智原是“三角形”关系,现在竟然成了个“双边”关系。他不能让他的两个老同学处在这样的尴尬境地。心想,大家好歹过去都是好朋友。就想趁徐智邀请他的这个机会,把金明也约来,把他俩搓合一下,使得三个人的关系仍然恢复原来的“三角形”关系。
    金明听说余晓欣在外面开会回来了,正准备给他打个电话,没想到余晓欣的电话打过来了……
    徐智下午兴冲冲地来到‘好又多’时,见到的是余晓欣和金明两个人。徐智有口难言,迟疑一下,又例行公事地点点头,别别扭扭地笑了笑,表示了热情,稍坐一会儿,转头喊道:“服务员。”
    金明也觉得有点尴尬,他和徐智打过招呼后,用数学般严密的逻辑很快推出,余晓欣想让他和徐智的关系和好如初。
    徐智本来想先胡撇几句,再说自己的事也不迟。但他又想,几个人酒喝高了后,说者和听者都乱了谱。所以等酒和菜都上来了,徐智往余晓欣跟前靠了靠,开口:“晓欣,你现在是组织部副部长了,该为我前途考虑一下了,总不能叫我这个教务副主任的位子一直坐下去吧!”
    余晓欣说:“可以呀,但你得干出个名堂来,关键是你要有业绩我才好说话呀。”
    徐智楞了楞,满脸的微笑僵住了,眼光茫然。
    余晓欣没注意到徐智的表情,对金明说:“前些日子我去市委组织部开会,在宾馆遇到了也在开会的书记,谈话中他强调一点,要确实把有能力、有实干精神的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我就向他介绍了你的情况,他的回答是可以考虑。”
    金明连忙说:“晓欣,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可我觉得自己不是官场上的料,还是搞业务舒心自在。”
    余晓欣和金明说来说去,似乎没在乎徐智。徐智脸上有点酸,呆呆地坐那里,听他们的谈话,感到一脑袋雾水。转头去看金明,金明好像知道徐智要看他,眼皮向下收回了目光。徐智心里一阵失落,但不敢在余晓欣面前多加扭捏,只是自愧不如地心说了一句:“唉,真是的,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他感到今天的话实在不投机。其实不止今天,万国锋来二中任校长后,虽然他三天两头地上门去巴结,但不投其所好,自然在万校长面前也不像以前在何长青、李二胡面前有脸面,那么得意。而金明以前不得意,现在却很得意。
    世世苍桑啊……
    万校长对他经常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他常想,用老办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位新校长的要求了。但怎样才能适应新校长呢?工作上他努力了,但不是接二连三地弄巧成拙,就是三天两早晨地画蛇添足。
    自己拆自己的台!
    唉,他觉得自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了。他有时也认为万校长并不是对他有什么看法或者恶意,也许是自己太敏感了。学校里还有人比他敏感,竟然说万校长是个笑面虎,很快会拿什么人开刀的。他当时一听有人这样说,心里“轰“一下,霎时面红耳赤。他的确也有点儿担心,担心自己会成为“案板上的肉”。他知道担心也是白的。唉,只能像一个悲观的哲学家一样想,也许时间能解决问题……他本想和余晓欣说说心里话,没想到金明也来了,心里话说不成了。他也知道余晓欣用心良苦,知道俩老同学在一个单位只能处好,而不像一般的同志关系处好处坏没两样。但他现在和金明之间犹如隔辈之人,人家发达高走了一步。所以对于与金明的关系恢复到从前那么自如,连一点儿底气都没有,老感觉之间有一条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又起几个话题,余晓欣和金明总是不咸不淡的。可由于是自己请客,他不愿意扫兴,就讲了一个笑话:“来的路上,突然看见前面一座高楼下面黑压压地站许多人看热闹。那热闹劲吸引了许多路客,交通几乎为之堵塞,人们都踮脚昂首地瞧着什么。我近前一问,便知是楼上呆站着的那女青年欲寻短见。当我看见不远处有个中年妇女痛哭流涕时,便过去问道,她是你女儿。中年妇女摇头不语。又问她是你亲属。中年妇女仍摇头不语。再问她,那是你什么人,中年妇女终于开口,说什么也不是,是她顾了看热闹,钱包让人家给偷了。”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余晓欣也觉得徐智上面讲的故事很有趣,笑了笑,刚想辉映一下,突然又觉得这个故事好像在哪里听过。对了,想起来了,原来好像是说看热闹的一个男人把自行车给丢了,徐智改编成女人把钱包丢了。他笑了笑说:“那是个相声段子,我也听过。你有没有新鲜的”
    “有,不仅新鲜,还精彩呢!要不要听?”
    “别卖关子了,讲吧。”
    徐智清了清嗓子,讲了憋在心里好几天的的故事。
    他这时已经完完全全明白了余晓欣的心事,他也想让金明开心一下,他要讲的这个故事金明听了一定很开心。
    徐智开讲之前,我们先说一个成语“恬不知耻”,这个成语人们都知道什么场合下用,却很少用。因为这是一句很骂人的词。这里把这个词用在李二胡身上,许多人会感到一点也不过。
    对于恬不知耻的李二胡,这里真的不想多一个字开罪他,只想把事实告诉大家。
    是这样的。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二胡调到督导室后,果然很清闲,上班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就像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一样,从领导岗位上一下来,好长时间闷闷不乐,看到的和听到的一切都让他觉得与己无关,恍若隔世。他几乎没有机会与任何人打交道,差不多成了一个自闭症患者,感觉自己仿佛被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一般,感到特无聊、虚空、枯燥。和许多离退休老干部不一样的是,他对目前的处境怎么也接受不了,三番五次地找局长拿主意,找组织部说自己年龄不大,身体条件也不错,还想为教育事业多做点儿贡献。可是,凭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谁都明白只能是白搭,没人理睬,甚至对他会表示出一种厌烦的情绪。因为古今中外的官位都不缺人,所有的官位都被占的满满当当的。
    他悲哀的想在个什么地方哭了一鼻子。
    后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个使他极为震惊的消息,金明被推荐赴北京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还说要把他提拔重用,震惊得他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脑子里竟是一片空白。他感到世道简直是个万花筒,轻轻一晃,新的图案就出来了。
    真的变了。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他失望了。他的气色越来越差劲,额头眼角明显又添了不少皱纹,看上去跟六十来岁的退休人员差不多了。他常常一脸温怒地坐着发呆,一家人都跟着难过。后来他到老干部活动中心消遣了一段时光,也因棋牌球技不如人,经常遭人埋怨讥笑,惹一些闲气,就不想去了,闭门不出。
    真正让李二胡感到失望的,是一个女子。
    有一天,他打电话给一个老同学想倾诉衷肠。两人一见面,没聊几句,李二胡的脸色阴沉起来,接着就不由自主地发起了牢骚。这位老同学太了解李二胡了,知道他憋着气,还生怕自己闲着,担心闲出病来,就想给李二胡找出点儿事来。对他说,上网聊天可以化解寂寞。还打趣地说,也许还会碰上个红颜知己。于是,李二胡在这位老同学的帮助下,申请了QQ号,开始上网聊天。没几天,他心里渐渐坦然起来,在网络中俨然找到了脱胎换骨的感觉,洋样得意。他网名为“绿叶”,遇到了“红花”,刚聊几句,“红花”就要求双方打开视频聊天。好家伙!“绿叶”眼前竟然一亮,这是个圆脸、大眼睛,有几分妩媚的女子,竟然让他心动,让他感到大半辈子简直白活了。刹时在他内心掀起巨大波澜。
    这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网络就是这么神奇!
    给他寂寞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久已空泛的虚荣心得到不小满足,立马意识到自己有了“艳遇”,显得格外兴奋,便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聊到他的工作,他不禁流露出深深的哀怨……他们聊的投机,十分火热,一来二去的,很快,“红花”就成了“绿叶”的开心果。
    “绿叶”是那么地投入,他的心也渐渐软化,渐渐投入真情,终于不能自己。
    他们第三次聊天记录是这样的:
    “红花”对“绿叶”说:“我们好像很有话说的。”
    “绿叶”对“红花“说:“是因为我们趣味相投。”
    “红花”对“绿叶”说:“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
    “绿叶”对“红花“说:“你是我今生最美的感受。”
    “红花”对“绿叶”说:“我遇到个好男人。”
    “绿叶”对“红花“说:“我遇到个好女人。”
    红花”和“绿叶”在同一时间向对方说:“我们都遇到个好人。”
    “红花”对“绿叶”说:“一个好人难寻。”
    “绿叶”对“红花“说:“一个知音难觅。”
    红花”和“绿叶”在同一时间向对方说:“缘分啊!”
    “绿叶”对“红花“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红花”对“绿叶”说:“无缘对面不相识。”
    “绿叶”对“红花“说:“但愿人长久。”
    “红花”对“绿叶”说:“千里共婵娟。”
    “红花”对“绿叶”说:“你是才子。”
    “绿叶”对“红花“说:“你是佳人。”
    红花”和“绿叶”在同一时间向对方说:“才子和佳人共同演义千古绝唱。”
    ……
    他们第八次聊天记录是这样的:
    “绿叶”对“红花“说:“才子要为佳人做一件大事。”
    “红花”对“绿叶”说:“佳人对于才子是无事所求。”
    “绿叶”对“红花“说:“你的纯朴让我感动。”
    “红花”对“绿叶”说:“你的善良让我敬佩。”
    “红花”和“绿叶”在同一时间向对方说:“我们是真诚的朋友。”
    “红花”对“绿叶”说:“佳人有一事询问。”
    “绿叶”对“红花“说:“才子有一事要办。”
    接下来,“红花”和“绿叶”约定,中午一点钟在人民广场会面。
    约定见面的时间快要到了,“绿叶”还在猜测,“红花”究尽是个什么人?她到底有什么要询问?为什么要急着和他见面?他产生了一种无边的虚无感。但又一想,自己一个大男人,难道怕她不成。话虽这么说,“绿叶”却是心里开始怦怦地乱跳,生怕来见面的“红花”又变成个妖怪。他鼓起勇气,如约来到广场。等了一会儿,不见人来,他想见“红花”的愿望便不可抑止,担心起来。她会不会不来了?
    十几分钟过后,一个长发婆裟,身材丰满的漂亮女郎走过来。“绿叶”眼前一亮,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刚才与自己聊天的“红花”。打心里自答,一切都实实在在,认认真真,怎么能算是虚拟的呢。所谓网络虚拟是那些井底蛙们想当然说的。
    “红花”与“绿叶”打了招乎,“绿叶”眼里的茫茫然被惊喜所代替。“红花”笑了笑,说:“想不到你能认出我!”“红花”笑起来像一朵含苞的花儿啪地开放,很动人的,难怪“绿叶”一见之下更加痴迷。
    尽管如此,“绿叶”还是感觉“红花”非常陌生,在网上那种卿卿我我的话此时竟说不出口来。“红花”却没有陌生感,但她也不多说什么,寒暄几句后,便提议换个地方聊聊。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厅里,他们跟大多数相见面的网友一样,走出网络,聊的内容就转移了方向,也剥离了文学语言,一切都俗的不能再俗。
    “你这会儿忙不忙?”
    “红花”这么一问,“绿叶”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什么事呀?这么拐弯抹角的?”
    “红花”那双目楚楚动人地望着“绿叶”,一本正经地说:“我现在想开个书画店,想请您这位教育家给我参谋参谋。”
    “绿叶”这个人太好面子,甚至到了虚荣的程度。“红花”给他把教育家这顶高帽子一戴,感到无地自容,也一本正经地对含情脉脉的“红花”说:“我不仅要当参谋,还要鼎力相助。”
    “红花”又要带“绿叶”去正在装修的门市看看。“绿叶”说坐出租车吧。“红花”说还是坐公交车,可以省点。“绿叶”说没关系的。“红花”说,难道你的钱是刮大风逮的,能省为什么不省。“绿叶”有点想笑,也有点感动。
    他们又来到个正在装修的门市。
    “红花”说:“旁边的门市也想转让,如果开两间就能做大做强,就这间,只能是赚点饭钱。”
    “绿叶”说:“那就开两间嘛。”
    “唉,我没有那么多资金呀!”“红花”立刻还嘴。
    “我给你借嘛。”
    “那不行。”
    “为什么?”
    “少了不济事,多了受用不起。”
    “绿叶”陷入沉思。
    “红花”说:“咱们两人强强联合,开个大的,赚大钱,怎么样?”
    “多少?”
    “一人五万。”
    “我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啊!”
    “红花”的小嘴跟的挺快:“没关系,开始也不要那么多,有两万就够了。”
    “我存折上只有一万嘛。”
    “红花”的小嘴跟的更快:“一万也好,可以先支付装修材料费。”
    此时的“绿叶”只想顺着“红花”来,让“红花”高兴,让“红花”心想事成。就在“绿叶”急头怪脑地将一万元从银行取出交给“红花”以后,“红花”突然蒸发了……打电话处于关机状态,“绿叶”疯狂地发了无数条信息,“红花”只回了一句:谢谢您!
    谢什么?“红花”没有说,“绿叶”也想不出。后来的日子,“绿叶”再也没有见过“红花”,“红花”的QQ一直是冰冷的灰色。
    “绿叶”感到事情有些不妙,有好几次,下拉搜索,寻找“红花”的影子,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常常一脸温怒地坐电脑前发呆。有一天,好像感到了什么……
    没错!
不久,“绿叶”在网上看到消息:犯罪嫌疑人陈**,女,现年20岁,系**县人。现已查明,陈**今年初在网上申请网名“红花”,以聊天为诱饵,费尽心机取得某些中年男性网友信任,实施诈骗活动。现敬告广大市民[网民],有知情者或受骗上当者,迅速向我公安机关举报。警方提示网民,上网聊天,不要轻易泄漏自己的工作单位、收入及家庭情况等信息,以免引狼入室。
    “绿叶”脑袋“嗡”地一下,不一会儿,脑袋就耷拉下来,腰也弓得如一棵弯弯的老柳树。老伴见状,以为他还是为以前的事发愁,劝他:“何必这样,愁也没有用。”
    他不知怎么,突口而出:“不愁不行啊。”
    “愁就是法子吗?”老伴问。
    他沉默不语,开始了喝闷酒。
    “绿叶”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打击,经得起吗?从公安局做完笔录回家的路上,他的状况大不如前。他突然觉得好笑。生而为人,多数像钟摆,免不了会于一种不是患得,就是患失的两种状态中摇来晃去。比如,那个诈骗犯骗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而让他常常牵挂的一万元,现在就患失了。但永远也不会明白茫茫网海中,自己怎会和一个黒客狭路相逢?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怎么也会让自己承受如刀割般难忍难受的伤痛?他骂自己混涨,责问自己为什么鬼迷心窍,觉着自己做人太失败了太失败了。
    生活开了他一个玩笑,还是他开了生活一个玩笑?他不得而知。他知道的是这个倒霉的“QQ”,这个似游戏一样的“QQ”,让一个毛丫头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捉弄了。他不想把这个无聊透顶而又毫无希望的游戏再玩下去了。
    不久,“绿叶”似乎想通了些,他用啊Q精神心说,什么样的人生也不过如此,该收场了,再也不上网聊天了。你躲吧,你躲得再远,与我何干?再犯了事警察把你逮了,可怪不上我。他活到快五十岁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件让他彻底醒脑的事,一刀见血,虽痛,然而痛快。
    据说,李二胡再也没嚷嚷着找领导要发挥余热,也没有再接受社会上扑面而来的东西诱惑,不知从哪里弄得一本《圣经》,开始“收心务正”了,天天读反复读废寝忘食地读……想了许多,觉得人生不管走哪一步,对每一个人都公平,谁也没有理由埋怨自己的人生……似乎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突然大悟了尘世间的一切,想到官贵功名无非是戏,权力荣辱何须认真。他感到了一种过去从未有的安稳、豁达、泰然。渐渐地,他的脸上出现了看开世事的超然和善的笑容。未来岁月中,支撑他的躯体、使用他大脑、借助他表情喜怒哀乐的,似乎是另个人。
    网上行骗的事几乎每天都发生,也每天都结束,好像这世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都有人死亡一样,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网上行骗花样层出不穷,以至“骗的好,骗的妙,骗的网友呱呱叫”,成了一句放之网海而皆准的至e明言……
    其实,网友就是网络上的朋友。他和现实中朋友不同,无论对方的美丑、胖瘦、年龄大小,身份、地位如何,只要两人趣味相投,谈的投机,都可以成为网友。那网络上说的话,发生的什么,让它网络上发生好了,高兴过后就罢了,千万不要弄现实中来。网友一旦走出网络,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失去了因陌生和虚拟而带来的安全感和轻松感,现实社会中那五颜六色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难怪有人这样说,网友是一种因距离和虚幻而产生的朦胧美,如雾里看花——美丽略带神秘。
    在这里想对那些上网聊天的网民说上几句,虚拟世界里,有网友愿意替你分忧解愁,倾听你快乐,足够了。不要对网友关心你的话,喜欢你的话,感动不已。因为这些话不过顺嘴说出,关掉电脑就不复存在了,千万不要想着在现实中求证。你如果当真,他可能会别有用心。应当知道,世界上最完美女人和男人往往存在于人的想象中!
    不要破坏这朦胧美吧!
    网友还是不见面的好!
    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就另外一回事了。比如,师生之间的感情……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8-24 1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明从“好又多”回来,刚进办公室坐下来还没几分钟,就有人敲门。他起身开门一看,门口立着几个小伙子,田小亮和他以前的几个学生……
    金明从北京回来后,各种各样的荣誉接锺而至。他以前的那些学生听了都兴奋不已。大家离开金老师好几年了,常想着和金老师一块聚聚却很难凑一起。这个忙完了,那个开始忙了,都忙自己的事情。金明一闲下来,对同学们也有一种期待,期待能和他们见面,能看看他们到底长成什么样儿,问问他们的学业、工作……
    昨天,兰洲军校上学的田小亮回来了,今天两个与田小亮关系要好的同学做东,在一家餐馆宴请田小亮,顺便叫了几个同学。还特意叫了金老师。
    餐厅里金明正和他的学生们围坐餐桌前,很兴奋地交谈着,也等待着警校刚毕业已在公安局刑警队上班的高小虎。金明心里为这些学生而骄傲,学生们一个个懂事明理,长得茁茁壮壮的。过了一会儿,高小虎还没有来,这些学生们难得一见,就三三两两开始说悄悄话了。金明闲不住,开始不舒服了,不喜欢把自己放等人的位置。一般人来说,等人是个常礼。但他太忙了,怎么能等人呢?哪里有太多的时间去挥霍呢?感到身不由己!他心神不定地看看表,说高小虎怎么没来?会不会不来了?田小亮说,不会吧,我再打手机问一下。说完拿手机,拨了几下,刚准备听对方讲话,雅间门被推开了,着一身崭新警服的高小虎快步走了进来。
    “金老师!”高小虎笑盈盈地叫着,大步流星地过来和金老师握了手。
    金明微笑着:“坐下吧”。
    几名服务小姐鱼贯而入,进进出出,不一会儿菜就摆了满满一桌子。
    他们开始举杯。
    第一杯庆贺金老师所取得的成就,众人齐声响应,不约而同地起身,举杯,痛饮,落坐;第二杯为田小亮接风洗尘,众人“刷”地再起立,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第三杯……
    酒足饭饱之后,高小虎提议大家一块往南山河边散步。金老师点点头,大家都很乐意。
    南山河位于县城外西边,水流并不急。他们顺着河的石头小径往南悠闲地前行。路旁有排整齐的杨柳,扭动着它那柔弱纤细的腰肢,有点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这里清幽避静,是个怡神休闲、陶情适性的好地方。金明不常来这里,此时他心情倒有说不出的美妙。不多时,河上新建起的一座大桥就在他们眼前。他们站定了。谁也不说话,时间在寂静中一分一秒的过去。高小虎凝视着桥上川流不息的人和车辆,轻轻叹息了一声。
    “你好像有什么心事?”田小亮突然扭过头问。
    高小虎喃喃地说:“是啊,我真没有想到。”
    他告诉大家一个十分不愉快的消息,公安局在网上通缉的那个网络诈骗犯已辑拿归案,“红花”就是我们的同学……
    “啊!”金明心里叫道,焦急地问,“真的吗?”
    “真的,是真的。”高小虎又说,“按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罪重不了,就看再有没有人揭发。”
    在场的同学们都瞧着金老师发呆。
    金老师的脸滚燙燙的,目光直直的,茫茫然的。
    热心的读者可能已经从人们闪烁其词的话里,明白了那个诈骗了李二胡的“红花”就是金明原来班里的学生陈小霞。陈小霞为什么如此下场,前面我们已经做过一些交待。这里我们无意于对陈小霞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进行剖析,只是我们从中再一次看到,一个教师在单纯幼致的学生成长道路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估量的。可以把一个学生塑造成为国家栋梁,也可能使一个学生步入歪门邪道。再往大点说,一个学校领导,由于自己思想狭隘和自身的弱点,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忠不诚,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那些在种种诱惑面前,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权之便大肆聚财,师德、人格轰然倒塌的学校领导,又将给社会制造怎样的悲哀?成千上万的来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将要为他们的过失、恶劣行径付出惨重的代价!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继续拜读  自然问候{:soso_e160:}{:soso_e183:}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