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人小说】山村女教师的故事(添加中)

[复制链接]
榆林人 | 2015-9-11 1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千古名句当下在这些农民心目中不占一点位置。
村里小学毕业生的家长中,有些觉得子女多少算有了点文化,不睁眼瞎受罪了,就不想让子女到乡中学念书,在家里帮他们种地,经管牲口……原来各家各户牲口很少,后来都在集市上购买了不少牲口。农民没钱没关系,政府有文件啊,可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
文娟家里也人手紧缺,她爹文双奎不让她念初中,想让她在家里当帮手。可她娘杭秋兰不行,执意要供她上学。杭秋兰虽说没文化,但她知道从古至今,世界说来说去,总是识字人的天下。自己这辈子不顶事了,文娟从小脑子就灵——老师都说过她有培养前途。她在家里地里地操磨,把文娟培养的有些出展,操磨一辈子也就值了。
杭秋兰老汉文双奎这么讲:“村里多数孩子念初中了,为甚咱女子不去念?”文双奎说:“过日子还是不高攀别人为好。”杭秋兰辩:“念个初中高攀甚?我是想让女子有个前途。”文双奎反唇相讥:“一个女子要什么前途?”杭秋兰说:“我说让文娟将来有个前途是说笑哩。”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这里多装些东西却是实话。”又说,“你该明白‘知书达理’这话吧?知书以后才能达理,才能成为明白事理懂得规矩有教养的人。”说得老汉哑口无言,但他还是死活不同意文娟念初中。
文娟听到爹不让她念初中,就一病不起,头疼还发高烧。杭秋兰慌了,要给她请医生,她摇摇头说不。问她想吃什么,她不说。杭秋兰感到女子不说是心里有什么想法,就让她说出来。文娟始终不说,很矛盾,虽然她十分想念初中,不念初中就不能当老师她心里清楚。可她也清楚,地里的活凭靠爹娘就顾不过来,她念了初中,已经初中毕业的哥哥文涛就不能补习了。她实在不想为自己而毁了哥哥的大好前程。
文娟的心思杭秋兰觉出来了,很难过,不知所措。
文涛的思想也在激烈地斗争着。他想,如果自己补习的话,妹妹就念不成初中,他已经长大了,应该对家里承担起责任来。他一个当哥哥的不让着妹妹,还算什么哥哥。文涛的这一想法一直处于昂扬的状态中。
临开学的前一天,文涛对娘说:“我不补习了。”他走到文娟跟前,用手在她头上亲切地摸了摸,说:“别难过了,你念初中吧。”说罢就难过地转过身子,一股泪流从他压抑的心中迸涌而出……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可也不愿意断送妹妹的前程……
杭秋兰瓷了瓷,眼眶里就有了泪水。过好半天她才对文娟说:“你哥哥不补习了,你去念初中吧。”又说,“你要永远记着,是你哥哥给了你机会”又说,“你念了初中,那就要好好念哩!”
文娟的头不疼了,高烧退了。
    庙沟乡偏僻贫困,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七十多里,周围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带,各机关单位沿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一字排开。最繁华的的地方要数东头的供销社。站在供销社拿眼往东遥望,天高云淡,阳光灿烂,有一座小桥,桥下的河里水流活活。再往东看,有一座大山挡住了视线。大山的巅峰处座落着一个有点破败有点凋零的土墩墩。站在土敦敦上,方圆几十里尽收眼底。由近及远,荒远僻野的云里山村,还有那浮云似的远山尽收眼底。由远及近,眼下便是位于半山坡上的乡中学。
乡中学占地呈长方形,教师、学生住窑洞,教室破烂不堪,院子四周立着一排排茁壮成长的细杆白杨树。南边围墙中间有个拱门,拱门出去有个像农民打麦场似的简易操场,安一副破旧的篮球架,一副双杠。说起学校的历史,很平淡。校长戏说,校名一改,就是许多乡中学的发展历史。
建于1958年,校舍是几孔土窑洞,几个教师,几十个学生。校长是城里师范学校毕业的,唯一的一个大学毕业生,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右派分子……1973年,校长带领师生勤工俭学,自己动手烧瓦制砖,挑土运木,修了一排有模有样的教室,建了几孔青砖接口窑洞……
文娟是穿着蓝白小格子衬衣,海潮蓝裤子,背一捆铺盖卷,抱着一个小木箱,上了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又上了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黑水汗流地来到乡中学的。
学校没自来水,凭靠一口水井里打吃的水和用的水。学生在学校里吃住,宿舍十分狭窄,十八平方米的宿舍里满满当当住了十几个女学生,散发出来的已不是女人的气味了,甚至不是人的气味了。它夹杂了劣质牙膏、劣质肥皂、劣质护肤油,以及脚汗、液汗等排泄物的气味。这些气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令人眩晕的气味。这是特殊的气味,是女生宿舍里的气味。
文娟小学时身上总是七长八短地穿着亲戚给的旧衣服,长布短缩,短窄得吊在了半腿上还穿。她不管穿的多么破烂,从来都不向娘开口要穿什么新衣服。她那幼小的心灵懂得,自己是一个穷家薄业的农家子女,不能像其他人家的子女,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杭秋兰觉得女子大了,要离开家念初中了,不管家里怎么苦,还得给女子穿的体面些,就给她缝了一身新衣服。还将她那乌黑的短头发剪得整整齐齐。
宿舍有大炕靠门的一头是文娟睡觉的地方。
晚上,十二个人挤在一盘大炕上,文娟有些不习惯,身子翻过来翻过去,好半天睡不着。刚睡着,突然,房门“呼”一下拉开了,文娟就被惊醒了,见一个女同学提着裤子火急火燎地奔出宿舍。文娟探身朝外看,外面黑黑的,房门被风吹得吱扭吱扭地响。不一会儿,那女生急冲冲奔了进来,嘴里滴溜溜地响着,还带进来一股冷风。文娟见她上炕睡下了,们还开着,就下炕关了门。再上炕,就一下子睡着了。
天蒙蒙亮文娟就醒了,还不到起床时间,她睡子在炕上,不由得想起她的一个同学王秀秀。
她的爹在城里是个包工头,她进城里的中学念书了,文娟羡慕不已,却不想攀比。不能跟别人比,别人生下来就生得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命是抗不过的,她经常对自己这么说。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是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
但她不向命运低头,把李老师给的那个蓝色笔记本带在身边,一想起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浑身一下子清爽许多,望望学校院子里的一棵棵白杨树,一股青云直上的感觉油然而生。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11 1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中的学习生活远不是小学那么轻松了,功课多也难,英语单词一蛮不好记。语文课文长,要掌握的字词句就多也比较难理解了。尤其是数学中出现了一个荒唐的数——负数,把小学数学中的许多东西给搞乱套了。
譬如,“十”、“—”号的意义有了新的内容,它们除了仍表示运算符号,还可以看作一个数是“正”或“负”数的性质符号。引进负数后,减法就不再作为独立的运算而存在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由于a-b=a+(-b),加减统一成了加法,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就连原来熟知的一些结论也不再是永远正确。引进负数以后,原来的“和比加数大”,现在就不是一定正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小学里大家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引进负数以后,仍然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但这里表示的是有理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正数或零,也可以是负有理数。再说计算,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计算时要先确定符号。臂如,几个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符号确定了,几个有理数的乘法实际上化成了“算术数”的乘法。还有,有理数的加法除法乘方也都一样,先确定结果的性质符号,再进行绝对值运算。


开学几天里,班里同学相互之间还是跟本村来的同学交往,过几天,一些同学便开始尝试与其他同学沟通心灵,选择新的的朋友,也在接到来自更多朋友的友情,开始新的生活道路。首先是住在一个宿舍的同学间的交往。要说交往,主要是晚自习下了,都到了宿舍,宿舍灯一黑,马上上炕睡觉,却睡不着,只好躺在炕上一起聊天。话不多,都是断句,有时候只有几个字。也就是你一句我一句,三四个回合。每一次都是由一个同学首先把话题挑起来。不能小看了这几句话,要想融洽宿舍里的同学关系,这些都是必须的。聊上一会,有的同学就睡着了,没睡着的同学只好睁着眼想心事。
文娟那颗幼小的心沉浸在了无比的温暖之中,把哥哥的深情厚意永远装在了脑海里。她总觉得欠了哥哥的,像病了一场,无精打采,饭也不想吃。甚至上课时候都走神。有一次数学课上走神的时候,听到王老师把教鞭在讲桌上“啪啪啪”地甩了几下,她立刻正襟危坐。她已经长大了,可不愿开始就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当老师的十有八九性子急,生怕学生学不会。王三平却是慢性子,对数学差的学生不急不躁,不想让他们三天两早晨就成绩进步。但慢工出细活,一旦学生们渐渐地喜爱数学,成绩也循序渐进了。王三平还兼文娟他们班的班主任,他看上去斯斯文文,很喜欢学生,看学生的眼神很亲切。不是说他对犯错误的学生也喜欢亲切,而是决不姑息。
开学第一天早上。利用早上二十分钟的晨读时间,王三平来到了教室里。他站在讲台上说:“我们这个班集体刚刚组成,我想在班里任命几个临时负责人,由于我不了解情况,就请大家推荐。谁想好了,就可以先说出来。”教室里一阵肃静,同学们你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发言。王三平又启发:“学生干部除了学习成绩方面的因素,还要看品质、道德和为别人服务的热情。”还是没有人打头炮。王三平眼看二十分钟过去,晨读课就要下了,只好说:“谁想好了,可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纸条上交我。当然了,如果认为自己合适,也可以毛遂自荐,我也同样欢迎!”
开学的第一堂课上,王三平就要求学生们上课时腰板必须挺直。学生们就纷纷挺直了上身,肩膀不由自主地耸起来,脖子往后缩,后脖颈发硬,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
开学不几天,一个穿着打扮有些与众不同的女孩突然出现在了教室里,她叫王秀秀,是文娟小学同学。文娟感到不可思议,城里学校都说好,她进了城,咋又回乡中学来念书?
下课后,王秀秀给文娟说,城里的学校不好,她才又回到乡下念书了。再没说什么,文娟也不多嘴问。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赞  一口气看下来  {:soso_e142:}{:soso_e160:}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12 1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5-9-11 13:02
赞  一口气看下来

谢谢文友了,很难得的。
问好,祝文友万事如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菱 | 2015-9-15 23: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有学习的份,细细阅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16 21: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菱 发表于 2015-9-15 23:14
惟有学习的份,细细阅读!

谢谢水菱的特别关注,问好祝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18 1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章 文娟的努力
开学有两个星期了。数学教师王三平要给同学们讲“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这个猜想是外国人提出来的,故事里的“1+1”初中生最多能明白个大意。但由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探索这个猜想的道路上遥遥领先,他就借此想让大家受到启发,学一学陈景润的精神,以陈景润为榜样,喜欢动脑筋,遇到难题不产生畏难情绪。这个故事他曾经给以前的学生讲过,起些效果,当下他准备利用自习时间给新同学们讲一遍。
王三平讲这个故事的语气不同于平时,几乎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般——
故事发生在1742年6月7日,大数学家欧拉像往常一样,一大早来到柏林科学院物理数学所自己的办公室,投入了紧张忙碌的研究工作。10点钟左右,他思考的问题有了些眉目,便以极快的速度记录了自己的思路,然后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
“蹦蹦蹦”门开了,传达室的值班人员送来了当天的报纸和信件。他随手翻了翻,发现一封来自俄国外交部的信,好朋友哥德巴赫寄的,这次哥德巴赫要和他探讨什么问题?
带着这个疑问,欧拉拆开信,看罢就惊呆了。
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猜想:不小于6的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不小于9的奇数能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
按照哥德巴赫提出的猜想,欧拉做了细心的验证:
6=3+3  8=3+5  10=3+7=5+5 12=5+7  14=3+11=7+7   16=3+13=5+11 18=5+13=7+11 20=3+17=7+13 22=3+19=5+17=11+11  24=5+19=7+17=11+13   26=7+19=13+13……
欧拉相信这是一条真理,就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哥德巴赫复信。信中说:虽然我不能证明您的伟大猜想,但我确信它是完全正确的。
信中,欧拉还将猜想的表述简化为:任何一个偶数n>4,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举世闻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这样诞生了。
王老师边讲边来来回回走着,不停地做手势。讲罢他觉得气氛不够热烈,叫大家拍手,响起了零零落落的掌声。他要大家把手拍得响亮点儿,大家用劲拍,掌声一下亮起来了。他的脸上喜气洋洋,不想歇嘴了,还津津有味地讲了这么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他讲:“鉴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艰难,人们对这一代号为‘1+1’的难题,用‘皇冠上的明珠’做了形象的比喻。全世界的数学家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困惑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数学家们好比是登山运动员,正在奋力地向上攀登。在这里似乎没有冬天,有的只是一条无尽的探索之路……”
二是关于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证明‘1+1’上所取得的成就。
他讲:“陈景润的‘1+2’可以这样说——离摘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了。早在他的论文发表时,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与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当时正在印刷厂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许多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赞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说‘你移动了群山’”!
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真可谓愚公一般的精神啊!”
文娟从小就喜欢听故事。王老师讲故事时,她听得很认真,一字一句都听了进去。
王老师讲罢,文娟的眼睛里有东西闪了一下。她要学习这种愚公精神。还想刨根问底,她的小手就竖了起来,问:“这个陈氏定理有什么用处呢?”
以前同学们听故事,听就听了,没有哪个同学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文娟却提出来了,王老师很得意,心想文娟说不定是个人才哩。这个问题也难不住他。他对文娟点了点头,眼光深沉地看着大家,讲得很慢,声音低沉,但每个字都极有份量。
他讲:“但凡科学成就,一种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可以用多少万、多少亿人民币来精确地算出其价值来,称为‘有价之宝’;另一种成就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宇宙天体、基本粒子、经济建设、国防科研、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等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没有数字可能计算的,叫做‘无价之宝’。臂如,我刚刚讲的这个陈氏定理就是无价之宝。”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讲:“我们现在学的数学也是无价之宝,将来用处可大了。要学好数学就要有愚公一般的精神啊!”这才是王三平最想说的。最想说的说罢,王三平十分恰当地停止了讲话。该让同学们动脑筋了。
文娟爱动脑筋,深得王三平喜爱。他常对学生说,他是个数学老师,就喜欢动脑筋的学生,学数学就要动脑筋,放着脑筋不动,永远也学不好数学。
     文娟学习很刻苦。她每天不光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她花功夫最多的是数学。不是说王老师还是她们的班主任她就特别喜欢学数学,而是王老师经常讲数学这门课最具逻辑性,以前的内容学得不扎实,后面的内容就学不好。她经常找一些难题来做。即便学校放大礼拜。她一回家就开始了做题,为了攻克一道道数学难题,她夜以继日地读书,废寝忘食般地思考。她娘杭秋兰看到这一切,满意地点了点头,女子懂事了,知道学习上用功了。
收假后的第二天,王老师又给大家讲了一个陈景润刻苦学习的故事——
一天吃中饭时,陈景润突然摸摸脑袋,才知道自己头发长了,该去理一理。他放下饭碗后,径直往理发店里跑。
理发人很多,店里给人们发了次序牌子,陈景润的牌子上写着38号。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多宝贵啊,万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单词来。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要赶紧把它弄懂。看了看手表,时间还早,就想先到图书馆查一查,再回来理发。
谁知他走了不久,轮到他了,理发员大声地叫:“38号!谁是38号?快来理发!”
图书馆里看书的陈景润能听见喊38号吗?他把不懂的东西弄懂,太阳下山了,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一摸口袋,那张38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
文娟是个很容易冲动的学生,冲动的学生往往也容易轻听轻信的。听了王老师讲的上面这个故事,文娟学习上更加刻苦了。她暗下决心,很想把自己逼一逼。她摈弃杂念,不贪玩,很少和同学们闲撇瞎逛。她的话语也少了简练了准确了,那些无用的废话和虚意的应酬彻底干净地从她的口里省略掉了。学校外面和同学们擦肩而过时,人家笑着和她说话,她对人家笑笑点点头,要不就是“嗯”一声。课余时间大家都在玩,她不想玩,一心钻到功课中去了。除此之外,其它任何事都引不起她的兴趣。
学校在课余时间安排了自习还有晚自习,满满当当的。下晚自习,灯息了,同学们回到宿舍总要七七八八地大侃长聊一气。文娟嫌吵,就拿着用墨水瓶制成的油灯来到教室,借着那豆似的摇甩着的火苗所发出的微弱的光芒,看书和演算。
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学习功课,文娟感到比白天上课上自习更能唤起她的激情和灵感。几道难题做完了,油灯火舌挑了好几下,她才回到宿舍躺在被窝里,还不想睡,要思考那些已经解决或没有解决的数学题,却是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文娟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其它方面的事情她却越来越无兴趣,每时每刻都想着学习,注意力全在学习上,埋头于书山题海。课堂上,她拼命地听,眼睛眨的像闪电,生怕落下老师的金玉良言;拼命地记,笔下生风,生怕丢下任何一点知识。
一个少年学生的生活空间被她简化得几乎只剩下学习,周围的世界离她越来越远。真有一股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劲头。
天天如此。
王三平很重视文娟,在班里表扬了文娟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又批评了那些吊儿郎当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告诫学生,要学好数学,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课是关键,上课要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后的练习、做作业和复习,便是将上课时所听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解数学题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要多思考,不去思考只管做题,会越做越糊涂;凡事最开始的做法是关键,否则形成了不良习惯,想改也改不过来了;学习就像登山,如果你抬头望着要攀登的山顶,你会感到有需要奋斗的方向,如果你只会平视着前方,那么你注定将看不到山顶的风光。
国庆节到了,学校放了几天假。在家里,文娟依然跟学校里一样刻苦认真,埋头于书山题海中。
期中考试前,学校又把三个礼拜搁一起放大礼拜。虽说是大礼拜,因为快考试了,学生们就有些紧张,放假这几天就会在家里复习功课。连那些平时贪玩的学生也不例外。文娟在这几天中,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如饥似渴地复习功课。
功到自然成!
期中考试考数学时,文娟一接到考卷,免不了有点紧张,手心都是汗,把考卷都弄得潮乎乎的。想名列前茅在成绩排名上挣扎的学生也许都这样。当她把考卷大致浏览了一遍以后,觉得没什么难题,突然轻松起来。于是,她早早做完了全部试题,按照王老师的要求没急着交卷,仔细检查。检查时,竟然兴奋地哼出一声民歌,监考老师不高兴地说:“谁在唱歌?”
成绩公布了,文娟的数学100,各门成绩都90分以上,位列全班第一。
同学们吃惊,投来了惊讶的眼神,都很羡慕文娟。
文娟扬眉吐气了。从后来的情况看,她的扬眉吐气似乎早了一点。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对她很羡慕,而是有的同学还对她耿耿于怀……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18 1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章 一支钢笔引发的冤案(1)
王老师惊讶不已,却没有大张旗鼓地表扬她。念完成绩,瞧了瞧这位“人上人”,他笑了笑,挺生动地扔出来一句:“下了那么大功夫,该是这样的成绩!”停顿了一下,又扔出来一句,“人真的不可貌相,简直就是浓缩的精华!”班里的每个同学都笑起来,至少是微笑了……
文娟的貌相很平常。娘常说,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她还有小小的、尖尖的脸。她个子不高,身躯单薄,一点也不惹得男同学喜欢她,女同学跟她的关系也淡淡的。王秀秀说,文娟像她娘,是个生活在内心世界的人,不爱说话,沉默寡言的。
期中考试结束后,不用王老师怎么教导,班里就有许多同学向文娟看齐,刻苦认真地学习功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就使得隐隐地有点骄傲的文娟更加刻苦认真了,一门心思用在了学习上,不是苦苦地记英语单词,就是跟数学难题较劲。她依然跟同学们很疏。
一天课余时间,王老师从男生宿舍里出来,又静静地飘进了教室,看见只有文娟一个人看书,便悄悄地走到她跟前,问:“你在看什么书?”看的数学书,她把书合住,不说一句话。王老师关心地说:“你要劳逸结合。”她抬眼看了王老师一眼,点了点头。
王老师走了,文娟望着王老师的背影,直到他出了教室,才又埋下头看书。她觉得王老师说得对,就很感激王老师对她的关心教育。的确,王老师就是想多关心文娟,很注意她的一举一动。发现她寡言默语有点孤僻,掀不起一个少年学生具有的一点热闹欢蹦的气氛来,曾经对她这么说:“你要多和同学们在一起。”但他心里明白,一个人如果从小特别聪明,那么他就容易离群孤立。聪明的少年往往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跟其他孩子格格不入。他就那么点了一下便适可而止,不说下去就是留给文娟自己去思量。
文娟也常常思想,想多和同学们在一起。不是说他听王老师的话,按王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她也知道远离同学们不好,也曾好多次试图改正,却不行。
班里几十号同学在一起,又来自不同村子,相互之间有说得着的,有说不着的,以说得着说不着论,分成了几个团伙。一开始同一个村子里来的或是一个宿舍里的会是一伙,但时间久了,一个村里来的或是一个宿舍里的会有些隔阂,而不是一个村里的原来虽然不认识,处着处着倒能成为朋友。文娟由于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就与众不同了。
宿舍里一堆同学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着,一边吃东西,文娟进去了也不吱一声,人们都不搭理她。一个同学扭头问她,她却已经转身走了。
下课了,一堆又一堆的同学在院子里都兴致勃勃地说得很开心,玩得热热闹闹。这很正常,他们都处于爱红火热闹的年龄。不正常的是文娟,一个人孤单单地坐教室里,不是做作业看书,就是心情十分复杂地坐着。她渴望走进热热闹闹的人群,却又惧怕人群。这也应验了那句古老的话,积习难改。既然已经不能改正,索性也就听之任之。
一天课余时间里,教室里很吵,文娟回宿舍记英语单词。同舍的一个同学要回宿舍里取东西,匆匆忙忙掏出鈅匙,摸索着鈅匙眼儿,门却突然开了,吓了一跳。文娟看到同学来宿舍,想再找个避静的地方记英语单词。
通常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各自和要好的同学,蹴成一圈,说着笑着就把饭吃完了。可她却不,无论天气怎样,打了饭菜,就跑回宿舍吃。不是说她认为那样做有些浅薄、势利,或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其实那不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从表面上看,那是一种思维习惯、反应习惯、行为习惯。从骨子里看,那是出自一种道德的选择和价值的选择,倘若你不持那样的道德选择和价值选择,你的浅薄、势利的尝试就不自然,不真实,就让人家一眼望穿,屁事不顶。最后还是跟人家说不着。
文娟疏于很烦人却很吃香的同学关系。人际关系很重要的这搭地面上,有多危险呀!果不其然,发生了一桩怪怪的事,是一个同学犯错导致的。
    没有哪一个人生来想犯错误,却时不时的有人在做错事,犯错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一个少年学生来说,不做错事,那就意味着他没有生活,没有成长,没有一切。但有的错误犯不得,这样的错误往往会毁掉一个人的前程。
那是期中考试结束后不久的一天。班里的一个男同学犯错了。他的成绩位居第二,列文娟之后,便心声嫉妒,耿耿于怀的。这很正常,初中生嘛,好胜心强,学习好的同学之间相互不服气,产生嫉妒心是不可避免的,竞争的力量也许由此而产生。
也许吧。
不正常的是,他把心里的活动变成了行动——嫁祸于人。
那天下课后,王秀秀大喊一声,钢笔丢了。
班里出现了一阵短促的骚动。每个人的脸色都有点发白,心里忐忑不安。明明知道这个人不是自己,却仍然担心是自己。
过一会儿,有几个学生率先活跃起来,他们在座位上摇头晃脑地东瞅西看,像是参观兵马俑。
学生手中的钢笔,就像战士手中的武器一样,每个战士都想拥有一件好武器,每个学生也都想有一支好钢笔。王秀秀的钢笔就是与众不同,名牌的,十分好看,不少学生都围着看,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钢笔。张梅伸手去摸,王秀秀就递过去。张梅摸着钢笔,爱不释手,摸了好长时间,才还给王秀秀。还有的同学羡慕得不行的时候就央求用一下。甚至有的同学心里老嘀咕:看一回叫人眼红一回,眼红人家顶屁用哩!
这么昂贵的钢笔说丢就丢了,大家也没当回事而大惊小怪,丢东西的事班里经常发生,班主任老师懒得管。不是不想管,是没法子管,一管就弄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常常是谁丢了东西自认倒霉。这次不一样,倒霉的不是丢钢笔的同学。原因是钢笔找到了。
是第二天文娟在桌斗里取课本时突然冒出来的。她当时愣了,脑袋轰地大了起来。后排的张梅看见了文娟拿钢笔的手抖了一下。要是张梅装做没看见,也许还没事。但她天生多事,嘴也多,就忍不住叫了一声:“钢笔”。
一霎时,同学们像屁股下面用棍撬一般坐不住了,纷纷起立,一双双眼睛齐刷唰地集中在了文娟的脸上,目光里有冷漠、不屑。不用解释,解释就是掩饰,明摆在那儿,想掩饰都掩饰不住。
她成绩考取第一的欢悦情绪顿时烟消云散,她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恨这搭地面上不马上裂开一条缝,让她钻进去。
紧接着,她的手脚居然控制不住地哆嗦起来了。
哆嗦之后,没有拿出女孩子的看家本领——趴桌子上抱头大哭,却是低下头来,咬住下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班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什么也不顾忌地起哄。
文娟的两只小眼睛大瞪着,她觉察出,周围有几个同学已经用鄙夷的眼光看她了……
幸亏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来了,“嗷嗷”的吼叫声戛然而止。
“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
王老师一脸鄂然,问班长高怀精:“刚才为什么起哄?”高怀精说:“秀秀把钢笔丢了又,找到了。”
秀秀就是指王秀秀,同学们都去姓叫名地称呼她,听上去特热呼。王秀秀跟王三平不一个村,王三平是王家畔村的,但他们是一家一户,论起来王秀秀的爹是王三平叔,王秀秀是王三平妹。
王三平看了王秀秀一眼,越发感到蹊跷,环顾四周,班里的同学都盯着文娟看,文娟头低着。王三平心想,王秀秀丢钢笔与文娟有什么瓜葛?又问高怀精:“钢笔找到就行了,还怎么兴师动众的。”高怀精不言传。
下课了,王老师叫高怀精来办公室。
高怀精往王老师办公室走的路上,就想,这件事是有些蹊跷,想瞒下不说,给王老师另编一个说法。想出的说法是王秀秀自己不小心惊动四邻。没想到,一进办公室,王老师直截了当地问他:“同学们刚才起哄一定有原因吧?”高怀精不敢隐瞒了,就说:“钢笔是在文娟的桌斗里找到的。”王老师问他:“你看清楚了吗?”高怀精说:“我没看见,张梅看见了。”王老师说:“叫张梅来办公室。”
张梅竟然在课桌上打起盹儿了。高怀精一拍桌子,她醒了,说:“你干嘛呀?”高怀精说:“王老师叫你。”
张梅怯生生地对王老师说:“我亲眼看见的。要不是我亲眼可见,打死我都不相信。”王老师心里有数了,转过头问高怀精:“你为什么刚才说话吞吞吐吐?”高怀精将嘴闭得死死的,用怪怪的目光看着王老师。
等张梅走了,高怀精才说:“同学们都说我是你派来的特务,我要说了,就真成了特务。”听到这话,王老师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是一个成人这样说就太平常了。然而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初中学生,他的话实在不平常。王老师眼睛一转又问:“那你为什么还要说。”高怀精说:“是你要我说的,不是我要说的。两者不一样。”王老师更是被高怀精后面的话说愣了,感到现在的学生都精灵了。
这里把笔停一停,就想说说有的班主任一蛮不冷静,学生丢了物品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价兴师动众闹翻了天,硬是跟刑警侦破案件一样,今天找这个有嫌疑的学生调查,明天跟那个有嫌疑的学生调查。可无论跟哪些学生调查,眼睛都快瞪出血来,都是一样的技巧——循循善诱:“拿”和“偷”不一样,“拿”是偶然,“偷”是经常,你只不过“拿”了同学的东西,怎么算“偷”呢?你好好想想,想通了就老老实实承认下来,承认了绝对有“好处”,就和事没发生过一样,可以照旧上学。这样的苦口婆心居然会打动那些思想十分单纯幼稚的学生,就按老师的教导承认“拿”了同学的东西,真的以为承认了就没事了。却没有想到这是老师赐予他的“贼皮”,自己给自己往身上披呢。这跟深牢大狱里屈打成招差不多。也有的学生退而求其次,承认自己捡了别人的东西。可老师不是吃素的,逼问这位学生还能捡到这样的东西吗?学生哑口无言。老师沾沾自喜,以为这是自己的拿手好戏,殊不知学校是教育单位,那么做给当事的学生制造了人生悲剧——不是得到了被开除的“好处”,就是以后在学校里抬不起头了。有的家长心里十分痛恨学校,但也是悄悄地给孩子转学。有的家长却认为一个人哪怕跳大沟被摔得当时断气,也比背着个贼娃子名活一辈子强,于是就破罐子破摔,找班主任要给孩子揭“贼皮”。“贼皮”一旦上了身怎么能够揭得下?班主任无计可施,只有一句接一句说好话的份儿。怒气冲天的家长哪里肯听他的,对班主任拳打脚踢解心头之恨的例子就有!事后,班主任疼痛难忍,想报警严惩打人者,但思来想去还是一忍了事,事情终究还是没有闹腾大。但班里几十号学生自后的日子却是乱成了一锅粥……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0 16: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章 一支钢笔引发的冤案(2)……
班长高怀精走后,王三平还坐在办公室里想来想去,就不想兴师动众。但生气是不可避免的。很快他的情绪由生气转为担忧,一时不知道该怎办才好。班级这条船,责任全在船长——班主任身上,他一件事处理不好,这条船就要翻。王三平很想把眼下的“丢钢笔”事件处理好,他苦思冥想,想起以前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有办法解决。
王三平以往带班时遇到类事件,采取了这么一个比较民主的保密的尊重的确实技高一筹的办法。他给每个同学发一张白纸条,要求独自写。没有拿别人东西的同学就写自己认为是谁拿了,如果是谁一时不小心拿了别人东西,就在纸条上写明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老师去取。结果王三平看到一个纸条上写着:两天内,东西放在王老师宿舍里。丢失的东西终于找到了,以后班里再也没发生丢东西的事情。丢东西这样的事在许多老师看来很难办的事,王三平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且没有伤害一个学生。
有时候王三平也使强用狠。臂如,以前刘强和一个学生偷偷在宿舍里吃烟,被他发现了。他不像有的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像有的老师轻描淡写地说那些学生,年轻轻的就抽成了一副老烟瘾,有多么不好。他想出了一个狠法子:在班会上宣布,以后再发现谁偷偷摸摸地吸烟,就让谁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站在讲台上吸没点着的烟,什么时候吸完一支就算完事。这招儿真灵,刘强和几个有烟瘾的学生,烟瘾犯了想吸,可一想起要站在讲台上吸那没点着的烟——一辈子都吸不完的,唉……后来的一次班会上,王老师又心平气和地对同学们说:“你们还小,先不敢学这,烟这东西一沾上就撂不下了!”
当下的事不同以往,怪的出奇。文娟顽强好学,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他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她是不会偷人家钢笔的,更不会干那笨蛋事——偷了人家的钢笔竟然还满不在乎地放自己的桌斗里。不是说他喜欢文娟这个学生才这么想,跟“喜欢”没一点关系;或戴着一副有色眼镜,认为干坏事的就是那些调皮捣蛋令老师不喜欢的学生,老师喜欢的学生是不会干坏事的。他不由得看了看文娟,特别注意了她的眼睛,那根本不像是偷人家钢笔的样子。人的眼睛是不会撒谎的。
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王三平一时想不出来,就开始了批改作业。一摞子作业本的上面几本几乎都是班里好学生的。好学生做作业一般不会出错,改罢这几本好学生的作业,他对作业题及其解法就熟透了,接着改其它学生的作业就驾轻就熟了。
改罢几本好学生的作业,王三平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一定是哪个同学嫉妒文娟,对文娟期中考试拿第一心怀不满,搞的恶作剧。虽然想不来这个学生究竟姓甚名谁,但他知道这一定也是个好学生,好学生才嫉妒好学生哩。但凡好学生对学习都专心致志,其它方面的见识和操磨就少一些,心里素质也就脆弱一些,容易养成像嫉妒这样的臭毛病。他还觉得应该是一个男学生,男学生好胜心强,稳操胜券的第一名旁落他人,心里不甘才出此下策。这不算胡乱猜测,他认为但凡好学生都有几分性格的。想到这里,王三平叹了口气。好学生是老师心目中的宝贝,一个学生只要他学习好有什么不能容忍的。一次,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就说过,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是大问题,其它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
王三平的思维转向了,不想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痛心疾首地斥责另一个好学生——再生事端,让这个好学生出心里毛病的例子就有。到头来不仅成不了才,连当个普通人的机会都没了。于是,他想大事化小,不了了之,让那个等着看好戏的学生失望,失望后就是希望——下次拿个第一。然后他想,学习好的女生一旦闹起情绪,成绩无疑会下滑。学习这东西就是这样,好起来不容易,一旦滑下去,可快了,比刀子还快。他决定,先叫来文娟谈一次话。
此时,文娟正趴在桌子上。她的心情坏透了,脑子里乱糟糟一片。打上学那天起,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她什么时候也没有这么丢人,被别人看不起,让人说三道四。他心里已经是第一百零一次地开骂那个混蛋,骂他不是人养的,骂他只顾自己幸灾乐祸,不管别人的死活时,听到王老师叫她去办公室,她不想去却不能不去,迟疑了两分钟后,硬着头皮往王老师办公室走。她心里明白,王老师这时候叫她,一定与“丢钢笔”的事有联系。
到了王老师办公室门口,她按贯例喊道:“报告!”王老师正在批改作业,头也不抬地喊:“进来!”文娟进来看了王老师一眼低下了头,小声说:“王老师,你找我?”“嗯。我找你。”文娟就立正站着,把满脸的不高兴暂时收藏起来,可她的心却咚咚咚地跳着,两只手似乎没个搁处。
还好,王老师马上开口提说了丢钢笔的事,还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微笑着跟文娟说:“那纯粹是一场误会。”说罢他居高临下地看了眼她,见她冷着脸,高傲地闭着嘴,明白她心里充满了怨恨。眼看上自习铃要响了,他就很婉转地说了几句让她宽心的话,释微她的思想负担。最后说:“你要相信自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你敞开心扉,随便你心里有什么疙瘩,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你解开,你的痛苦会减半,烟消云散也有可能。”
文娟从王老师的眼睛里没有看出一丝的遣责,那句句话语满含着一种关怀。当她听到王老师说:“你可以回去了。”便轻轻地长出了口气,转身走了。
回到教室,上课的预备铃就响了。文娟就开始看书,却心不在焉。想做题,脑子很乱,做不下去。
张梅递给她一张纸条,写着:你是不是去老师那里告状了。文娟在纸条背面写:不是。
张梅不罢休,又递一张纸条,写着:老师找你干嘛。文娟不理踩了,闭上眼睛往心里叹气。
“是谁把王秀秀的钢笔放在文娟桌斗里的,幼稚的很,这样的玩笑开不得的。”这是第二天班会的开场白。王老师看看文娟的脸色,就觉得肇事者根本不会想到给人家造成怎么难畅,就不想让这样的事再发生了,再发生谁也摸不来事情的结局倒究会怎样。他又说:“我已经知道了,是谁开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向我承认错误就没事了,否则……”否则之后是什么,他心里没底,见有几个学生吐了吐舌头,就戛然而止,得过且过地“嘿嘿”笑了两声,把话峰一转,教诲开始了,“同学们!你们是来学知识的……”后面的话,文娟一个字都没听见,心咚咚一阵狂跳。她咽了一下,牙关不由得咬紧了。
王老师的话含有多层意思,其中一种是不想让谁搞的这么个恶作剧使文娟背上包袱。但他不敢说的明明白白,只想旁敲侧击地做一点补救。他在台上滔滔不绝,同学们在台下听得兴味盅然。
文娟虽说没有把头埋在胳膊里,却是感到很难受,眼泪在眼眶里了,随时会掉下来。她吸了一下鼻子,眼泪没有掉下来。毕竟王老师打过前站了。但她听着听着,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垂,越垂越低,低得让人看不到表情。唉,正在她学习专心致志、成绩“辉煌”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这么一件叫她难堪的事!
晚自习,文娟的思维一蛮不清晰,几道计算题她凭靠自己对有关法则的理解和解题技能的熟透,还算顺利地解决了。一道应用题,她感到题目中的那些条件都拧来拧去,拧不到一起,就慌了,这不是自己应该有的状态。她又拿起语文课本翻看,看了几行,那些字都不往脑子里去。只好放下书,呆呆地坐着。夜晚躺在炕上,她睡不着,就开始想命运这个词。她也想到了自己的小学时代和念初中的不易。
第二天课余时间,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文娟一个人坐在那里,她正在做作业。有人走近,她抬头一看,是王老师。王老师看着她,说:“这是一场误会,过后什么也不要想了。”这无非是担心她把这件事搁在心上,影响学习。
文娟经王老师班上下来说了几次,就感到一切都平息了,她又能正常地生活在同学们之间。她也跟自己说,事过了,别去想。却忍不住还是想。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她还是苦恼不已,脑子都快要转不动了,人馊了一圈。
这件事直到毕业以后,她接到了一封信,才真相大白……
还是继续说当下的生活故事吧。生活是真实的,它是由年、月、日构成的,它是由小时、分钟、妙构成的。没有一秒钟可以省略过去。在每一秒钟里,生活都是一个整体,没有一个人仅靠自己就可以自“食”其力了。
好些日子,同学们谁也再没提说“丢钢笔”一事,文娟也就没有永远苦恼下去。
又过了好些日子,文娟就清醒了,努力地想了一下,才想到了两个字:朋友!要是她有几个朋友就好了,平时不太闷的慌,遇事儿,有个朋友就能给自己宽宽心儿。然而,她爱学习,见天想着学习,养成了自己比较内向的性格,不爱搭理人,变得孤独。如果有几个朋友就有了势力,也就没人敢这么大胆地欺负她陷害她。难怪许多同学不怕耽误了学习,舍得花时间、精力、体贴、奉献,甚至有人还想着拥有较多的雕虫小技,一门心思地交朋友,一有点儿闲就凑在一起,套近乎,说说心里话,瞎逛,今天你送他这,明天他送你那。谁有一口好的,肯定是你忘不了我,我也记得你,吃吧!
自后的日子里,文娟心也灰暗,禁不住对王秀秀产生了怨恨情绪。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持续  赞 期待  {:soso_e160:}{:soso_e183:}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蓦然回首 | 2015-9-21 2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到您的长篇,欣喜!{:soso_e179:}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蓦然回首 | 2015-9-21 2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完,期待后续!{:soso_e183:}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1 22: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5-9-21 10:08
精彩持续  赞 期待

谢谢文友的特别关注,问好祝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1 22: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5-9-21 21:16
又看到您的长篇,欣喜!

谢谢文友的特别关注,问好!
我已经完成了四个长篇小说,近二百万字,将陆续发表!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1 22: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15-9-21 21:43
一口气看完,期待后续!

写长篇小说很艰难,不知要度过多少个寂寞难耐的苦日子。但是,一口气读长篇小说也不容易,尤其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谢谢文友的支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7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1章 其实我也希望能有朋友(1)……
王秀秀近来心情也很恶劣,主要是和和文娟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起因当然是“丢钢笔”事件。她见天穿着漂亮的新衣服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女子。王秀秀跟她一个村的,过去跟她他两一搭在村小学念书。小学毕业后王秀秀进城里念初中了,让文娟好羡慕。但过了一周又转来乡中学念书。转学的原因不像王秀秀说的,城里的学校不好,其实是感到跟那些城里的学生合不来。
王秀秀的爹在城里包工程,家庭情况比文娟要好得多就不用说了。文娟和王秀秀在小学念书时关系处得平平的,念初中一开始就成了好朋友。两人本不该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念初中还不到三个月就分道扬镳了。分道扬镳并不是说他们吵嘴打架了,或在钱物上谁占了谁的便宜,而是性格合不来。性格合不来可以不交朋友。但文娟学习好,王秀秀想跟文娟交朋友。班主任王老师也鼓励王秀秀跟文娟多交往。文娟也觉得王秀秀对她好,感到跟王秀秀在一搭可以说说心里话。她们上个厕所都爱相互叫着。
学校放大礼拜,她们一起相跟着回家。
两天后,她们又会合在一起返校。校园呈现一派闹哄哄的景像。
文娟一想起以前她和王秀秀的关系,就想起娘说过的缘分,她断定自己和王秀秀有缘分。但王秀秀和文娟在一搭的机会并不多。王秀秀家里光景好,穿戴比较时新些,而且胳膊碗上还撑着一块明晃晃的手表,站在同学中间如同鹤立鸡群,惹得许多同学心怀敬畏。班里就有些爱虚荣的同学围拢到了王秀秀的周围耍笑几句。
像王秀秀这样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在人际交往的需要方面也会发生变化,她已不满足有两个人的小朋友圈子,希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交流感情和信息,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未来社会是信息化和沟通协作的时代,需要人们与更多的人交流信息,相互合作。这还是他们成长的需要,是获得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和技巧的需要。
王秀秀确实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她在班里很合群,有个什么活动都少不了她,课余时间里她不停地被同学找去说说笑笑。
王秀秀在课余时间不想在宿舍里呆,喜欢去供销社溜达。去供销社溜达时总喜欢喊一个同学作伴。
一天,王秀秀喊了文娟跟她去供销社溜达。文娟推辞再三,推不脱就同意了。
路不远,顺着山坡路往下走,上了公路走不远就到了。
回来的路上,王秀秀很仗义,将买到的两块巧克力夹心饼干取出两块,自己吃了一块,递给文娟一块,文娟不接。当时农村能吃得起像巧克力一类零食的学生很少,搁有的同学,见有人给自己递巧克力,嘴里客气地推让着,却是伸手将递过来的巧克力接住吃了。
王秀秀只好一个人吃。文娟心里别扭着,转过头不看王秀秀,直到王秀秀吃完了,文娟才松了一口气。
又有一次,王秀秀突然问文娟:“你为什么不笑?”文娟感到问得有点怪,说:“我没觉得啊。”她确实不爱笑,不止是王秀秀这么说她,其他同学也很少看到她的笑脸。“丢钢笔”事件发生以后,王秀秀很同情文娟,她有自己的逻辑,感到不谨慎伤害了文娟,自己起码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就想找文娟聊聊。虽说她担心跟文娟说不好,文娟会生气,自己也难堪。可她觉得难堪也得说,起码她想对文娟说明白,不要因为那件事影响了两人的关系。于是,她产生了这个念头,那就一定要找文娟聊聊,她知道文娟这时候应该是在教室里。教室里只有四五个同学在看书,写作业,没有文娟。有一个同学主动问她:“秀秀你找谁。“她理也没理,其实她什么也没听见,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文娟到哪里去了呢?她非常沮丧地走出了教室。明知这时候文娟不在宿舍里,王秀秀却是神使鬼差地快步来到宿舍。也没有。宿舍里的同学说,文娟就在院子里,刚才还看见过。王秀秀袖着手把整个院子都找遍了,没见着文娟的影子。她站在一颗白杨树下面,望着蓝蓝的天空,长叹了一口气,心里就想,这人死哪去了?
文娟在厕所里。虽说她跟王秀秀不错,但在她内心深处,一直不能容忍王秀秀那种有钱人的优越感,自“丢钢笔”后的第二天起,就不再正眼瞅王秀秀,对王秀秀的所有表现视而不见。与此同时,她心里开始了煎熬,感到跟王秀秀毕竟是在一个班里念书,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么下去非得厌烦死不可。王秀秀找到她时,她蹴在厕所里,手里捏紧了一个小本本,嘴里低低念着英语单词呢!
王秀秀蹴在文娟一旁,文娟心里有气,就没搭理她,还不给她好脸色看,思绪像潮水一样在脑海里翻腾,王秀秀想干嘛?
王秀秀一边蹴下尿,一边侧着头说:“我到处找你,你怎么在这里?”文娟把头扭过去,问:“找我有什么事?”王秀秀说:“没事。想和你说几句话。”她的脸是一副同情文娟的神色。这同情是真诚的,因为毕竟她们是一个村里出来的。文娟没说什么话,也没心情看捏在手里的那个小本本。王秀秀发觉文娟的眉眼嘴脸不大协调,但她还是耐着性子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文娟把捏着的小本本收起来,还是不说一句话。
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说得对的地方了。同做一件事,同说一句话,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王秀秀虽然晓得她跟文娟有隔阂,也晓得她话不投机半句多,但还是忍不住要问:“你为什么不说话呀?”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7 10: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娟点了下头,不言传。闷不吭声的人一旦冷漠起来往往更冷漠。文娟就是这样。她不晓得哪根筋长反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我早就想说,你让我说了吗?”说罢心里更烦乱 。她自从“丢钢笔”以后,心中的闷气无以诉说无处发泄,脾气也变的暴躁起来,已经影响了她学功课以及与同学们交往的心思。她现在就没有了心思蹴在这里跟王秀秀说那件事的长长短短。
从厕所里出来,文娟扭头对王秀秀说:“你今天好像有什么话要和我说哩。”王秀秀想迁就文娟,好心好意地说:“上次的事是误会,你不要往心里去。”文娟偏偏不领情,她站在那里耸耸肩,看了王秀秀一会,又顶了一句——很坚决地:“换做是你,你往心里去不。”
这话说得太冲,有点麻糜不分,王秀秀恼了,她低下头,用脚踢了地上的一块小石子,踢得很用劲,在抬起头,便气恼恼地说:“你咋还这么说话哩!”文娟把眼皮一撩瞅了王秀秀一眼,说:“你想让我咋说哩?”
王秀秀气得说:“我不和你吵嘴。”又说,“你这么凶干嘛?”文娟一步步跨到王秀秀面前,瞪着眼看她说:“谁凶了?谁凶了?”
即便有千错万错,文娟也不能这样待王秀秀。她被文娟的凶相吓了一跳。本来她来找文娟是想让文娟不要难过,能跟她和好如初的。现在她意识到了,文娟是和她专意过不去,但她又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把文娟得罪了。就说前面发生的“丢钢笔”事件,那也怪不得她王秀秀,平时她对同学也很和气,跟谁都没吵闹过一次啊!她现在已经顾不得想这些了——她看见文娟一脸凶相,以为她乘人落井之时,幸灾乐祸地投石来了。
文娟呀,你就不能想一想,我是那号人吗?她很奇怪文娟这人不识好歹,反而给她瞪眼睛?好像她王秀秀倒成了个“贼娃子”。真的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她的眉头拧了拧,显然在抑制内心的烦躁与愤懑,说:“我也太自作多情了,见你这几天闷闷不乐,就跟你来沟通一下,没料到你……”欲言又止,想让文娟明白她还有话要说,却不情愿说了。从今天的言行看来,和文娟做不成朋友了。她认为做朋友是要宽宏大量的,这个文娟只会一顺顺想事,显然还不知道宽宏大量为何物。于是,她就不想和文娟一争高下,气恼地把身子一拧,像沙漠里的一滴水般迅速在文娟眼前消失了。
文娟至此,倒后海自己逞能,说了不该说的话,便站在那里发呆。发了半天呆,就估摸着以后王秀秀不会理自己了。她心里承认,自己错怪了王秀秀,知道王秀秀还有话要说,是自己顶得她不说了。
就一般性的常态而言,文娟应该找一个机会跟王秀秀坐下来,好好聊几句。没有。她一直没有找这样的机会。王秀秀的心里凉透了,不想主动找文娟聊了。两人冷战的势态就这么出现了。这之后,王秀秀跟文娟不能说缘分尽了,可也很别扭了,别扭得她们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爆发了。
这一天的第二天文娟在厕所门口,见王秀秀从里边出来了,走近,谁都不开口说话。近在咫尺,王秀秀仰头望了一下文娟。文娟感到王秀秀气消了,可是她还想着昨天自己说过的话。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她装做没看见,拒王秀秀传来的热情于千里之外。王秀秀的心徒然一沉,那种言不清道不明的疼痛一下子跌落、蔓延……王秀秀觉得文娟也太倔了,一回谈不拢二回见面连话也没一句了?真有点翻脸不认人的小气毛病!王秀秀心里越发想,你不理会我就不理会吧,她吸了吸鼻子,走了。文娟心说,你不理会我就不理会吧,我也恼得不想理你,你走我也走,走进了厕所。回到宿舍。文娟对王秀秀越发反感,甚至产生了一种想砸点什么东西的欲望和冲动。稍微冷静一点之后,她想了想,就想开了。不是说她认识到自己有什么过错,而是觉得王秀秀并没有什么错,只不过是有一枝好钢笔,意外地丢失了而已。况且王秀秀本来就属于那号心里不藏情的人,遇到什么事说过之后就拉倒,如果她再跟王秀秀较真纠缠,也没什么意思。第三天她们又不期而遇。文娟心里萌生出了念头,想和王秀秀说话,却没有说。不是说她改变主意不想和王秀秀说话了,而是仰头望了一下王秀秀,意思是你先和我说,我才说。王秀秀只瞧了文娟一眼就不打算再瞧一眼。不是说她改变主意不想跟文娟说话了,而是她这么想,话总有个先说后说的问题,要是我先说就犯贱了,就不先说。她们谁也没说。后来不长的时间里,她们这样的相遇有三次,还是五次?说不清了。但可以这么说,人都在掩饰自己,都是脆弱不堪的。因为脆弱,文娟见了王秀秀,就转一下头,不看王秀秀,好像她不看王秀秀,王秀秀就看不见了她似的。两人的关系就这么悬着,谁也不理会谁。平时她们在学校里进进出出,都开始回避不迎面。有好几回,“狭路相逢”,她们同时把脸一扭,擦肩而过。王秀秀感到无所谓,文娟却觉得这个世界一下子变得没有一点可爱之处了。直到过了不知多长时间,她们彼此都认为没有理由和对方势不两立的,心里的疙疙瘩瘩也就都趋于平和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7 10: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章 其实我也希望能有朋友(2)…
那天,她们在供销社门口见了面,文娟不转头了,用目光取悦王秀秀,王秀秀还给她淡淡笑,文娟也淡淡地笑了笑。王秀秀朝文娟点点头,文娟也朝王秀秀点点头。虽说她们谁也没说话,但实际上说了。她们使用了一种没有语言的语言。自后的日子里,她们之间的关系仍旧这么用点头来表示了,就这么面和心不合的。文娟有点后悔了,甚至有点惋惜。难得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朋友,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不欢而散。她想了好久,觉得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就想重归于好。不知又过了多久,文娟去供销社买东西,看到王秀秀也在供销社里正转来转去看什么东西。她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赶在王秀秀之前先退出供销社。不是说她的想法变了,而是她受不了面对面的尴尬局面。可转念一想,话总有个先说后说的问题,我先说并不能说我犯了贱,而是自己姿态高!但但她好犹豫不决,几次要走近,起脚又收回,就担心自己走过去了王秀秀不搭理她,那才真犯了贱,不如不主动搭理她,看她搭理不搭理我。王秀秀扭头凝视了她,朝她笑了笑,眼睛里跳动着异惊的目光。见文娟没有回应,就很快转回了头。两人内心的复杂明摆着。王秀秀看到了一块很漂亮的手帕,就想买。她给营业员付了钱,捏着手帕走了。文娟心里很舍不得,感到空落落的,浑身的血向脸上涌来,眼睛也好像蒙上了一层灰。王秀秀歪好跟她还算一个村里的人,就这样走了, 她心里头好一阵子难过,说酸楚都不为过。如果没有“丢钢笔”事件,她跟王秀秀的关系还好好的。即便有了“丢钢笔”事件,王秀秀都主动找她解释沟通,只要她也能冷静地想一想,把心里话都明打明地摆在桌面上来,相互之间宽容,就可以多一份理解,两人的关系还好好的。现在,她们之间关系的越来越远。距离是一个恒数,王秀秀离文娟远了,离张梅却近了。王秀秀原来也不是跟文娟一个人好,跟张梅也不错。王秀秀后来去供销社,总是叫了张梅随行。按说,失去一个朋友,谁都会伤心,但这也许会使你拥有了一个有利你改善心里状态,开启新的生活方式的良好锲机,会促使你将眼光投向自身以外更多的人,使你从此获得更多的朋友。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坏事里有好事哩!文娟并没有像王秀秀一样,将目光投向自身以外的人而获得更多的朋友,却只是心里感到很痛苦,更痛苦的是她还不能把心里的痛苦给哪个同学说说。她突然想起了娘,小时候心里有什么话总要跟娘说的。学校放假,文娟回家跟娘说了事情的前前后后。杭秋兰说:“这想得来,人有好多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许这就是有人说的人和人交往是有气味的,你们气味不投。”文娟受到些启发,开始为自己没有朋友感到了羞愧和烦恼但她也没有为此而永远烦恼下去,她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了学习上。学习和交朋友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机会是均等的,却是此消彼长,各领风骚——不是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就是广交朋友或者在其它方面有所发展。问题是,文娟竟然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她爱学习就知道自己要有个朋友很难,难在她的想法与别人截然不同。她并不奢望有几个朋友能够给她带来幸福,只是希望能够有个朋友跟她说说心里话,就心满意足了。可这也难啊!她身边的同学,要么是爱学习而跟她性格不合的,要么是跟她性格合却不爱学习的。过些时间,文娟终于想开了。倒觉得有个朋友也是一件麻烦事,今天磕磕绊绊,明天别别扭扭,后天烟消云散,始终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怪圈中循环。她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朋友不是因为性格内向,年幼且敏感的自尊心,没有学会宽容别人,跟同学闹了别扭又没想着去寻找机会和好如初。归根结底是因为她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感到那些喜欢交朋友的人都很轻浮,就渐渐不悦他们的轻浮。她觉得自己来学校是学知识的,只想着把功课学好,其它的啥也不奢望得到。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9-27 10: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把笔停一停,想说一说“朋友”这个被人们说烂了用滥了的词。建立在世俗意义上的朋友不得不让人们抱有怀疑态度:酒桌上的勾肩搭背相见恨晚乃是随意,人际交往中的上捧下踩阿谀逢迎乃是虚伪,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乃是凶残。“朋友”如果被一种浅薄所认识,那一定是缺乏对“朋友”的基本理解。如果“朋友”被一种形式所呼唤,那一定缺少“朋友”的真正的内涵。“朋友”这个概念,在过去的社会状态下是有着实际需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很神圣的,很有力量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朋友已被滥用,已演变得十分脆弱和松散。尽管人们嘴上也常常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甚至这么说,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可以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有了朋友可以呼风唤雨;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却是永久的。但世俗观念的毫不留情早已冲谈了这些幻想,许多人交朋友无非是追求一种花前月下、四平八稳的生活。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人们吊在嘴上的一句话。
有位哲人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样说,朋友应该是相互体凉生活中的遇到的不幸,应将种种不幸当做一种历练,把经过历练所取得的成就相互分享。
《现代汉语词典》这个严肃的词典,关于“朋友”的解释与那位哲人的说法大相径庭。他是这样来解释: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
提说交情,就要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交往是不会有交情的。不管两个什么人在交往中,难做到言行统一,能做到的是求同存异,这样两个人才能交往长久,成为好朋友。初中生应该说大都幼稚,并不往深处想人与人交往的意义,交朋友究竟有多么的好,见大家都喜欢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自己也只好凑凑热闹。文娟老看书,学习上很投入,不贪玩儿跟同学交往少。在班里跟同学关系平平的便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后来她这么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没个朋友就没个朋友,还能把我怎么着?
不怎么着。拿王秀秀来说就好委屈,虽说和文娟的关系有些缓和,却依然别扭着。想想文娟把自己的好心当做驴甘肺了就来气。可见文娟这个人是个糊脑子,是不食人间烟火、很不懂得人情世故了,也不太好处,不好处就不好处吧。她在班里除过文娟,还有张梅等几个朋友,少一个也不要紧。以后她也就不想和文娟的关系和好如初了。
文娟并没有因为王秀秀跟她淡了就成为孤家寡人。不是说她又有了朋友,而是因为她学习好,不时就有些同学跟她套近乎,想让她帮扶,点学习之窍。她也从不保守,给人家很认真地解答问题。但跟人家亲热不起来,常常给几句话,几个眼神,就把人家冷淡走了。她不在乎这些,淡了就淡了,无所谓。她关心的是她的学习。
王老师有一次提醒她,希望她以后思想放开朗,她不知道怎么思怎么想才算开朗。
一天,文娟来到教室,在桌斗里取英语书,忽然从书页间掉出一张折起来的纸片,上面写着:看后立即撕掉!她一把抓在手里,紧张地环顾四周。
这时候,上课的铃声响了,英语老师杜爱珍进教室来了。“起立!”“坐下!”
文娟正襟危坐看杜老师往黑板上板书。但她的心却快速地跳起来,她猜测纸条里一定藏着一个大秘密。她战战兢兢地把手伸进桌斗里,打开了纸条——
文娟,以后我就是你的朋友,再不让他们欺负你!
文娟怀疑自己的眼睫毛着火了,眼珠子被狠狠地撩了一下,她的心狂跳起来,赶紧在桌斗里将纸条撕成了米粒一样小的碎片。谁写的呢?她手里拿着碎纸片,惊慌失措地坐在那里。看笔迹,她感到这个“朋友”是男的,不能公开。一个班里,不要说男女生处朋友了,就是一个男生跟一个女生一旦过分亲密的交往,老师就会警告你“不要思想复杂!”
同学们最忌讳“思想复杂”这个词儿了,“思想复杂”这个词已经被老师们滥用了,男女同学交往动不动就被冠以“思想复杂”。不是说老师们传统守旧,学校里就有男女老师处得很亲密的——赶时髦啊!而是他们认为,学生单纯幼稚,交往多了难免情意绵绵心乱,心思用不在学习功课上不说,说不准还会有令人不齿的事情发生。所以老师一旦认为学生“思想复杂”就是极坏极可耻的毛病。如果哪位学生被老师戴上“思想复杂”的帽子,那闲言碎语不光在班里,整个学校都会传得风一股雨一股,你就别想过安宁日子了。不是说你会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而是同学们那些粗鲁的玩笑话就叫你受不了。有的学生会直截了当地说,哪个女的是哪个男的婆姨,哪个男的是哪个女的的老汉。
文娟感到手里捏着的碎纸片,像一团火似的,默默地想了想,想不出来是谁。倒觉得想不出来也好,她想不出来的话,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就不会晓得,当然就不会引起什么反响——还是安宁地过日子好!这么一想,她感到心中的烦恼“噌”的一下就没有了。
然而,心中的烦恼去了又回来了。后来文娟老觉得身后有一双眼睛,时时刻刻注视着她。扭头一瞧,却什么都没有。
这个朋友是谁呢?
难道会是他吗?文娟这么一想,心里就激动起来。激动过后,她又有些心虚。但有一点叫她无形中感到很踏实,写纸条的人以后就成了她的朋友,她再没有受到欺负。不是说没有人欺负她,而是想欺负都欺负不成。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妖怪山 | 2015-9-28 0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精彩继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